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
技术介绍
1、随着风电机组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长叶片、高塔筒是大型机组的显著特点,部件的柔性增强,机组的非线性动态特性更加复杂,为了实现额定风速以上机组安全高效运行,开发强鲁棒和高抗扰性的变桨控制方法尤为迫切。当风电机组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为了适应风电机组的非线性时变特性,工程中常采用增益调度gspid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在参数整定方面比较繁琐,不能实现机组的主动抗扰,并且pid控制算法并未充分利用已知的模型信息。所以如何充分利用易于获取的模型信息,开发参数整定方便、鲁棒性强的变桨控制方法,将为优化大型风电机组变桨控制技术、构建适应风电机组非线性时变特性的控制算法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对于变桨控制,目前学者常采用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模型的控制和无模型控制。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无模型的pi控制,并且实现了控制参数的自动调节,能够保证变风况下取得较好的转速控制效果,但是模糊、bp神经网络不容易工程实现,参数的整定依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风电机组设计、运行数据,构建逆系统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忽略快模态子系统后,通过降阶微分方程表征所述风电机组变桨环节的动态特性的步骤中,所述降阶微分方程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降阶微分方程进行简化及转换,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风电机组设计、运行数据,构建逆系统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忽略快模态子系统后,通过降阶微分方程表征所述风电机组变桨环节的动态特性的步骤中,所述降阶微分方程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自抗扰风机桨距-转速控制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降阶微分方程进行简化及转换,得到所述逆系统模型,所述降阶微分方程简化结果如公式(2)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逆系统补偿的线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成真,耿华,刘玉山,王灵梅,孟恩隆,姬继文,陈政坤,周志鹏,李志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