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瓣环成形装置以及瓣环成形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瓣环成形装置以及瓣环成形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314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瓣环成形装置以及瓣环成形术系统。被构造成适于植入对象体内的瓣环成形装置包括:收缩桥接元件;与收缩桥接元件连接的板状件,该板状件设有可旋转连接机构;和组织锚固件,其被构造成通过可旋转连接机构将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并包括:锚固件头部;和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其近端固定至锚固件头部,其中该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被构造成通过旋转而被驱动到瓣环组织内,可旋转连接机构至少部分被构造成能相对于板状件旋转,从而允许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在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的近端与可旋转连接机构接触时相对于板状件进一步旋转。这样,可消除或减少板状件与瓣环组织之间的间隙,降低组织锚固件脱离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瓣环成形术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瓣环成形装置以及包括瓣环成形装置的瓣环成形术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存在许多治疗二尖瓣返流的装置和方法。这些装置和方法主要包括更换或修复二尖瓣。二尖瓣的更换通常经心尖或经间隔进行。二尖瓣的修复通常有以下四类:瓣叶夹;直接瓣环成形术;间接瓣环成形术;和腱索修复。直接和间接瓣环成形术都涉及对受试者的二尖瓣环和/或左心室进行整形,以使前瓣叶和后瓣叶正确接合,从而通过消除二尖瓣关闭不严而防止发生返流。对于某些瓣环成形术应用,将成形环植入二尖瓣环的附近,成形环的目的是减小二尖瓣环的周长,使得前瓣叶和后瓣叶靠得更近而防止发生返流。三尖瓣也可以通过类似的装置和方法进行更换或修复。

2、在一些修复二尖瓣的技术中,需要用锚固件将植入体固定在人体内。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锚固件输送到准确的目标位置,需要将锚固件套设于引导件上,锚固件部署工具在引导件的引导下将锚固件输送到人体的期望位置处并对植入体进行锚固。锚固件部署工具需要在适当的程序时间内可靠地联接、引导和释放锚固件。

3、在固定植入体时,锚固件有多种方式与植入体联接。一种方式是在植入体锚固位置处设置横杆,锚固件的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可以绕横杆前进到组织,直至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的近端与横杆接触。在一些情况下,锚固完成后,不能确保植入体与组织紧密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被构造成适于植入对象体内的瓣环成形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瓣环成形装置能够包括收缩桥接元件、板状件和组织锚固件。板状件能够与收缩桥接元件连接,且板状件设有可旋转连接机构。组织锚固件能够被构造成通过可旋转连接机构将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组织锚固件能够包括锚固件头部和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的近端固定至锚固件头部,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能够被构造成通过旋转而被驱动到瓣环组织内。可旋转连接机构至少部分能够被构造成能相对于板状件旋转。当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的近端与可旋转连接机构接触时,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可相对于板状件进一步旋转。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的进一步旋转将有助于消除或减少板状件与组织之间的间隙。

2、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固定部,固定部相对于板状件固定设置;和可旋转部,组织锚固件能通过可旋转部将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其中可旋转部和固定部中的一者设有环形周向凹槽,另一者以可相对于一者旋转的方式容纳在环形周向凹槽内。

3、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圆形通孔,并且

4、其中可旋转部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管体,顶环,和底环,顶环和底环分别设置在管体的近端和远端处,从而限定沿着管体的外圆周延伸的环形周向凹槽;

5、其中固定部是板状件的限定圆形通孔的部分,并且该部分被容纳在环形周向凹槽内。

6、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旋转部还包括设置在顶环、管体和底环中的一者处的连接部,组织锚固件通过连接部将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

7、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为径向地固定至顶环的内周壁上或顶环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中的横杆,并且管体的近端端面设有被构造成容纳横杆的两个径向相对的凹槽。

8、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的近端端面设有被构造成分别容纳径向向内地设置在顶环的内周面上的多个凸块的多个凹槽。

9、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横杆的中央设有被配置成与用于引导组织锚固件的引导件的远端外螺纹可拆卸地接合的螺纹孔。

10、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环和底环中的一者与管体一体地形成。

11、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圆形通孔;

12、其中固定部包括:板状件的限定圆形通孔的部分,以及

13、具有圆形通孔的顶板,该顶板以其圆形通孔与板状件的圆形通孔基本同心地固定至第一表面,其中环形周向凹槽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在板状件和/或顶板的圆形通孔的内周面中;并且

14、可旋转部包括可旋转地容纳在环形周向凹槽中的圆环。

15、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通孔,固定部包括被构造成固定在通孔内并限定有圆形通孔的分体式固定座,其中环形周向凹槽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在圆形通孔的内周面中,并且可旋转部包括可旋转地容纳在分体式固定座的环形周向凹槽中的圆环。

16、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圆环设有连接部,组织锚固件通过连接部将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

17、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为径向地固定至圆环的内周壁上或圆环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中的横杆,其中在横杆的中央设有被配置成与用于引导组织锚固件的引导件的远端外螺纹可拆卸地接合的螺纹孔。

18、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固定至板状件的通孔内时,分体式固定座的远端表面与板状件的第二表面齐平。

19、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瓣环成形术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瓣环成形术系统能够包括第一方面的瓣环成形装置、锚固件部署工具。瓣环成形装置中的组织锚固件具有纵向中心轴线和穿过组织锚固件的通道,组织锚固件的通道被构造成限定沿着该纵向中心轴线延伸,并且组织锚固件的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限定组织锚固件的通道的一部分。锚固件部署工具能够包括导管、旋转驱动主体和细长引导件。导管具有导管远端。旋转驱动主体具有近端、远端以及从其近端延伸至其远端的纵向通孔。旋转驱动主体的近端连接至导管远端。细长引导件被构造成能延伸穿过导管和旋转驱动主体的纵向通孔,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瓣环成形装置的可旋转连接机构。当旋转驱动主体驱动组织锚固件旋转而将组织锚固件锚固到瓣环组织期间时,旋转驱动主体在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的通道内延伸而引导组织锚固件。

