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41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包括:换位芯线、热缩层、缓冲层、填充料和外绝缘层,热缩层套设在换位芯线的外侧并与换位芯线的外表面贴合,缓冲层套设在热缩层外侧,外绝缘层套设在缓冲层外侧,所述缓冲层表面开设有若干连通缓冲层内外两侧的通道,通道内填充有填充料,所述填充料为剪切增稠型非牛顿流体,缓冲层为柔性材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采用在换位芯线与外绝缘层之间设置缓冲层,缓冲层内开设的通道使缓冲层成为框架结构,每个通道内填充的剪切增稠型的非牛顿流体可以在受到外部冲击时提高剪切强度,从而达到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有效维持缓冲层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冲击造成应力集中而对内部的换位芯线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位导线,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型换位导线


技术介绍

1、耐冲击型换位导线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导线,旨在提高其抵抗外部冲击和振动的能力。这种类型的换位导线通常被应用在恶劣环境中,或存在高风险的区域,例如风暴频繁的地区、高海拔地区或受频繁振动的地区。

2、对于以上这些区域,所应用的换位导线容易受到频繁冲击,这种情形给换位导线的结构稳定性受到威胁,为了保障其结构稳定,提高抗冲击下,维护换位导线的正常运行,目前的技术方案通常是在换位导线的外侧设置铠装防护层或护套结构,这些铠装防护层或护套虽然可以避免换位导线直接受到冲击,但是层状的防护铠装层仍然可以传递冲击作用力,这些传递的冲击作用力依然容易传导至内部的单股导线上,且单股导线在冲击后容易形变,甚至在导线之间形成空隙,这些空隙容易变成后续导线的应力集中点,且这种空隙会降低导线的散热性能。

3、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减少冲击作用力的,提高对内部导线防护性能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冲击型换位导线,通过对换位导线的铠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了耐冲击性。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包括:换位芯线、热缩层、缓冲层、填充料和外绝缘层,热缩层套设在换位芯线的外侧并与换位芯线的外表面贴合,缓冲层套设在热缩层外侧,外绝缘层套设在缓冲层外侧,所述缓冲层表面开设有若干连通缓冲层内外两侧的通道,通道内填充有填充料,所述填充料为剪切增稠型非牛顿流体,所述缓冲层为柔性材质。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道为六棱柱型腔体,多个通道在缓冲层表面呈蜂巢结构阵列排布。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通道靠近热缩层的一端侧面相互连通。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复位杆,第一复位杆沿换位芯线长度方向嵌入设置在缓冲层内侧,多个第一复位杆沿缓冲层的周向平行阵列设置,所述第一复位杆为记忆金属材质。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复位杆,相邻第一复位杆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复位杆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复位杆沿换位芯线长度方向间隔阵列设置,所述第二复位杆为记忆金属材质。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复位杆为圆弧形,第二复位杆的圆弧朝远离换位芯线的方向凸起设置。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绝缘层与缓冲层的外周面固定贴合。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位芯线包括多个堆叠换位排列设置的扁导线,扁导线的外侧表面覆盖有绝缘膜。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膜的表面贴合设置有自粘层。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填充料为淀粉悬浊液,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4-10mm。

12、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采用在换位芯线与外绝缘层之间设置缓冲层,缓冲层内开设的通道使缓冲层成为框架结构,每个通道内填充的剪切增稠型的非牛顿流体可以在受到外部冲击时提高剪切强度,从而达到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有效维持缓冲层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冲击造成应力集中而对内部的换位芯线造成破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换位芯线(1)、热缩层(2)、缓冲层(3)、填充料(4)和外绝缘层(5),热缩层(2)套设在换位芯线(1)的外侧并与换位芯线(1)的外表面贴合,缓冲层(3)套设在热缩层(2)外侧,外绝缘层(5)套设在缓冲层(3)外侧,所述缓冲层(3)表面开设有若干连通缓冲层(3)内外两侧的通道(31),通道(31)内填充有填充料(4),所述填充料(4)为剪切增稠型非牛顿流体,所述缓冲层(3)为柔性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31)为六棱柱型腔体,多个通道(31)在缓冲层表面呈蜂巢结构阵列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相邻通道(31)靠近热缩层(2)的一端侧面相互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杆(6),第一复位杆(6)沿换位芯线(1)长度方向嵌入设置在缓冲层(3)内侧,多个第一复位杆(6)沿缓冲层(3)的周向平行阵列设置,所述第一复位杆(6)为记忆金属材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杆(7),相邻第一复位杆(6)之间通过多个第二复位杆(7)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复位杆(7)沿换位芯线(1)长度方向间隔阵列设置,所述第二复位杆(7)为记忆金属材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杆(7)为圆弧形,第二复位杆(7)的圆弧朝远离换位芯线(1)的方向凸起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层(5)与缓冲层(3)的外周面固定贴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芯线(1)包括多个堆叠换位排列设置的扁导线(11),扁导线(11)的外侧表面覆盖有绝缘膜(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12)的表面贴合设置有自粘层(1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4)为淀粉悬浊液,所述缓冲层(3)的厚度为4-1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换位芯线(1)、热缩层(2)、缓冲层(3)、填充料(4)和外绝缘层(5),热缩层(2)套设在换位芯线(1)的外侧并与换位芯线(1)的外表面贴合,缓冲层(3)套设在热缩层(2)外侧,外绝缘层(5)套设在缓冲层(3)外侧,所述缓冲层(3)表面开设有若干连通缓冲层(3)内外两侧的通道(31),通道(31)内填充有填充料(4),所述填充料(4)为剪切增稠型非牛顿流体,所述缓冲层(3)为柔性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31)为六棱柱型腔体,多个通道(31)在缓冲层表面呈蜂巢结构阵列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相邻通道(31)靠近热缩层(2)的一端侧面相互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型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复位杆(6),第一复位杆(6)沿换位芯线(1)长度方向嵌入设置在缓冲层(3)内侧,多个第一复位杆(6)沿缓冲层(3)的周向平行阵列设置,所述第一复位杆(6)为记忆金属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李顺心陈爱兵郁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锡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