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丙烯生产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烯烃歧化反应和烯烃净化的聚合级丙烯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烯烃歧化反应是通过在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烯烃中c=c双键断裂并重新形成,以获得新的烯烃产物的过程。
2、利用丁烯与乙烯的交叉歧化作用,可通过加入适量乙烯,将相对过剩的、附加值较低的c4烯烃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丙烯产品。
3、歧化反应中用的烯烃原料往往来自蒸汽裂解或催化裂化装置,含有少量水、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其中含氧化合物多为醇或醚。这些化合物很容易占据歧化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位,从而引起催化剂中毒,因此原料必须经过净化才能进入床层与歧化催化剂接触。
4、目前常用的净化流程仅针对烯烃原料中含氧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脱除,对于常规的歧化反应能够满足净化要求。但是,部分烯烃原料中含有0.1%~1.0%的氢气,少量氢气的存在会影响烯烃歧化反应的选择性,降低目标产物收率,造成额外的物耗和能耗;脱除氢气能够提升产品收率,降低物耗。一般来说,一氧化碳和氧气不经过处理,对烯烃歧化过程影响较小,但是会影响产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烯烃歧化制丙烯的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脱除单元A至少包含一个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塔,进一步地,反应脱除单元A采用铜基净化剂;和/或,净化单元C至少包含一个脱水及有机含氧化合物塔,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单元C包括水和有机含氧化合物吸附塔c1、二氧化碳吸附塔c2、固体碱塔c3;和/或,净化单元D至少包含一个脱硫化氢、硫醇/醚塔,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单元D还包括羰基硫精吸塔。
3.一种烯烃歧化制丙烯的方法,包括烯烃原料先依次经脱除氢气和一氧化碳、脱除氧气、脱除含氧化合物、脱除含硫化合物之后再进行歧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烯烃歧化制丙烯的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脱除单元a至少包含一个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塔,进一步地,反应脱除单元a采用铜基净化剂;和/或,净化单元c至少包含一个脱水及有机含氧化合物塔,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单元c包括水和有机含氧化合物吸附塔c1、二氧化碳吸附塔c2、固体碱塔c3;和/或,净化单元d至少包含一个脱硫化氢、硫醇/醚塔,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单元d还包括羰基硫精吸塔。
3.一种烯烃歧化制丙烯的方法,包括烯烃原料先依次经脱除氢气和一氧化碳、脱除氧气、脱除含氧化合物、脱除含硫化合物之后再进行歧化反应,所得的反应产物经分离得到丙烯,所述丙烯满足聚合级丙烯原料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烃原料为含有杂质的乙烯和丁烯;以物质的量计,所述烯烃原料包括60%-99.5%c2-c4的烯烃,0-15%c1-c4的烷烃,0-30%惰性气体;优选地,以物质的量计,所述烯烃原料包括30%-60%的乙烯,20%-40%的丁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烃原料还含有高碳烯烃即碳五以上的烯烃,包括碳五、碳六和碳七的烯烃,以物质的量计,高碳烯烃的浓度为20ppm-2000pp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气体含有co、氢气和氧气,以物质的量计,所述原料中含有co 2.0-200.0ppm、氢气5.0-200.0ppm和氧气2.0-200.0ppm;和/或,所述杂质气体含有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包括水、有机含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以含氧化合物物质的量计的含量为5.0-100.0ppm;和/或,所述杂质气体含有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氢、硫醇/醚,还包括羰基硫,以含硫化合物物质的量计的含量为2.0-100.0pp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波,刘苏,焦文千,苏俊杰,刘畅,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