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56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包括防静电组件、音响外壳组件和音响内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音响外壳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基于分隔的原理,通过导电丝网格层将塑料箱体分隔成一个个方形区域,并且利用碎纤维层将导电丝网格层和该方形区域连接,最后再通过碎纤维层吸收水分后导电性提高的特点,不仅能够将塑料箱体上的静电引出,还能降低塑料箱体内的空气湿度,克服了提高空气湿度才能消除静电的技术偏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音响外壳,具体是指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


技术介绍

1、音响外壳最常用的材质是金属和塑料,其中塑料因为成本低、造型变化多、重量轻、颜色多样等优势,是中低端音响产品最常用的外壳材料,塑料外壳存在诸多优势,但是由于其导电性差,无法通过传统的接地方式消除外壳上的静电,外壳上储存的静电不仅容易损坏电路板、烧毁元器件,还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甚至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2、除了静电消除棒等专用工具之外,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持续消除塑料外壳静电的常用方式,是提高空气湿度,进而提高塑料表面的导电性,从而消除静电;这种方式且不说实施起来是否过于繁琐,由于音响为非密封的结构,因此电路板和电子元器件实际是不适合在空气湿度高的地方工作的。

3、而使用特殊工艺生产的防静电塑料,一方面只能一定程度上减弱静电现象,另一方面造价成本也较高,已经违背了使用塑料做外壳的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为了保持塑料低成本的优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包括音响外壳组件(2)和音响内部组件(3),所述音响内部组件(3)设于音响外壳组件(2)的内部,所述音响外壳组件(2)包括塑料箱体(19)和可拆卸面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4)由隔胶层(6)、结构层(7)、粘贴层(8)、导电丝网格层(9)和碎纤维层(10)组成,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胶层(6)为能够阻挡粘贴层(8)接触外界的透气性薄膜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包括音响外壳组件(2)和音响内部组件(3),所述音响内部组件(3)设于音响外壳组件(2)的内部,所述音响外壳组件(2)包括塑料箱体(19)和可拆卸面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4)由隔胶层(6)、结构层(7)、粘贴层(8)、导电丝网格层(9)和碎纤维层(10)组成,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胶层(6)为能够阻挡粘贴层(8)接触外界的透气性薄膜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纤维层(10)为能够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变得具备导电性的吸湿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连接层(5)包括固定式连接组件(11)和可拆卸连接组件(12),所述固定式连接组件(11)包括拐角连接片(13)和接地总线(14),所述拐角连接片(13)设置于塑料箱体(19)的固定接缝处,所述接地总线(14)设于拐角连接片(13)的其中一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减弱静电吸附作用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连接片(13)由结构层(7)、粘贴层(8)、导电丝网格层(9)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十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