20、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组织锚固件还包括:锚固件头部,该锚固件头部固定至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的近端,并且被构造成限定沿着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穿过锚固件头部的非圆形接合开口,该非圆形接合开口限定组织锚固件的纵向通道的另一部分,

21、其中,旋转驱动主体具有垂直于其纵向方向的非圆形横截面,其中非圆形横截面被构造成在旋转驱动主体的整个纵向长度上都与非圆形接合开口相适配地且可移除地接合以在旋转驱动主体旋转时驱动组织锚固件旋转,从而使组织锚固件在沿着旋转驱动主体向远端方向滑动的同时被锚固至瓣环组织。

22、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驱动主体的远端包括分叉体,分叉体的远端的径向外侧设有凸舌,其中分叉体被构造成当引导件插入凸舌之间时使凸舌被引导件推向径向外侧,从而防止凸舌穿过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头部的非圆形接合开口;而在凸舌之间的引导件被移除时,凸舌恢复自然分开状态或向内彼此靠近的状态,从而允许凸舌穿过锚固件头部的非圆形接合开口。

23、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构造成适于植入对象体内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瓣环成形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相对于所述板状件固定设置;和可旋转部,所述组织锚固件能通过所述可旋转部将所述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其中所述可旋转部和所述固定部中的一者设有环形周向凹槽,另一者以可相对于所述一者旋转的方式容纳在所述环形周向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圆形通孔,并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环、所述管体和所述底环中的一者处的连接部,所述组织锚固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径向地固定至所述顶环的内周壁上或所述顶环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中的横杆,并且所述管体的近端端面设有被构造成容纳所述横杆的两个径向相对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远端端面设有被构造成分别容纳径向地朝内地设置在所述底环的内周面上的多个凸块的多个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径向地固定至所述底环的内周壁上或所述底环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中的横杆,并且所述管体的远端端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横杆的两个径向相对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近端端面设有被构造成分别容纳径向向内地设置在所述顶环的内周面上的多个凸块的多个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杆的中央设有被配置成与用于引导所述组织锚固件的引导件的远端外螺纹可拆卸地接合的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环和所述底环中的一者与所述管体一体地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圆形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固定部包括被构造成固定在所述通孔内并限定有圆形通孔的分体式固定座,其中所述环形周向凹槽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周面中,并且所述可旋转部包括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分体式固定座的环形周向凹槽中的圆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设有连接部,所述组织锚固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径向地固定至所述圆环的内周壁上或所述圆环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中的横杆,其中在所述横杆的中央设有被配置成与用于引导所述组织锚固件的引导件的远端外螺纹可拆卸地接合的螺纹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固定至所述板状件的通孔内时,所述分体式固定座的远端表面与所述板状件的第二表面齐平。

16.一种瓣环成形术系统,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瓣环成形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锚固件还包括:锚固件头部,该锚固件头部固定至所述螺旋形组织联接元件的近端,并且被构造成限定沿着所述纵向中心轴线延伸穿过所述锚固件头部的非圆形接合开口,该非圆形接合开口限定所述组织锚固件的纵向通道的另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瓣环成形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主体的远端包括分叉体,所述分叉体的远端的径向外侧设有凸舌,其中所述分叉体被构造成当所述引导件插入所述凸舌之间时使所述凸舌被所述引导件推向径向外侧,从而防止所述凸舌穿过所述组织锚固件的锚固件头部的非圆形接合开口;而在凸舌之间的引导件被移除时,所述凸舌恢复自然分开状态或向内彼此靠近的状态,从而允许所述凸舌穿过所述锚固件头部的非圆形接合开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瓣环成形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部署工具还包括位于旋转驱动主体的近端的导管连接部,所述导管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导管的导管远端,其中所述导管连接部被进一步构造成当从对象外部驱动导管的近端来输送组织锚固件时驱动所述组织锚固件在所述旋转驱动主体上与所述旋转驱动主体一起向远端方向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瓣环成形术系统,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构造成适于植入对象体内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瓣环成形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相对于所述板状件固定设置;和可旋转部,所述组织锚固件能通过所述可旋转部将所述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其中所述可旋转部和所述固定部中的一者设有环形周向凹槽,另一者以可相对于所述一者旋转的方式容纳在所述环形周向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圆形通孔,并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环、所述管体和所述底环中的一者处的连接部,所述组织锚固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板状件固定至瓣环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径向地固定至所述顶环的内周壁上或所述顶环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中的横杆,并且所述管体的近端端面设有被构造成容纳所述横杆的两个径向相对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远端端面设有被构造成分别容纳径向地朝内地设置在所述底环的内周面上的多个凸块的多个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径向地固定至所述底环的内周壁上或所述底环的近端端面或远端端面中的横杆,并且所述管体的远端端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横杆的两个径向相对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近端端面设有被构造成分别容纳径向向内地设置在所述顶环的内周面上的多个凸块的多个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杆的中央设有被配置成与用于引导所述组织锚固件的引导件的远端外螺纹可拆卸地接合的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环和所述底环中的一者与所述管体一体地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圆形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瓣环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特雷弗·M·格里南崔维斯·罗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拉诺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