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汽车规划,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各大电力投资企业也在着力推进新能源市场规划和业务布局,培育增长新动能。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势必将带动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ev)渗透率的新一轮增长。快速充电凭借省时高效,是电动汽车用户主要的充电方式之一,但是大规模快充负荷接入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准确预测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对于充电站的规划建设、充电站运行管理,乃至电网调度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对ev充电负荷特性的研究最初聚焦于其时间分布特性。有研究者基于行驶里程、电池荷电状态和开始充电时间等随机变量,预测了充电负荷的时间分布。也有学者基于调研数据,构建了电动汽车类型、电池容量、用户习惯、充电功率等影响因素的概率模型,规划不同的充电场景,分别提出相应的充电负荷时间分布模型。
3、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引入出行链、交通起止点分析等理论,对ev充电负荷的空间分布特性展开了研究,提高了负荷预测的准确度。进一步地,融合交通网和配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交通路况对车速和耗电量的影响,同时考虑行驶、充电以及停车三种状态下对于车路网的影响,包括:考虑行驶状态下对于车路网的影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考虑停止状态下对于车路网的影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考虑充电状态下对于车路网的影响;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交通路况对车速和耗电量的影响,同时考虑行驶、充电以及停车三种状态下对于车路网的影响,包括:考虑行驶状态下对于车路网的影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考虑停止状态下对于车路网的影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考虑充电状态下对于车路网的影响;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电动汽车动态转移模型的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所述动态转移模型中参数的实时影响与动态变化,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春,王毅,杨科,刘宇,张骥,刘威,王晨,白晨晖,赵欣,张元觉,陈冰松,苟亮,高山,黄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