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54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3
本技术公开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包括机架、动力源、主变速箱、后行走箱和前行走箱,所述动力源与主变速箱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万向节和同异速变速箱;所述主变速箱的第一输出端与后行走箱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离合器输出端通过万向节与同异速变速箱输入端连接;所述同异速变速箱输出端与前行走箱输入端连接;所述同异速变速箱具有同速工作挡位和异速工作挡位;所述后行走箱输出端上安装后轮或刀具;所述前行走箱输出端上安装前轮。本技术能同时用于运输和耕地工作,具有使用方便,适应范围广,功能多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


技术介绍

1、在目前农用微耕机主要功能是耕地(或除草等),除春秋两季利用较多外,其余时间基本都是闲置,而农业活动过程中,是每天或常常需要运输,而由于微耕机前后行走箱输出转速不同。具体地为,微耕机前行走箱的输出转速低而负责行走;而微耕机后行走箱的输出转速高而负责刀具工作;由于存在前后输出转速的大小不同(即前低后高),因此不太适用于四驱运输工况。

2、而现有农用小型的四轮运输车一般采用前驱或后驱驱动,一般无法实现四驱驱动。而已知的车辆(如越野车)全时四驱系统的前后轮转速是基本相同,因此前后输出转速的大小相同,则无法达到微耕机转速前低后高的工作要求,因此是不太适用于耕地工况。

3、因此现有技术是无法兼具用于运输和耕地(或除草等)工况,存在适应范围小,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以解决现有技术是无法兼具用于运输和耕地(或除草等)工况,存在适应范围小,功能单一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包括机架、动力源、主变速箱、后行走箱、前行走箱及扶手架,所述动力源与主变速箱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变速箱的第一输出端与后行走箱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万向节和同异速变速箱;所述主变速箱的第一输出端与后行走箱输入端连接;所述主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离合器输出端通过万向节与同异速变速箱输入端连接;所述同异速变速箱输出端与前行走箱输入端连接;所述同异速变速箱具有同速工作挡位和异速工作挡位,当切换到同速工作挡位时其传动比为1,而当切换到异速工作挡位时其传动比大于1;所述后行走箱输出端上安装后轮或刀具;所述前行走箱输出端上安装前轮。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以下多种工作模式:

3、作为第一种工作方式(耕地模式):先将该后行走箱输出端上安装刀具且将所述同异速变速箱切换到异速工作挡位,此时同异速变速箱的传动比大于1而减速输出;然后再启动工作,该动力源通过主变速箱驱动与后行走箱和前行走箱同时工作,由于同异速变速箱切换到异速工作挡位(传动比大于1),使该后行走箱上的刀具与所述前行走箱的前轮之间变成差速运动,该后行走箱的前轮被减速输出,因此该前轮转速较低而作为行走,而该刀具转速较高而作为耕地(或除草等)工作。

4、作为第二种工作方式(四驱运输模式):先将该后行走箱输出端上安装后轮且将所述同异速变速箱切换到同速工作挡位,此时同异速变速箱的传动比等于1而等速输出;然后再启动工作,该动力源通过主变速箱驱动与后行走箱和前行走箱同时工作,由于同异速变速箱切换到同速工作挡位(传动比等于1),使该后行走箱上的后轮与所述前行走箱的前轮之间变成同速运动,因此该前轮和后轮转速相同并同时工作,可实现全时四驱工作,可适用于运输(有负载)状态下的使用工况,可提高运载能力,同时也更能适应更复杂的路况。

5、因此,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上述多模式工作,能实现运耕两用,可大幅增加机器利用率,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和劳动力。进而能解决现有技术是无法兼具用于运输和耕地(或除草等)工况,存在适应范围小,功能单一的问题。

6、优选地,所述同异速变速箱包括第一箱体、第一输入轴、第一输出轴、中间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具有第一主动齿;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具有内齿圈和第一从动齿;所述中间轴具有输入齿和输出齿;在同速工作挡位时所述第一主动齿同时与所述输入齿和所述内齿圈)相互啮合且所述第一从动齿与所述输出齿脱离啮合;在异速工作挡位时所述第一主动齿与所述内齿圈脱离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与所述输入齿相互啮合且所述第一从动齿与所述输出齿相互啮合。

7、优选地,所述动力源采用电机或发动机。

8、优选地,所述主变速箱位于所述后行走箱上方。

9、优选地,所述前行走箱包括前固定箱体、前转向箱体、前传动轴、前输出轴、前主动锥齿轮和前从动锥齿轮;该转向箱体与固定箱体可转动配合;该前传动轴竖向并可转动地装于该转向箱体内;所述前输出轴水平并可转动地装于该转向箱体上;该前主动锥齿轮和前从动锥齿轮位于所述前转向箱体内且相互啮合;该前传动轴下端与前主动锥齿轮同轴连接;该前主动锥齿轮与前输出轴同轴连接;在所述前输出轴上安装所述前轮。

10、优选地,所述前传动轴上端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件与所述同异速变速箱输出端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架的转向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主变速箱上或机架上;所述转向轴还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前转向箱体连接且当所述扶手架转动时能使所述前转向箱体联动转动。

12、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横向连杆、第一纵向连杆、第二立向连杆、第二纵向连杆、第二横向连杆、转向杆和方向齿;

13、所述第一横向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轴固接;所述第一横向连杆另一端与第一纵向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纵向连杆另一端与第二立向连杆上端铰接;所述第二立向连杆中部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第二立向连杆下端与第二纵向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纵向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横向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横向连杆另一端与所述转向杆上端固接;所述转向杆可转动地安装在前固定箱体上;所述方向齿位于所述前固定箱体内并与所述转向杆同轴固定;所述前转向箱体上固定设置有转向齿;所述转向齿与所述方向齿相互啮合。

