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设计方法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85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设计方法和控制方法。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依托监测模块对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监测获得监测数据,由预警模块对比分析所需控制参数的控制指标与监测参数的实时监测结果,判定沉管管节驳运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决策模块根据所述预警模块的判断结果利用所述控制模块实现调控,使得监测参数的实时监测结果满足所需控制参数的控制指标的相关需求;其可实现对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安全进行实时评估,并指导半潜驳的调载控制系统、台车系统的独立控制系统和船上支墩的液压支撑结构控制系统的实时调控,控制精度更高,大大提高沉管管节上驳效率的同时,保障了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安全控制施工,特别是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设计方法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大型构件常采用气囊滚装上驳,如沉箱。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低,上驳效率较慢,施工安全风险较大。深中通道等项目开始采用液压台车系统移运长大型沉管管节,大大提高施工工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2、沉管管节对变形适应能力较差,液压台车系统可采用油压控制,具备变形自适应能力,但受千斤顶行程制约,且变形自适应快慢受油管回油快慢制约。相比于气囊,液压台车系统为刚性支撑,变形控制不及时,容易造成沉管管节破坏。因而,采用液压台车系统进行沉管管节上驳施工,需要对沉管管节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并能对工艺调控需求进行快速决策,目前缺乏相应的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3、采用液压台车系统进行沉管管节上驳施工,可大大提高上驳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但对施工控制提出了高精度、实时反馈、快速决策的高要求。传统施工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对结构主体自身的安全控制,不能满足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的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自动化装备或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沉管管节上驳施工安全的控制,包括监测模块、预警模块、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需控制参数包括结构控制参数和工艺控制参数,监测参数包括结构监测参数、工艺监测参数、调控监测参数和环境监测参数,调控参数包括环境控制参数、事先调控参数和实时调控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测模块包括在沉管管节上均匀满布的第一竖向位移监测点、在沉管管节上布置的应力监测点、在半潜驳布设的第二竖向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自动化装备或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对沉管管节上驳施工安全的控制,包括监测模块、预警模块、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需控制参数包括结构控制参数和工艺控制参数,监测参数包括结构监测参数、工艺监测参数、调控监测参数和环境监测参数,调控参数包括环境控制参数、事先调控参数和实时调控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测模块包括在沉管管节上均匀满布的第一竖向位移监测点、在沉管管节上布置的应力监测点、在半潜驳布设的第二竖向位移监测点、在半潜驳布设的倾角监测点、台车系统的千斤顶自动化采集设备、船舱压载水水位自动化采集设备以及船上支墩高度自动化采集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沉管管节上的第一竖向位移监测点临近沉管管节底板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沉管管节台车滚装上驳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台车系统包含若干阵列排布的台车,台车具有千斤顶,所有台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猛孙文火王兆忠梁邦炎王冲朱成杨曦李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