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31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覆膜覆盖在外层的第一表层上;再将外层的第一里层、基布层和内层的第二里层采用分层预针刺后合成二次勾连的负载层,再使用催化剂对负载层进行渗透浸渍,再与内层的第二表层进行勾连,形成三次勾连的密度梯度针刺毡。所述滤袋由外至内依次为覆膜、外层、基布和内层。覆膜与外层的表层构成净化除尘层;外层的里层、基布和内层构成二次勾连的负载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膜、外层、基布、内层的结构形成密度梯度针刺毡,通过催化剂的渗透浸渍得到的催化层,能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脱硝反应,实现对空气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的协同脱除,并能高效地净化除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袋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烟气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尘、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大气质量,加剧了酸雨的形成,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袋式除尘器是工业生产中实施含尘烟气超低排放的主要设备之一,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布袋过滤材料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捕集下来。当污染空气进入过滤室时,其中的颗粒物被滤袋所截留,而干净的空气则通过滤袋排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滤袋上积聚的颗粒物会逐渐增多,降低过滤效果。因此,袋式除尘器通常配备有清灰系统,可通过震动、气脉冲或机械清灰等方式清除滤袋上的积尘,保持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2、袋式除尘滤袋既是袋式除尘器的关键配件又是易耗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烟气净化系统的效果。由于粉尘受到气流作用于滤袋,造成冲击,导致滤袋破损失效。

3、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的滤袋一体化治理技术至关重要,亟需提出一种新的密度梯度结构型催化滤袋以进一步提高含尘烟气的除尘脱硝性能,促进烟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三次勾连形成密度梯度针刺毡,使滤袋不仅可以实现除尘脱硝的高效能净化,而且还具有耐久性好的特点。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制备净化除尘层,将覆膜覆盖在外层的第一表层上,形成强基底和弥补膜破损的过滤净化除尘层,作为第一层;

5、s2:制备催化层,将外层的第一里层、基布层和内层的第二里层采用分层预针刺后合成二次勾连的负载层,再使用催化剂对负载层进行渗透浸渍,随后烘干,得到催化层,作为第二层;

6、s3:制备滤袋,依次将s1中第一层、s2中第二层以及内层的第二表层进行勾连,形成三次勾连的密度梯度针刺毡,即得到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的滤袋。

7、进一步地,s1中,所述外层的第一表层的针刺密度为300g/mm~400g/mm。

8、进一步地,s2中,所述外层的第一里层的针刺密度为150g/mm~200g/mm,厚度为1.0mm。

9、进一步地,s2中,所述内层的第二里层的针刺密度为100g/mm~150g/mm,厚度为1.0mm。

10、进一步地,s3中,所述内层的第二表层的针刺密度为50g/mm~100g/mm,厚度为1.0mm。

11、进一步地,s1中,所述覆膜为ptfe膜,具有拒水性、透气性、高通量。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所述滤袋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覆膜层、外层、基布层和内层;

13、所述外层包括第一表层和第一里层,所述内层包括第二表层和第二里层;

14、所述覆膜层和第一表层构成净化除尘层,用于实现高效净化除尘;

15、所述第一里层、基布层和第二里层构成负载层。

16、进一步地,所述基布采用高强基布,用于将外层与内层进行勾连支撑。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层采用超细纤维;所述第一里层采用常规纤维。

18、进一步地,所述滤袋直径为130mm-160mm。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三次勾连形成密度梯度针刺毡的滤袋不仅可以实现除尘脱硝的高效能净化,而且还具有耐久性好的特点。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外层的第一里层、基布层和内层的第二里层采用分层预针刺后合成二次勾连的负载层,再使用催化剂对负载层进行渗透浸渍,获得具有催化剂的表面活性催化层,能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脱硝反应,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对空气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的协同脱除,而且具有高效能净化除尘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外层的第一表层的针刺密度为300g/mm~400g/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外层的第一里层的针刺密度为150g/mm~200g/mm,厚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内层的第二里层的针刺密度为100g/mm~150g/mm,厚度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内层的第二表层的针刺密度为50g/mm~100g/mm,厚度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覆膜为PTFE膜。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覆膜层(1)、外层(2)、基布层(3)和内层(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采用高强基布,用于将外层(2)与内层(4)进行勾连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层采用超细纤维;所述第一里层采用常规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直径为130mm-16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外层的第一表层的针刺密度为300g/mm~400g/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外层的第一里层的针刺密度为150g/mm~200g/mm,厚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内层的第二里层的针刺密度为100g/mm~150g/mm,厚度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尘硝一体化滤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内层的第二表层的针刺密度为50g/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晓前刘琳沈云鹏沈恒根刘春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