14、优选地,所述后行走箱包括后箱体、后传动轴、后输出轴、后主动锥齿轮和后从动锥齿轮;该后传动轴竖向并可转动地装于该后箱体内;所述后输出轴水平并可转动地装于该后箱体上;该后主动锥齿轮和后从动锥齿轮位于所述后箱体内且相互啮合;该后传动轴下端与后主动锥齿轮同轴连接;该后从动锥齿轮与后输出轴同轴连接;在所述后输出轴上安装所述后轮或刀具。

15、优选地,所述主变速箱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锥齿轮组件与所述后传动轴上端连接。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7、第一,本技术可实现运耕两用,可以把原来微耕机的功能全部保留,同时又增加了原来微耕机不具备的运输功能,可大幅的增加机器的利用率,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和劳动力;

18、第二,本技术由于将所述离合器设置主变速箱与万向节之间并用于传动动力的联结或中断,这样可以同时控制前后行走箱输出端工作状态,进而实现减速或停止控制;

19、第三,本技术由于所述离合器与同异速变速箱之间设置有万向节,它离合器与同异速变速箱之间在传动时能在一定范围内方向和角度变化,能满足动力传递、适应转向和工作运行时所产生的上下跳动所造成的角度变化,能更好地适用于山坡,田地、不平路面等场景下的进行运输、耕地除草等复杂和多种工况;

20、第四,本技术由于扶手架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前转向箱体连接并能在所述扶手架转动时能使所述前转向箱体联动转动,以控制本微耕机的行走和控制工作方向,可实现使用者在后方位进行控制前轮的方向,因此在操作时更加安全和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包括机架(1)、动力源(2)、主变速箱(3)、后行走箱(4)、前行走箱(5)及扶手架(12),所述动力源(2)与主变速箱(3)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6)、万向节(7)和同异速变速箱(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异速变速箱(8)包括第一箱体(8-1)、第一输入轴(8-2)、第一输出轴(8-3)和中间轴(8-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2)采用电机或发动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速箱(3)位于所述后行走箱(4)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走箱(5)包括前固定箱体(5-1)、前转向箱体(5-2)、前传动轴(5-3)、前输出轴(5-4)、前主动锥齿轮(5-5)和前从动锥齿轮(5-6);该转向箱体(5-2)与固定箱体(5-1)可转动配合;该前传动轴(5-3)竖向并可转动地装于该转向箱体(5-2)内;所述前输出轴(5-4)水平并可转动地装于该转向箱体(5-2)上;该前主动锥齿轮(5-5)和前从动锥齿轮(5-6)位于所述前转向箱体(5-2)内且相互啮合;该前传动轴(5-3)下端与前主动锥齿轮(5-5)同轴连接;该前主动锥齿轮(5-5)与前输出轴(5-4)同轴连接;在所述前输出轴(5-4)上安装所述前轮(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轴(5-3)上端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件(14)与所述同异速变速箱(8)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12)的转向轴(12-1)可转动地安装在主变速箱(3)上或机架(1)上;所述转向轴(12-1)还通过联动机构(13)与所述前转向箱体(5-2)连接且当所述扶手架(12)转动时能使所述前转向箱体(5-2)联动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3)包括第一横向连杆(13-1)、第一纵向连杆(13-2)、第二立向连杆(13-3)、第二纵向连杆(13-4)、第二横向连杆(13-5)、转向杆(13-6)和方向齿(13-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行走箱(4)包括后箱体(4-1)、后传动轴(4-2)、后输出轴(4-3)、后主动锥齿轮(4-4)和后从动锥齿轮(4-5);该后传动轴(4-2)竖向并可转动地装于该后箱体(4-1)内;所述后输出轴(4-3)水平并可转动地装于该后箱体(4-1)上;该后主动锥齿轮(4-4)和后从动锥齿轮(4-5)位于所述后箱体(4-1)内且相互啮合;该后传动轴(4-2)下端与后主动锥齿轮(4-4)同轴连接;该后从动锥齿轮(4-5)与后输出轴(4-3)同轴连接;在所述后输出轴(4-3)上安装所述后轮(9)或刀具(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速箱(3)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锥齿轮组件(15)与所述后传动轴(4-2)上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包括机架(1)、动力源(2)、主变速箱(3)、后行走箱(4)、前行走箱(5)及扶手架(12),所述动力源(2)与主变速箱(3)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6)、万向节(7)和同异速变速箱(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异速变速箱(8)包括第一箱体(8-1)、第一输入轴(8-2)、第一输出轴(8-3)和中间轴(8-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2)采用电机或发动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速箱(3)位于所述后行走箱(4)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走箱(5)包括前固定箱体(5-1)、前转向箱体(5-2)、前传动轴(5-3)、前输出轴(5-4)、前主动锥齿轮(5-5)和前从动锥齿轮(5-6);该转向箱体(5-2)与固定箱体(5-1)可转动配合;该前传动轴(5-3)竖向并可转动地装于该转向箱体(5-2)内;所述前输出轴(5-4)水平并可转动地装于该转向箱体(5-2)上;该前主动锥齿轮(5-5)和前从动锥齿轮(5-6)位于所述前转向箱体(5-2)内且相互啮合;该前传动轴(5-3)下端与前主动锥齿轮(5-5)同轴连接;该前主动锥齿轮(5-5)与前输出轴(5-4)同轴连接;在所述前输出轴(5-4)上安装所述前轮(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轴(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妙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