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619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制备领域的一种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强渗透剂:以氟硅酸盐、聚羧酸减水剂、络合可溶性钙盐、醇胺类增强剂、聚合酰胺増溶剂、水化硅酸钙凝胶粉和水混合搅拌;配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石、细河砂、矿渣、微孔刚玉球、氧化铝微粉、磷酸二氢盐、水和外加剂,先将水与石、细河沙和矿渣混合,待石、细河沙、矿渣和微孔刚玉球吸水填充后,将水泥氧化铝微粉、磷酸二氢盐与外加剂混合搅拌,步骤三:强渗透剂改性:使用混凝土施工时,先将混凝土涂抹,当混凝土,再喷洒强渗透剂到混凝土表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混凝土产生的孔隙数量,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简单、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水、骨料、粉料等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骨料包括碎石等粗骨料、砂等细骨料,粉料包括矿物掺合料等。为了调整、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中通常还需要加入各种不同性能的外加剂,以对混凝土的配方进行优化。目前已有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起到减少拌合用水、增加工作性、控制凝结时间、早强、增强、耐久、染色、引气等作用,目前,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中,通常先将骨料和粉料混合,然后,将外加剂掺入水中并加入上述骨料和粉料混合的混合料中。该种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中,骨料与掺有外加剂的水接触后,骨料会吸收大量的水,与此同时,将掺在水中的外加剂一并吸收,导致外加剂的可用量减少,由此降低了外加剂的利用率。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公开号cn110156389b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混凝土,包括有以下制备步骤:a,取占所用水总重量65%-75%的水,与骨料混合,获得混合物a;b,向混合物a中加入粉料混合,获得混合物b;c,取剩余水,与外加剂混合,获得混合物c;d,将混合物b、混合物c以及混凝土的剩余制备原料混合,获得混凝土;步骤a中,骨料包括石、砂,粉料包括尾矿超细粉,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混凝土的剩余制备原料包括水泥;按重量份数,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150-250份、石790-950份、砂835-980份、尾矿超细粉280-360份、水190-270份和外加剂20-28份;混凝土的制备原料还包括硼砂10-14份,所述骨料与水混合前进行改性处理,得改性骨料,骨料的改性处理包括有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将聚乙烯醇12-25份、水30-46份混合,加热融化后,加入聚乙二醇1.5-2.1份、质量浓度为5%的水玻璃65-72份、有机硅树脂10-15份混合均匀,得骨料改性液;将骨料浸入骨料改性液中,浸泡40-60min后取出沥干,得改性骨料。

3、上述一种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混凝土,通过改变骨料与水泥的添加顺序,提高外加剂的利用率,但产出的混凝土内会含有大量孔隙,不但使混凝土的强度下降,而且容易渗入雨水,腐蚀混凝土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出的混凝土内会含有大量孔隙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能够减少混凝土产生的孔隙数量,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配制强渗透剂:以氟硅酸盐、聚羧酸减水剂、络合可溶性钙盐、醇胺类增强剂、聚合酰胺増溶剂、水化硅酸钙凝胶粉和水混合搅拌;

4、步骤二:配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石、细河砂、矿渣、微孔刚玉球、氧化铝微粉、磷酸二氢盐、水和外加剂;外加剂包括缓凝剂、减水剂和引气剂;先将水与石、细河沙和矿渣混合,待石、细河沙、矿渣和微孔刚玉球吸水填充后,将水泥氧化铝微粉、磷酸二氢盐与外加剂混合搅拌;

5、步骤三:强渗透剂改性:使用混凝土施工时,先将混凝土涂抹,再喷洒强渗透剂到混凝土表面。

6、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普通混凝土孔隙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在拌合物中含有空气,空气在引气剂的作用下形成25-500um孔隙、凝固中的温差产生的孔隙、骨料架空导致的胶凝材料不足产生孔隙。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有效减少了凝固中的温差变化,使凝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有充足时间散出,减少产生孔隙的概率。在混合水泥前,将石、细河沙和矿渣浸泡,使其吸满水分。吸满水分后,外加剂难以渗入,降低了石、细河沙和矿渣对外加剂的吸收,使外加剂的利用率更高,通过浸泡将石和细河沙填充,减少了石和细河沙架空的概率,减少孔隙的生产。

7、混凝土涂抹后喷洒强渗透剂,强渗透剂会沿孔隙渗入混凝土,水化硅酸钙凝胶粉生成的c-h-s胶凝体将混凝土表层内部的孔隙填充,并在混凝土表层形成坚硬的硬壳,从而降低了磨损率,致使抗冲磨增长率提高,不同水胶比混凝土试样喷渗透剂后抗冲磨强度增加18.9%~28.3%,混凝土磨损率降低16.0%~22.4%,混凝土抗冲磨性能提高10%以上。

