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对具有可动部分的三维立体进行组装的组装模块的接头。
技术介绍
1、如图10所示,本申请人基于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提供由平面形状为正方形以及正三角形的模块板11与将该模块板11彼此连结的接头21的组合构成的塑料制的组装模块[商品名:laq(注册商标)]。这样的组装模块已经广泛流通(实际形状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4)。
2、在该模块板11的周围各边形成有表面侧和背面侧凹陷的插口12,在插口12设置有凸条13。在接头21至少向两个方向突出设置有插头22,在插头22的内表面设置有开槽23。另外,在插头22的基部间伸出有向两侧延伸的方柱状的侧延部24。
3、在将这样的模块板11彼此连结时,若将接头21的插头22插入到模块板11的插口12,则插头22的外缘与插口12的内侧的台阶抵接,并且凸条13卡合于开槽23,侧延部24与模块板11的外周面抵接,从而连结状态稳定。
4、根据连结形态,接头21存在多个种类,如图示那样,除了插头22在同一平面向两个方向突出的形状的基本类型以外,还准备了插头22向正交的两个方向突出的类型、向正交的三个方向突出的类型、以120°的角度向两个方向突出的类型、插头22的基端间的距离大的类型等。若经由这些接头21将正方形以及正三角形的模块板11连结,则能够组装动物、交通工具等各种形状的立体物。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21637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外观设计注册第929785号公报
7、专利文献3:日本外观设计
8、专利文献4:日本外观设计注册第929787号公报
9、然而,在想要仅通过上述那样的组装模块的基本零件来组装具有例如汽车的门等可动部的作品的情况下,无法使门可以相对于车体开闭。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具有开闭等铰链动作部的立体作品进行组装的组装模块的接头。
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组装模块用带铰链功能的接头分别将各方向的插头插入到模块板的插口,而将上述模块板彼此连结,
3、上述组装模块用带铰链功能的接头由分别具备上述插头的同一形状的一对分割部件构成,
4、上述分割部件形成为如下形状,即,侧延部从上述插头的基部的一侧延伸,在另一侧具备轴支承部,并且在上述侧延部与上述轴支承部之间具有与上述轴支承部对应的间隔,从上述轴支承部突出的连结轴与形成于上述侧延部的轴承孔的轴线一致,从上述插头的相反侧刻设于上述侧延部的轴容纳槽连通到上述轴承孔为止,
5、上述一对分割部件朝向上述侧延部与上述连结轴相互成为相反侧的方向,在一方的分割部件的侧延部与轴支承部之间嵌入有另一方的分割部件的轴支承部,一方的分割部件的连结轴使另一方的分割部件的侧延部弹性变形的同时经由上述轴容纳槽插入到上述轴承孔,从而上述一对分割部件彼此绕轴线转动自如地结合。
6、另外,在上述分割部件的插头的基部形成有限制面,该限制面将上述一对分割部件彼此的转动范围限制在规定范围。
7、另外,在上述分割部件的侧延部形成有在上述轴容纳槽的开放口的两侧的外表面切出的倒角状的退避曲面,
8、在上述一对分割部件彼此绕轴线相对转动时,和一方的分割部件结合的模块板的外周面与另一方的分割部件的侧延部的干涉通过上述退避曲面而被避免。
9、当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接头时,通过将转动自如地结合的一对分割部件的每一个的插头插入到成为连结对象的每一个的模块板的插口,从而被连结的模块板彼此能够绕一对分割部件的轴线转动,因此,能够对具有开闭等铰链动作部的多样的立体作品进行组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模块用带铰链功能的接头,该组装模块用带铰链功能的接头分别将各方向的插头(22)插入到模块板(11)的插口(12),而将所述模块板(11)彼此连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模块用带铰链功能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装模块用带铰链功能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模块用带铰链功能的接头,该组装模块用带铰链功能的接头分别将各方向的插头(22)插入到模块板(11)的插口(12),而将所述模块板(11)彼此连结,其特征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