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02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硅氮烷树脂10~3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30份、二丙酮醇30~60份、去离子水5~10份、紫外线吸收剂0.1~0.8份、红外阻隔分散液20~30份、有机锡催干剂0.05~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2)将聚硅氮烷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和二丙酮醇混合后加热搅拌,得预混料(3)将去离子水加入混合料中继续加热搅拌,得混合料;(4)将紫外线吸收剂加入混合料中,继续搅拌,降温冷却,得无色透明的溶胶涂料;(5)将有机锡催干剂和红外阻隔分散液加入溶胶涂料中搅拌均匀,倒入模具内加热固化,冷却脱模,得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玻璃薄膜材料是一种贴覆于玻璃表面的具有特殊功能的透明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在建筑、光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玻璃薄膜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以及红外线阻隔能力。目前,市面上的玻璃用复合材料大多以聚硅氧烷作为树脂基料,聚硅氧烷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结构可设计性强,固化方式多样,得到的涂层致密轻薄,并能通过共价键与基材结合,在功能涂层方面应用广泛。但现阶段,聚硅氧烷在硬度、附着力和耐腐蚀方面的性能尚有欠缺,制约了其在建筑玻璃、光伏面板、航空航天等对材料性能有较高要求的高端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硅氮烷树脂10~3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30份、二丙酮醇30~60份、去离子水5~10份、紫外线吸收剂0.1~0.8份、红外阻隔分散液20~30份、有机锡催干剂0.05~0.5份。

4、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中的至少一种。

5、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阻隔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红外阻隔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混合后置于超声波分散仪内超声分散均匀,得红外阻隔分散液。

7、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阻隔剂、无水乙醇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10:10,所述超声分散的条件为频率20~25hz、功率100~1000w。

8、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阻隔剂包括铝粉、铜粉、二氧化钛粉末以及氧化锌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9、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锡催干剂为有机锡酸盐、有机锡脂、有机锡氧化物、有机锡丙酮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10、进一步地,所述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1、(1)按重量份数称取聚硅氮烷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丙酮醇、去离子水、紫外线吸收剂、红外阻隔分散液以及有机锡催干剂;

12、(2)将聚硅氮烷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二丙酮醇加入到加热搅拌釜中,加热搅拌,得预混料;

13、(3)将去离子水缓慢加入混合料中,继续加热搅拌,得混合料;

14、(4)将紫外线吸收剂加入混合料中,继续搅拌,降温冷却,得无色透明的溶胶涂料;

15、(5)将有机锡催干剂以及红外阻隔分散液加入溶胶涂料中,搅拌均匀,倒入模具内加热固化,冷却脱模,得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5~85℃。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继续加热搅拌的时间为1~2h。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继续搅拌的时间为10~20min。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聚硅氮烷烃树脂作为复合材料的载体,聚硅氮烷是一类主链以si-n键为重复单元的无机聚合物,兼具了有机物超强附着力与无机物超高耐温性的特点,同时集耐腐蚀、耐磨损、防污防水等特性于一身,以聚硅氮烷作为树脂基体可以有效解决恶劣环境条件下玻璃基材表面复合材料耐腐蚀和耐高温问题的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并且通过加入催干剂可以有效防止制备过程中涂层固化时间过长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硅氮烷树脂10~3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30份、二丙酮醇30~60份、去离子水5~10份、紫外线吸收剂0.1~0.8份、红外阻隔分散液20~30份、有机锡催干剂0.05~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阻隔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阻隔剂、无水乙醇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10:10,所述超声分散的条件为频率20~25Hz、功率100~1000W。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阻隔剂包括铝粉、铜粉、二氧化钛粉末以及氧化锌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催干剂为有机锡酸盐、有机锡脂、有机锡氧化物、有机锡丙酮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5~8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继续加热搅拌的时间为1~2h。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继续搅拌的时间为10~2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硅氮烷树脂10~3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30份、二丙酮醇30~60份、去离子水5~10份、紫外线吸收剂0.1~0.8份、红外阻隔分散液20~30份、有机锡催干剂0.05~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阻隔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硬度耐腐蚀阻隔红紫外线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阻隔剂、无水乙醇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10:10,所述超声分散的条件为频率20~25hz、功率100~1000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鹏王涛邢怡雯黄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沃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