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16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涉及散热降温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散热组件和储水组件,所述装置本体用于变频器散热所需零部件进行支撑及保护,所述散热组件位于装置本体内部的顶端,所述储水组件位于散热组件底部的一侧且位于装置本体内部的一侧。本技术,通过进水口将冷却液灌入至储水箱,通过控制面板打开水泵和散热风扇,将冷却液抽至散热管内,散热风扇将空气抽至装置本体内部,空气通过散热板将空气制冷,进行降温,并通过散热孔流出装置,完成散热工作,此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增大冷却液和空气的接触,更快的进行降温,可较好的对冷却液进行储存并传输,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减少了冷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设备,具体是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变频器均设置有散热结构,现有的散热结构普遍存在着散热结构体积大,重量大的缺点,越来越不符合产品轻、小的发展趋势,有时也因散热器较大而导致产品成本难以降低,从而出现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例如专利号:201110276502.3,公开的变频器散热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内的散热风道、风扇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风道内板和至少一风道折板,风道内板固定在下壳体上与下壳体围成散热风道,风道内板上供卡装散热器;风道折板为两边弯折中间凸起的折板,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上,或固定在下壳体的前后两侧,并保证风道折板与散热器相互对应以减小散热风道在散热器处的横截面积。

2、然而诸如上述公开的大多数变频器散热结构,都还是采用空气散热的方法,这种散热方法散热速度较慢,对于温度较高需要迅速降温的情况效果不佳,容易导致变频器的过热,有些则是采用液冷散热的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完全杜绝漏水等情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的大多数变频器散热结构,都还是采用空气散热的方法,这种散热方法散热速度较慢,对于温度较高需要迅速降温的情况效果不佳,容易导致变频器的过热,有些则是采用液冷散热的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完全杜绝漏水等情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散热组件和储水组件,所述装置本体用于变频器散热所需零部件进行支撑及保护,所述散热组件位于装置本体内部的顶端,所述储水组件位于散热组件底部的一侧且位于装置本体内部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内部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板的顶部设有通风板,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靠近水泵的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一侧设有进水口。

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远离储水箱的一侧设有辅助门,所述外壳内部的底端设有多组变频器。

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多组散热孔,多组所述散热孔一侧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管的头部与进水管相连,所述散热管的尾部与出水管相连,所述散热管呈“s”型结构。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数目为十组,十组所述散热风扇的顶部皆设有透气板。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架和螺丝的相互配合与外壳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装置本体、散热组件和储水组件,通过进水口将冷却液灌入至储水箱,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打开水泵和散热风扇,将冷却液抽至散热管内,散热风扇将空气通过散热孔抽至装置本体内部,散热管会将空气制冷,然后通过透气板进入外壳内部进行降温,并通过透气板将热气流出装置,冷却液通过出水管流入储水箱内部进行循环,完成散热工作,此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增大冷却液和空气的接触,更加快速的将空气进行降温,并输送至装置内部,且设置在变频器的下方,也防止了因漏液而导致的变频器的损坏,可较好的对冷却液进行储存并传输,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减少了冷却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散热组件(2)和储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用于对变频器散热所需零部件进行支撑及保护,所述散热组件(2)位于装置本体(1)内部的顶端,所述储水组件(3)位于散热组件(2)底部的一侧且位于装置本体(1)内部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支撑板(201),所述支撑板(201)的内部设有散热板(204),所述散热板(204)的内部设有散热管(205),所述散热板(204)的顶部设有通风板(206),所述储水组件(3)包括储水箱(305),所述储水箱(305)的顶部设有水泵(303)、所述储水箱(305)上设置有进水管(301)和出水管(302),进水管(301)和出水管(302)分别与散热管(205)连通,所述储水箱(305)的一侧设有进水口(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远离储水箱(305)的一侧设有辅助门(102),所述外壳(101)内部的底端设有多组变频器(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的外侧设有多组散热孔(104),多组所述散热孔(104)一侧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05)的头部与进水管(301)相连,所述散热管(205)的尾部与出水管(302)相连,所述散热管(205)呈“S”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1)的底部设有散热风扇(202),所述散热风扇(202)的数目为十组,十组所述散热风扇(202)的顶部皆设有透气板(2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1)通过连接架(203)和螺丝的相互配合与外壳(10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散热组件(2)和储水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用于对变频器散热所需零部件进行支撑及保护,所述散热组件(2)位于装置本体(1)内部的顶端,所述储水组件(3)位于散热组件(2)底部的一侧且位于装置本体(1)内部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支撑板(201),所述支撑板(201)的内部设有散热板(204),所述散热板(204)的内部设有散热管(205),所述散热板(204)的顶部设有通风板(206),所述储水组件(3)包括储水箱(305),所述储水箱(305)的顶部设有水泵(303)、所述储水箱(305)上设置有进水管(301)和出水管(302),进水管(301)和出水管(302)分别与散热管(205)连通,所述储水箱(305)的一侧设有进水口(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外壳(101),所述外壳(101)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思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