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苏专利>正文

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365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薄膜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包括气流排放机构、定位机构、薄膜增摩机构和辅助中管。通过在辅助中管外部的两端连接两个内环扣,且在内环扣的外端安装转接环,并在转接环外安装呈环形交错分布的多个垫件和垫块,同时在垫块的顶部安装采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夹片,利用在垫块的底部安装可沿竖直方向进行伸展的竖筒、弹簧以及增压件,当聚乙烯薄膜两侧经过垫块以及夹片的最外部后,受到夹片对薄膜的增摩传输,从而能够使得薄膜受到压紧输送期间确保呈环形分布的增稳组件整体对于薄膜的两侧边进行密切贴合,利用多个垫块对薄膜边侧受压后的反向增压,进而以降低薄膜两侧边出现皱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薄膜输送装置,具体为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聚乙烯薄膜又称pe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聚乙烯薄膜的透气性较大,且随着密度的增加,其透气性会逐渐下降,由于聚乙烯薄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其被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以及农业领域中。

2、目前,聚乙烯薄膜生产输送期间,需要将薄膜经过多个滚轴的定型传输并经过应力拉伸环节直至最后的收纳缠绕,在此期间,聚乙烯薄膜经过滚轴的过程,定性的滚轴对于薄膜的引导会出现局部折皱的问题,对于薄膜的拉伸定型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3、根据上述所示,如何解决现今聚乙烯薄膜生产期间,传送设备内滚轴对聚乙烯薄膜上多部位的增稳降皱即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包括气流排放机构、定位机构、薄膜增摩机构和辅助中管,所述气流排放机构包括两个引导气流的第一排气仓、位于两个第一排气仓正下方的两个第二排气仓、安装在第一排气仓和第二排气仓内的气罩、安装在第一排气仓底部的顶杆、连接在第二排气仓顶部的伸缩母筒、可活动安装在伸缩母筒内部的摇杆、连接在两个第二排气仓上的主气管以及安装在两个第一排气仓上的副气管,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排气仓或第二排气仓内部的气流芯管、位于气流芯管外部的芯杆以及安装在芯杆外部的限位外盘,所述薄膜增摩机构包括安装在限位外盘内端的增稳组件、连接在芯杆内端导杆上的垫件、安装在增稳组件上的顶板、连接在增稳组件外部的转接环以及位于最内侧的内环扣,所述增稳组件包括安装在垫件内部的增压件、安装在增压件顶部的竖筒、位于竖筒内部的弹簧、安装在竖筒顶部的垫块、安装在垫块外部的夹片,所述辅助中管所述辅助中管两端的内腔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槽。

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杆的内部开设有竖向分布的矩形空腔,且顶杆内部矩形空腔的内壁开设有齿条,其中,所述主气管和副气管均是由不锈钢气管和橡胶软管组成。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顶杆的底端环形凸起适配贯穿至竖筒的内腔,所述摇杆内端的齿轮贯穿至竖筒的内部,并啮合于顶杆内部的矩形滑槽中,且顶杆的顶端和竖筒的底端均安装有适配焊接在第一排气仓或第二排气仓上的垫板。

6、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外盘整体呈t字形,所述限位外盘的内端开设有向外凸起的横置端头,其中,所述气流芯管是由横管、垫圈和圆柱形卡块组合而成,且横管的外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流芯管内横管的内端贯穿至薄膜增摩机构结构的内部,且横管内端的两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且垫圈贯穿至第一排气仓或第二排气仓的内腔。

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接环的内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槽,且转接环外部的两端开设有适配于限位外盘内端端头的柱形垫块,此外,所述顶板的两侧开设有向外凸起的弧形夹板,且顶板两侧的弧形夹板内开设有连通于外界空气的通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垫块外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孔,且垫块两端的槽孔适配于转接环两端的柱形垫块,所述夹片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垫块上。

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片是由工字形滑块和玻璃纤维垫片组成,所述垫块的外部开设有适配于工字形滑块的凹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夹片采用玻璃纤维制成贴合于聚乙烯薄膜底部两侧边的片状结构,当聚乙烯薄膜经过夹片外部的一瞬间,夹片即可对薄膜两侧边进行施压增稳。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辅助中管外部的两端连接两个内环扣,且在内环扣的外端安装转接环,并在转接环外安装呈环形交错分布的多个垫件和垫块,同时在垫块的顶部安装采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夹片,利用在垫块的底部安装可沿竖直方向进行伸展的竖筒、弹簧以及增压件,当聚乙烯薄膜两侧经过垫块以及夹片的最外部后,受到夹片对薄膜的增摩传输,从而能够使得薄膜受到压紧输送期间确保呈环形分布的增稳组件整体对于薄膜的两侧边进行密切贴合,利用多个垫块对薄膜边侧受压后的反向增压,进而以降低薄膜两侧边出现皱褶。

1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疏导气流的第一排气仓和第二排气仓,且在第一排气仓和第二排气仓的内端安装气罩,并在第一排气仓和第二排气仓上分别安装可鼓吹气体的主气管和副气管,当外置鼓风设备将外界空气沿着主气管输送至副气管内部后,并经过副气管输送至第一排气仓内并沿着第一排气仓内部的一个气流芯管内部空腔排放至薄膜增摩机构的内侧,此时鼓吹至第一排气仓内端薄膜增摩机构中的气流沿着该处结构内的顶板排放时,此时经过两个薄膜增摩机构和辅助中管机构内侧的薄膜即可被最顶部的顶板内排放气体的向下鼓吹,同时间受到外置鼓吹设备底部气管对安装在第二排气仓内薄膜增摩机构内腔气流的吸引以及向外排放,此时两处呈竖向分布的薄膜增摩机构即可对薄膜的两侧边进行气流压紧,从而能够使得该装置对聚乙烯薄膜的增稳和压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0)的内部开设有竖向分布的矩形空腔,且顶杆(140)内部矩形空腔的内壁开设有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170)和副气管(180)均是由不锈钢气管和橡胶软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外盘(210)整体呈T字形,所述限位外盘(210)的内端开设有向外凸起的横置端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芯管(230)是由横管、垫圈和圆柱形卡块组合而成,且横管的外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环(340)的内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槽,且转接环(340)外部的两端开设有适配于限位外盘(210)内端端头的柱形垫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30)的两侧开设有向外凸起的弧形夹板,且顶板(330)两侧的弧形夹板内开设有连通于外界空气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325)是由工字形滑块和玻璃纤维垫片组成,所述垫块(324)的外部开设有适配于工字形滑块的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40)的内部开设有竖向分布的矩形空腔,且顶杆(140)内部矩形空腔的内壁开设有齿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170)和副气管(180)均是由不锈钢气管和橡胶软管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外盘(210)整体呈t字形,所述限位外盘(210)的内端开设有向外凸起的横置端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薄膜生产用防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芯管(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苏
申请(专利权)人:韦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