8、矿渣初期的作用主要是填充效应,混凝土中加入细度合适的矿渣能够实现粉体的紧密堆积,从而改善孔隙结构,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使得混凝土更加密实,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当混凝土长时间后老化产生孔隙,雨水从孔隙渗入会溶解混凝土,矿渣活性成分即sio2和al2o3等在水环境中与混凝土被水蚀产生的ca(oh)2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酸铝从而达到填补混凝土孔隙的效果。

9、微孔刚玉球的作用为增强混凝土刚性及增强混凝土韧性。微孔刚玉球和氧化铝微粉内含有大量al2o3,会于ca(oh)2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硅酸铝从而使混凝土胶体沁入微孔刚玉球的微孔中,与微孔刚玉球产生如同根系一般的抓紧力,提高混凝土与掺和料的紧实度。同时刚玉的摩氏硬度为9,其质地极为坚固,不容易发生扭转剪切变形,作为掺和料时能够提高混凝土强度。微孔刚玉球会与磷酸二氢盐产生磷酸二氢铝、磷酸氢铝和正磷酸铝,磷酸二氢铝的黏附性极强,能够将骨料与掺和料黏结,使混凝土的韧性更强。

10、在常温和中温环境下,微孔刚玉球会和磷酸二氢盐发生聚合反应,使混凝土强度增强,同时不会发生严重的脱水分解和物相的转化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因此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在较大温度范围内保持有良好的热态强度,同时冷态强度也不会明显的下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提高外加剂利用率上,通过将石和细河沙填充减少混凝土孔隙的生产,同时在混凝土涂抹后喷洒强渗透剂,加固混凝土表面,提高混凝土性能,利用生成的c-h-s胶凝体渗入混凝土内,填补混凝土孔隙;通过掺杂矿渣,实现粉体的紧密堆积,从而改善孔隙结构,在混凝土长时间后,矿渣能够在水环境中与水蚀产生的ca(oh)2反应对混凝土孔隙进行填补,通过微孔刚玉球与氧化铝微粉进一步增强混凝土强度,提高混凝土韧性,同时微孔刚玉球与氧化铝微粉会与磷酸二氢盐反应,增强混凝土耐热性。

12、进一步,强渗透剂中氟硅酸盐占10%-20%,聚羧酸减水剂占5%、络合可溶性钙盐占5%-10%、醇胺类增强剂占1%-2%、聚合酰胺増溶剂占1%-2%、水化硅酸钙凝胶粉占0.5%-1.5%,其余为水。

13、有益效果:强渗透剂通过火山灰效应ca(oh)2+sio2+h2o→c-s-h产生c-s-h胶凝体,对混凝土进行渗透加强,通过配比合适的浓度,提升水胶比,使喷涂强渗透剂后有效渗透深度增加。

14、进一步,混凝土的制备原料比例为水泥100-150份、石790-950份、细河砂700-750份、矿渣100-150份、微孔刚玉球100-150份、氧化铝微粉20-25、磷酸二氢盐10-20、水100-120份和外加剂20-28份。

15、有益效果:混凝土的制备原料配比适宜,能够有效降低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强渗透剂中氟硅酸盐占10%-20%,聚羧酸减水剂占5%、络合可溶性钙盐占5%-10%、醇胺类增强剂占1%-2%、聚合酰胺増溶剂占1%-2%、水化硅酸钙凝胶粉占0.5%-1.5%,其余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的制备原料比例为水泥100-150份、石790-950份、细河砂700-750份、矿渣100-150份、微孔刚玉球100-150份、氧化铝微粉20-25、磷酸二氢盐10-20、水100-120份和外加剂20-28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的小粒径为5-20mm,石的大粒径为2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细河砂细度模数为1.5-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养护时间为14d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强渗透剂的浓度在14%-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强渗透剂中氟硅酸盐占10%-20%,聚羧酸减水剂占5%、络合可溶性钙盐占5%-10%、醇胺类增强剂占1%-2%、聚合酰胺増溶剂占1%-2%、水化硅酸钙凝胶粉占0.5%-1.5%,其余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混凝土性能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的制备原料比例为水泥100-150份、石790-950份、细河砂700-750份、矿渣100-150份、微孔刚玉球100-15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金峰崔岩袁睿一张丽梅张磊王斐宋阳赵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水利科技推广总站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吉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