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01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包括墙体骨架和墙体骨架表面连接的墙面板,所述墙体骨架通过水平导轨和竖直的端柱、中柱连接形成格栅式框架结构,所述墙体骨架的格栅式框架的对角之间连接有组合索,所述组合索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墙体骨架面临地震时,交叉设置的组合索能有效地控制冷弯薄壁型钢墙体的变形,且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效应,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即使变形后仍会回到初始位置,实现钢墙体的自复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


技术介绍

1、自复位结构是指在地震后,无需人为干预或只需少量干预即可自行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自复位结构拥有较强的抗倒塌能力和震后可修复功能,不仅能将结构损伤从整体转移到局部构件上,而且能改变现有结构震后难以修复的现状;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作为一种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传统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屋面、楼面和墙体,各构件之间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其钢结构不具备自复位功能,如何改善钢结构形式以实现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具有自复位功能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无法自复位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包括墙体骨架和墙体骨架表面连接的墙面板,所述墙体骨架通过水平导轨和竖直的端柱、中柱连接形成格栅式框架结构,所述墙体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骨架和墙体骨架表面连接的墙面板(70),所述墙体骨架通过水平的导轨(30)、竖直的端柱(10)和中柱(20)连接形成格栅式框架结构,所述墙体骨架的格栅式框架的对角之间连接有组合索(60),所述组合索(60)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10)设有贯穿的孔洞供组合索穿入;所述端柱(10)包括三个冷弯薄壁U型槽钢(11),其中两个冷弯薄壁U型槽钢(11)槽口对槽口连接形成空腔方柱,方柱与另一个冷弯薄壁U型槽钢(11)背靠背连接,方柱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骨架和墙体骨架表面连接的墙面板(70),所述墙体骨架通过水平的导轨(30)、竖直的端柱(10)和中柱(20)连接形成格栅式框架结构,所述墙体骨架的格栅式框架的对角之间连接有组合索(60),所述组合索(60)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10)设有贯穿的孔洞供组合索穿入;所述端柱(10)包括三个冷弯薄壁u型槽钢(11),其中两个冷弯薄壁u型槽钢(11)槽口对槽口连接形成空腔方柱,方柱与另一个冷弯薄壁u型槽钢(11)背靠背连接,方柱的两端内部各设有一个木垫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10)靠近中柱(20)一侧与导轨(30)连接处设有连接件(50),所述连接件(50)通过第二背板(51)、第二底板(52)和两个第二侧板(53)焊接形成,第二背板(51)与端柱(10)间设有第二橡胶板(54),通过自攻螺钉(55)将第二背板(51)、第二橡胶板(54)固定在端柱(10)上,第一底板(42)和第二底板(52)均通过抗拔螺栓(47)与导轨(3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震后自复位功能的冷弯薄壁型钢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柱(10)远离中柱(20)一侧与导轨(30)连接处设有抗拔件(40),所述抗拔件(40)通过第一背板(41)、第一底板(42)和两个第一侧板(43)焊接形成,所述第一背板(41)与端柱(10)间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宇段炼冉晓伟张小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