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7685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自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修复液微胶囊的制备;步骤S2、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中植入修复剂微胶囊、固化剂微胶囊两种微胶囊,在混凝土遭受冻融破坏后,微胶囊在裂纹拉应力或混凝土内部冰胀力、静水压力、蒸汽压力联合作用下破裂,两种微胶囊中的修复液和固化剂被释放出来,在低温下快速固化,及时封堵裂纹和渗水通道,对冻融过程产生的破坏进行修复,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修复剂微胶囊的修复液选用E51环氧树脂和712环氧树脂,前者粘结强度高,后者活性更大,且适合于低温快速固化,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互补短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自修复,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工程在我国使用量巨大,一旦遭到破坏,将给后期的维修、维护带来极其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寒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处于超大昼夜温差、高频冻融、强紫外辐射等复杂条件,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以冻融破坏为代表的劣化病害,致使建筑物在没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过早破坏,加之运行维护困难而提前退役,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甚至威胁防洪安全。混凝土在遭受冻融破坏后,会产生裂缝,强度降低,且伴随着表面酥松、剥落甚至露筋,直至功能完全丧失。而水工混凝土水位变化区冻融损伤的修复,往往代价较大、成本较高,效果亦不理想,且修复加固后的混凝土结构仍受到循环冻融的威胁。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冻融破坏问题,应做到防患于未然,研究一种能够自动修复的仿生混凝土技术,使混凝土对内外应力及时感知、及时自我修复,意义十分重大。

2、自修复混凝土是解决混凝土劣化、提升耐久性的有效方法,微胶囊填充型混凝土复合材料作为自修复领域的一项热点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微胶囊自修复技术是将内部封有修复剂的胶囊预置于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双微胶囊由修复剂微胶囊A和固化剂微胶囊B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吐温40、OP-10、司班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聚体的制备在恒温70℃水浴下回流搅拌1h,搅拌速率1200r/min,得到透明粘稠脲醛树脂预聚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双微胶囊由修复剂微胶囊a和固化剂微胶囊b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吐温40、op-10、司班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聚体的制备在恒温70℃水浴下回流搅拌1h,搅拌速率1200r/min,得到透明粘稠脲醛树脂预聚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冻融损伤自修复的双微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芯材为e51型环氧树脂和712型环氧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金峰张丽梅董广昊王景伟袁睿一刘瑞祥张拥慧徐雪松王斐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水利科技推广总站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吉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