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用具,特别是一种集脱水与洗涤功能于一体的脚踏旋转 式双驱动桶及其专用的拖把。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拖把是我们常用的清洁用具,在对拖把进行清洗之后,为了使拖把头在 使用中不是湿淋淋的,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者将清洗后的拖把头用手拧干然后使用,很不方 便,若让其自然晾干,又十分费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用于拖把清洗后的专 用脱水装置,例如在集水桶内设置一硬质的脱水桶,在脱水时,将拖把头置于脱水桶中,通 过手动用力旋转或挤压,将拖把头中的水压出流入集水桶中,然而这种手动挤压式脱水,虽 然达到了脱水的功能,但是其存在着脱水不净、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等诸多不足;而且纵 观现在的脱水桶,其仅仅在于解决拖把清洗完后对其进行快速脱水的问题,在对拖把使用 完后的清洗过程同样是采用人工将拖把头放在盛有水的水桶里挤压等方式进行清洗,可见 现有的脱水桶并未实现拖把在清洗过程中的自动化及方便化。目前比较常见的是脚踏旋转式拖把脱水装置,将拖把头放于水桶中,通过脚踩驱 动水桶旋转,利用离心力原理把拖把头甩干,例如申请号为200820204248. X的中国实用新 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脱水与洗涤于一体的脚踏旋转式双驱动桶,包括带有提手(6)的集水桶(1)、脱水篮(2)、脚踏板(3)、基座和脱水旋转驱动装置,脱水篮(2)置于集水桶(1)中,脚踏板(3)与基座铰接,在脚踏板(3)与基座的铰接部设置有弹性复位部件,所述脱水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脱水传动轴(7a)、脱水驱动齿条(8a)和脱水传动机构,脱水传动轴(7a)上端穿过集水桶(1)的底部与脱水篮(2)连接,脚踏板(3)的底部(3a)与脱水驱动齿条(8a)连接,脱水驱动齿条(8a)与脱水传动机构驱动连接,脱水传动轴(7a)与脱水传动机构驱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前基座(4a)和后基座(4b),脱水旋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集脱水与洗涤于一体的脚踏旋转式双驱动桶,包括带有提手(6)的集水桶(1)、脱水篮(2)、脚踏板(3)、基座和脱水旋转驱动装置,脱水篮(2)置于集水桶(1)中,脚踏板(3)与基座铰接,在脚踏板(3)与基座的铰接部设置有弹性复位部件,所述脱水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脱水传动轴(7a)、脱水驱动齿条(8a)和脱水传动机构,脱水传动轴(7a)上端穿过集水桶(1)的底部与脱水篮(2)连接,脚踏板(3)的底部(3a)与脱水驱动齿条(8a)连接,脱水驱动齿条(8a)与脱水传动机构驱动连接,脱水传动轴(7a)与脱水传动机构驱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前基座(4a)和后基座(4b),脱水旋转驱动装置设置于前基座(4a)上,在后基座(4b)上设置有洗涤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洗涤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洗涤传动轴(7b)、洗涤驱动齿条(8b)和洗涤传动机构,洗涤传动轴(7b)的上端穿过集水桶(1),在洗涤传动轴(7b)上端设置有定位轮(9),所述洗涤驱动齿条(8b)与脱水驱动齿条(8a)卡接并与洗涤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洗涤传动轴(7b)与洗涤传动机构驱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脱水与洗涤于一体的脚踏旋转式双驱动桶,其特征在 于所述脱水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A(IO)、传动齿轮B(Il)和从动齿轮A(12),在从动齿轮 A(12)内设置有单向轴承(13a),所述脱水传动轴(7a)的下端穿过单向轴承(13a)置于前 基座(4a)的凹槽(14a)中,脱水传动轴(7a)与单向轴承(13a)驱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脱水与洗涤于一体的脚踏旋转式双驱动桶,其特征在 于所述传动齿轮A(IO)为第一圆柱齿轮,传动齿轮B(Il)为第二圆柱齿轮,第一圆柱齿轮 的第一齿轮(IOa)与脱水驱动齿条(8a)啮合,第一圆柱齿轮的第二齿轮(IOb)与第二圆柱 齿轮的第一齿轮(Ila)啮合,第二圆柱齿轮的第二齿轮(lib)与从动齿轮A(12)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脱水与洗涤于一体的脚踏旋转式双驱动桶,其特征在 于所述洗涤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C (15)和从动齿轮B (16),在从动齿轮B (16)内设置有 单向轴承(13b),所述洗涤传动轴(7b)的下端依次穿过从动齿轮B (16)和单向轴承(13b) 置于后基座(4b)的凹槽(14b)中,洗涤传动轴(7b)与单向轴承(13b)驱动配合。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