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38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包括触片、触点、转轴、外壳、防护罩、软连接、导电件、固定件、弹性件。所述触点紧贴固定于触片的一端上,触片的另一端与软连接的一端固定导通,所述软连接的另一端与导电件固定导通,触点、触片、软连接、导电件依次连接导通,共同构成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所述软连接设有上柔性段和下柔性段,上柔性段和下柔性段之间中空,利于散热空气中间的流通,带走热量。通过上柔性段和下柔性段相互之间的电磁力,提升触片向上翻转动作速度,让塑壳断路器更快的切断电流。所述防护罩设有导电段防护舌与限位块相耦合,使得触片与外壳内的灭弧腔隔绝,避免分断电流时高温金属颗粒对触片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是涉及断路器的导电回路结构。


技术介绍

1、塑壳断路器由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壳体、操作机构、转轴、脱扣保护单元等组成。

2、操作机构驱动安装有动触头的转轴在壳体内部旋转运动,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贴合或者分开,从而实现被保护线路的导通与断开。当线路中出现故障时,脱扣保护单元感知并动作,驱动操作机构脱扣动作,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快速分开,达到切断故障电流的效果。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快速分开的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会产生电弧,进入灭弧室熄灭。电弧的产生和熄灭过程,往往伴随着高热电弧对动触头、静触头及灭弧室等烧蚀的过程,产生大量金属和非金属颗粒,这些一方面容易烧损塑壳断路器内部结构,造成产品失效;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结构卡滞,使产品无法正常工作。

3、现有技术中动触头导电回路包括动触头、软连接和导电体依次连接形成导电通路,其中动触头包括动触点和动触头片,两者焊接在一起。软连接由铜丝软编织线组成,一端与动触片焊接固定形成电气连接,另一端与导电体焊接形成电气连接。在额定电流较大的断路器中,每相动触头会采用多片动触头并联的方式,来增加接触点和电流路径的截面积,以减小霍尔姆力和集肤效应的不良影响。由铜丝软编织线组成的软连接,整股的铜编织线,因为是疏松结构,在额定电流的产品中,常为了增加其导电截面积,而增加铜编织线的粗细,容易导致动触片动作的欠灵活,影响故障电流时的正常动作和动作速度,影响产品分断故障电流的性能,造成使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带触片防护罩和铜箔软连接的塑壳断路器动触头导电回路结构,解决塑壳断路器导电系统分断故障电流过程的绝缘防护和快速动作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包括触片、触点、转轴、外壳、防护罩、软连接、导电件、固定件、弹性件。所述触点紧贴固定于触片的一端上,触片的另一端与软连接的一端固定导通,所述软连接的另一端与导电件固定导通,触点、触片、软连接、导电件依次连接导通,共同构成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所述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经触片可转动的安装于转轴上。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安装于外壳的转子腔内,使得触片可在外壳内转动。所述触片安装有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设有上柔性段和下柔性段。上柔性段靠近外壳的内壳布置,下柔性段靠近外壳的底壳布置;上柔性段和下柔性段之间中空。所述防护罩设有导电段防护舌,所述导电段防护舌遮盖转轴上的限位块,所述导电段防护舌与限位块相耦合,使得触片与外壳内的灭弧腔隔绝。

3、进一步的,所述软连接的两端设有刚性导电体的触片固定端和导电件固定端。所述的触片固定端与触片固定导通,所述的导电件固定端与导电件固定导通。触片固定端和导电件固定端通过两股柔性导电体上柔性段、下柔性段相互连接导通。

4、进一步的,所述触片,包括接触段、导电段、活动端。所述接触段上设有固定触点的触点槽,所述接触段上设有安装防护罩的装配孔。所述活动端的中部设置有转动孔。所述活动端靠近软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跟触片固定端耦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上侧设置有圆弧形的上支撑面,所述固定槽的下侧设置有圆弧形的下支撑面。所述活动端靠近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弹性件安装的弹性件作用槽。所述活动端经导电段自然过渡,与接触段连接导通。

5、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设置有与触片上的接触段耦合的接触段防护片。所述在接触段防护片的两侧设置有与接触段匹配的侧防护片;所述侧防护片上设有与接触段上的装配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接触段防护片靠近触片的导电段的一侧,自然过渡延伸出形成导电段防护舌。所述接触段防护片靠近触片的触点槽的一侧,留有供触点固定安装的缺口触点孔。

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由位于上部的内壳和位于下部的底壳及侧壁包络形成内部中空的转子腔和灭弧腔。所述转子腔位于外壳的中部;所述转子腔与转轴耦合。所述底壳靠近并朝向软连接的导电件固定端的位置设置有圆弧形的承载面。所述底壳和承载面跟下柔性段耦合。

7、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件靠近软连接的一侧设置有跟软连接固定连接导通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靠近并朝向软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圆弧形的支持面所述内壳和支持面跟上柔性段耦合。

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通过设计中空的上下分股的带铜箔软连接动触头;更合理的利用壳体内部空间,增加软连接的载流面积,改善该环节散热效果,从而降低塑壳断路器的运行温升;同时上下分股的带铜箔软连接结构,在分断故障电流过程中,能有效提供电磁力,提高动触片的动作速度,确保塑壳断路器的快速切断故障电流。此外,触片采用带导电段防护舌的防护罩,通过导电段防护舌和绝缘转轴的交错防护设计,更有效的帮助触片隔绝分断故障电流过程中来自灭弧室的金属和非金属颗粒,免受其影响,从而提升产品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包括触片(1)、触点(2)、转轴(3)、外壳(4)、防护罩(5)、软连接(6)、导电件(7)、固定件(8)、弹性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6)的两端设有刚性导电体的触片固定端(601)和导电件固定端(6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1),包括接触段(101)、导电段(102)、活动端(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5)设置有与触片(1)上的接触段(101)耦合的接触段防护片(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由位于上部的内壳(403)和位于下部的底壳(404)及侧壁包络形成内部中空的转子腔(401)和灭弧腔(4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7)靠近软连接(6)的一侧设置有跟软连接(6)固定连接导通的连接段(7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包括触片(1)、触点(2)、转轴(3)、外壳(4)、防护罩(5)、软连接(6)、导电件(7)、固定件(8)、弹性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6)的两端设有刚性导电体的触片固定端(601)和导电件固定端(6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导电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1),包括接触段(101)、导电段(102)、活动端(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酌古御今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