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401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0
一种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大型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破拆方法,通过酸腐蚀或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对模具进行选择性、可控区域腐蚀,具有模具损伤范围小,后期可再修复的显著优点,同时对复合材料产品无损伤,在实现产品脱模的同时,可避免破拆时模具完全报废的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拆卸的同时做到尽可能小的损伤模具,便于模具修复再使用,有助于减少损失,降低成本,对大型复合材料产品脱模问题的解决具有示范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成型,特别是一种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


技术介绍

1、模具是复合材料成型的关键工具,决定复合材料制品的外形尺寸及制作工艺的复杂性,模具设计的合理性还决定成型的效率及产品内在质量,同时模具的一次性购入成本在产品全成本中占用非常重要的比例,且随着产品尺寸的增加,模具费用的占比就越高,并且,随着模具尺寸的放大,各种不可控因素影响就越大,比如模具表面粗糙度不够、模具变形、模具加工精度不够、脱模刷涂不到位及热膨胀系数不一致等问题往往会导致产品无法脱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取破拆产品保模具的方式,特别针对大型复合材料产品,模具成本虽然较高,但是有时复合材料产品的成本更高,对于两者不可修复性的破坏都是较大的损失。

2、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型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破拆方法,能够在拆卸的同时做到尽可能小的损伤模具,便于模具修复再使用,有助于减少损失,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拆卸的同时做到尽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筒状模具工作面与产品面之间的壁厚不低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沟槽槽底与筒状模具产品面之间的壁厚L3为0.5-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形状为喇叭状,沟槽底部宽度L2小于沟槽外侧开口宽度L1,L1≥10mm,L1:L2=2~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筒状模具工作面与产品面之间的壁厚不低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沟槽槽底与筒状模具产品面之间的壁厚l3为0.5-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形状为喇叭状,沟槽底部宽度l2小于沟槽外侧开口宽度l1,l1≥10mm,l1:l2=2~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复合材料筒状模具的可修复式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沿模具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翔宇高常青朱长云张建波尚武林张建国尚政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神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