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耐湿热耐高温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耐湿热耐高温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3547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湿热耐高温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双官能环氧树脂15~25份;多官能环氧树脂25~35份;增韧剂2~8份;固化剂5~10份;填料30~45份;稀释剂2~5份;促进剂0.3~1份;所述固化剂为咪唑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耐湿热耐高温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通过复配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组分,采用咪唑衍生物作为固化剂制备得到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可满足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的长期使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接剂,特别是涉及一种耐湿热耐高温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光伏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布局,光伏逆变器制造过程中普遍采用单组分环氧树脂结构胶作为器件零部件的粘接,其胶水耐湿热老化性能及高温老化性能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光伏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单个产品使用胶粘剂用量越来越少,受到湿热侵蚀和高温老化后,胶粘剂失效的风险变高。

2、现有市场上的单组分环氧结构胶按照固化温度大致可分为低温(≤80℃)固化型单组分环氧、中温(80~150℃)固化型单组分环氧、高温(≥150℃)固化型单组分环氧。目前的中温固化型单组分环氧胶水采用多官能环氧树脂作为主体树脂,虽然提升了耐温性能,但是容易导致交联密度高,极性基团比例高,吸水率过高,又因胶体脆性大,导致粘接力和耐湿热性能较差。现有一些研究报道采用4,4-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双氰胺固化体系以及硫醇体系等作为固化体系,但是均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采用dds作为固化体系制备得到的环氧胶具有优异的耐湿热和耐高温的性能,但是粘接强度低,固化温度较高,无法满足电子行业的中温固化工艺和粘接性能;采用双氰胺配合促进剂的固化体系,虽然可以达到中温固化的条件,其固化后高温性能、耐湿热性能仍然不理想;另外,采用硫醇体系作为固化剂,解决其单组分环氧耐湿热问题和中低温固化的要求,但耐高温性能较差。因此,亟需一种中温固化,耐湿热,耐高温的单组分环氧胶,以满足高温高湿的工作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p>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耐湿热耐高温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通过复配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多官能团组分,采用咪唑衍生物作为固化剂、复配合适的填料制备得到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可满足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的长期使用的要求。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湿热耐高温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的制备方法,分阶段对原料进行研磨搅拌,使得环氧胶组分均匀,性能更稳定。制备得到的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在高温180℃以内,剪切强度不衰减。经过90℃×90%rh×240h湿热老化后,剪切强度不衰减。经过180℃老化1000h后,剪切强度反而升高,可满足长期工作温度在150℃-200℃,以及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5、双官能环氧树脂15~25份;

6、多官能环氧树脂25~35份;

7、增韧剂2~8份;

8、固化剂5~10份;

9、填料30~45份;

10、稀释剂2~5份;

11、促进剂0.3~1份;

12、所述固化剂为咪唑衍生物。

13、本专利技术使用咪唑衍生物代替传统的双氰胺固化体系固化剂或者硫醇体系能很好地实现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的耐湿热和耐高温性能,同时可以保证经老化后剪切强度不下降,以实现该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的使用寿命,以满足长期高温高湿环境使用的需求。

14、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三嗪环咪唑化合物或苯基改性咪唑。具体地,所述咪唑衍生物可以是国产商品化型号8000k咪唑固化剂或进口四国化成2mz-a等非长链改性的咪唑衍生物。

15、进一步地,所述的双官能团环氧树脂主要由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或双酚f环氧树脂。优选地,双酚a环氧树脂为商品化的通用型电子级128e或127e,双酚f环氧树脂为南亚商品化的npef-170。

16、进一步地,所述多官能环氧树脂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三缩水甘油基间氨基苯酚、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和酚醛环氧树脂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酚醛环氧树脂在所述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中的占比为30~60wt%。

17、优选地,酚醛环氧树脂的官能度≥2.8。

18、优选地,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的商品化牌号为my720、ag-80、mf-4101h,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为商品化的afg-90、my-0500、mf-3101l,三缩水甘油基间氨基苯酚为商品化的my-0600、mf-3301。

19、进一步地,所述的增韧剂为核壳增韧剂;所述核壳增韧剂为mbs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和有机硅核壳粒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mbs核壳粒子为日本钟渊化学商品化的mz-120,有机硅核壳粒子为德国瓦克wacker商品化的genioperl p52。

20、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和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21、优选地,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和氧化铝的混合物,其中纳米碳酸钙作为耐湿热基质,在所述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中的质量占比大于5%;其中滑石粉作为阻隔水汽侵蚀基质,在所述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中的质量占比大于5%。

22、进一步碳酸钙为纳米碳酸钙,粒径d50为500nm,进一步滑石粉的粒径d50为5μm,进一步氧化铝为球形氧化铝,粒径d50为5μm。

23、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剂为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n-(环氧丙基)-n-苯基-环氧乙烷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商品化型号为622,优选的n-(环氧丙基)-n-苯基-环氧乙烷甲胺为商品化的mf-2133。

24、进一步地,所述的促进剂为有机硅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先的采用的有机硅偶联剂,商品化型号为kh560。优先的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商品化型号为日本味之素的tts,46b。

25、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s1:将增韧剂、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在50-60℃环境下,在研磨机中高速搅拌1h,然后均匀研磨,得到改性增韧树脂混合物;

27、s2:将步骤s1制备得到的改性增韧树脂混合物,以及多官能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促进剂按比例投入到行星分散仪中,在30-35℃下搅拌混合1h,让固化剂与树脂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环氧树脂预聚料;

28、s3:向行星分散仪中加入填料,在30-35℃下搅拌混合1h,得到膏体混合物;

29、s4:将膏体混合物移入研磨机进行研磨,得到研磨混合物;

30、s5:将研磨混合物投入到行星分散仪中于30-35℃下搅拌,真空脱泡,得到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

31、具体地,首先将增韧剂和双官能团环氧树脂进行混合均匀,基于增韧剂是固体纳米粒子形态,如果只是搅拌纳米层很难分散开,故而,在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在充分混合后,再进行一次研磨,研磨间距控制为4-8μm,得到改性增韧树脂混合物。

32、接着,将改性增韧树脂混合物,以及多官能环氧树脂、固化剂、稀释剂、促进剂按比例投入到行星分散仪中,控制剪切速度为10-15m/s,转速为0.5-1rpm/s,控制温度30-35℃,混合时间1h,让固化剂与树脂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9.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温固化单组分环氧胶,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群东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尔朗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