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40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钛合金底垫、坩埚底垫和坩埚筒体进行装配,将钛合金自耗电极对中放置于坩埚筒体之中,进行熔炼前准备;设置初始弧矩和其他参数后进行起弧;进入起弧期后,通过弧距控制进行熔炼,送电起弧后,在2s内手动拉伸弧矩至30~50mm,随后弧距自动回落至初始弧距,直至整个起弧过程;进入正常熔炼期后,需将弧距调整至15~25mm范围内,并保证熔炼过程中每10min时间周期内存在0.01~0.50范围大小的熔滴;进入补缩期后,需将弧距调整至20~30mm范围内,直至补缩完成冷却出炉。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熔炼过程中采用弧距控制,可以同时满足常规铸锭、大规格和多元钛合金铸锭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熔炼,具体涉及一种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钛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等各个领域,而钛合金铸锭的成分均匀性是各类钛合金产品制备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在铸锭熔炼环节,成品熔炼是最为关键的。现有技术中,成品熔炼主要控制的参数有电流、电压、熔速、真空度、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等,而弧距则不作为控制参数。弧距则作为随动参数根据电压实际值和设定值的差值进性自动调节。现有方式下,虽然可以满足铸锭均匀性的要求,但是对于大规格、多元合金的钛合金铸锭而言,铸锭成分均匀性仍存在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在熔炼过程中采用弧距控制,可以同时满足常规铸锭、大规格、多元钛合金铸锭生产的需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钛合金底垫、坩埚底垫和坩埚筒体进行装配,将钛合金自耗电极对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钛合金底垫的直径为φ700~900mm,厚度为10~30mm范围,偏斜度≤5mm,钛合金底垫的材料与钛合金自耗电极化学成分为同一牌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钛合金自耗电极的直径为φ640~8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钛合金自耗电极对中放置于坩埚筒体之中,保证四点对称位置的坩埚间隙偏差≤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钛合金底垫的直径为φ700~900mm,厚度为10~30mm范围,偏斜度≤5mm,钛合金底垫的材料与钛合金自耗电极化学成分为同一牌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钛合金自耗电极的直径为φ640~8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距控制制备钛合金铸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钛合金自耗电极对中放置于坩埚筒体之中,保证四点对称位置的坩埚间隙偏差≤5mm,且任何位置的坩埚间隙均≥30mm。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刘向宏刘鹏梁敬凡郝晓帅王康罗文忠雷强尚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