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清洗机器人,尤其是一种回弹装置及光伏清洗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光伏清洗机器人在日常清洗光伏组件的过程中,遇到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处以及不平整之处,常规的光伏清洗机器人难以越过。为了使光伏清洗机器人具备越障能力,目前市场上一些清洗机器人采用坦克阶梯式履带结构,造型相对复杂且增加成本;其他一些清洗机器人则并无回弹结构,而是增加了机器人内部的摩擦力,提高了功耗,在越障时遇到凹凸平面会发生卡顿生涩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强行越障导致打滑,压坏组件等情况。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回弹装置及光伏清洗机器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弹装置及光伏清洗机器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回弹装置,包括:
4、固定板;
5、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下侧;
6、两个回弹组件,每个所述回弹组件包括:
7、圆杆,可滑动设于所述固定板;
8、限位件,固定在所述圆杆上端;
9、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10、连杆,铰接于所述固定杆,用于使所述连杆的两个端部能够相对该铰接处转动;所述连杆的一个端部铰接于所述圆杆的下端,两个回弹组件的所述连杆交叉设置;
11、辅助轮,设置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部。
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圆杆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
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圆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杆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为螺母,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周具有螺纹,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螺纹适配,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限位件之间。
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部具有凹槽和第二通孔,所述凹槽自所述第一杆部远离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杆部延伸,以在所述第一杆部的端部形成开口;
16、所述连杆具有第三条形通孔,所述连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三条形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
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具有第四通孔,所述固定杆具有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轴向对应,两个所述连杆的两个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五通孔的轴向两侧。
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包括第一基部、第二基部和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所述折弯部相对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杆的方向折弯;
19、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基部,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折弯部。
2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基部设有凸轴,所述辅助轮安装于所述凸轴。
2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杆在所述折弯部处交叉设置。
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3、一种光伏清洗机器人,包括主框架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回弹装置,所述回弹装置的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主框架。
2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回弹装置及光伏清洗机器人的有益效果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回弹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板、固定杆、两个与固定板和固定杆配合的回弹组件,回弹组件包括圆杆、限位件、弹性件、连杆和辅助轮等部件,实现光伏清洗机器人在遇到障碍时能够有效越过;遇到障碍时辅助轮上升,带动连杆从而拉动弹性件,利用弹性件的回弹力,越过障碍时弹性件回缩拉动连杆,辅助轮回位,完成越障动作。该回弹装置通过固定板固定于光伏清洗机器人的主框架,拆卸固定板即可将回弹装置整体拆卸,结构简单,可快速安装和拆卸,维护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20)包括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所述第一杆部(21)与所述连杆(40)铰接,所述第二杆部(22)与所述固定板(10)滑动配合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具有第一通孔(11),所述圆杆(20)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杆部(2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所述第二杆部(2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0)为螺母,所述第二杆部(22)的外周具有螺纹(221),所述限位件(70)与所述螺纹(221)适配,所述弹性件(30)位于所述固定板(10)与所述限位件(7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21)具有凹槽(211)和第二通孔(212),所述凹槽(211)自所述第一杆部(21)远离所述第二杆部(22)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杆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具有第四通孔(42),所述固定杆(50)具有第五通孔(51),所述第四通孔(42)与所述第五通孔(51)轴向对应,两个所述连杆(40)的两个所述第四通孔(42)分别位于所述第五通孔(51)的轴向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包括第一基部(43)、第二基部(44)和折弯部(45),所述折弯部(4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基部(43)和所述第二基部(44),所述折弯部(45)相对所述第一基部(43)和所述第二基部(44)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杆(50)的方向折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部(44)设有凸轴(46),所述辅助轮(60)安装于所述凸轴(4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杆(40)在所述折弯部(45)处交叉设置。
10.一种光伏清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回弹装置,所述回弹装置的固定板(10)固定于所述主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20)包括第一杆部(21)和第二杆部(22),所述第一杆部(21)与所述连杆(40)铰接,所述第二杆部(22)与所述固定板(10)滑动配合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具有第一通孔(11),所述圆杆(20)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1),所述第一杆部(2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所述第二杆部(2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0)为螺母,所述第二杆部(22)的外周具有螺纹(221),所述限位件(70)与所述螺纹(221)适配,所述弹性件(30)位于所述固定板(10)与所述限位件(7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21)具有凹槽(211)和第二通孔(212),所述凹槽(211)自所述第一杆部(21)远离所述第二杆部(22)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杆部(22)延伸,以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腾,于鹏晓,余峰,樊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零碳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