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隧道的复合排水管和隧道排水装置、排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隧道的复合排水管和隧道排水装置、排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2603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3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排水管和隧道排水装置、排水系统,属于隧道技术领域,复合排水管包括:内置排水管,管壁贯穿设有多个渗水孔;渗水管,套设在内置排水管的外围,渗水管的管壁为网状结构;渗水层,套设在渗水管的外围;其中,渗水层用于阻隔混凝土并将混凝土中的水渗透至渗水管;渗水管用于将由渗水层渗透进的水再渗透至内置排水管;内置排水管上的渗水孔用于为渗水管渗透进的水提供进入内置排水管内的流通通道。本申请复合排水管可有效解决隧道的排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隧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排水管和隧道排水装置、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1、在隧道施工的众多关键技术中,围岩支护与防排水一直以来因其对隧道建设和使用全周期的持续影响而备受关注,众多隧道工程中富水软岩隧道的支护和防排水问题尤为难以解决。采用波纹钢进行围岩支护充分利用了其装配式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快、工艺成熟的优点,但富水软岩地层中存在的大量地下水,突泥涌水现象频繁,如果不能及时疏解地下水将对波纹钢长期侵蚀冲刷、荷载挤压进而对结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用于隧道的复合排水管和隧道排水装置、排水系统,以解决隧道的排水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排水管,包括:

3、内置排水管,管壁贯穿设有多个渗水孔;

4、渗水管,套设在所述内置排水管的外围,所述渗水管的管壁为网状结构;

5、渗水层,套设在所述渗水管的外围;

6、其中,所述渗水层用于阻隔混凝土并将混凝土中的水渗透至所述渗水管;

7、所述渗水管用于将由所述渗水层渗透进的水再渗透至所述内置排水管;

8、所述内置排水管上的渗水孔用于为所述渗水管渗透进的水提供进入所述内置排水管内的流通通道。

9、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还包括:

10、第一粘接层,设于所述渗水层和所述渗水管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渗水层和所述渗水管。

11、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还包括:

12、第二粘接层,设于所述渗水管和所述内置排水管之间,用于连接所述渗水管和所述内置排水管。

13、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渗水层为合成纤维织物层,所述渗水管的管壁的材料包含硬质树脂。

14、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渗水层的厚度为0.5mm-5mm,所述渗水层的密度为200g/m²-1500g/m²;

15、所述渗水管为通过丝条相互熔接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所述丝条的直径为1.5mm-2.5mm,所述渗水管管壁的表面开孔比为90%-97%;

16、所述内置排水管的管壁厚度为3mm-5mm。

17、根据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隧道排水支护装置,包括:

18、支护板,用于支撑围岩;

19、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复合排水管,所述复合排水管连接于所述支护板的一侧。

20、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板为波纹钢板,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波纹钢板的波谷。

21、根据本申请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隧道排水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隧道排水支护装置,所述复合排水管位于所述支护板和围岩之间。

22、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排水管的轴线与隧道的轴线相交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60°-90°。

23、在本申请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隧道排水系统还包括:

24、第一混凝土层,形成于围岩和所述支护板之间,所述第一混凝土层包裹所述复合排水管的外表面;

25、第二混凝土层,形成于所述支护板远离围岩的一侧;

26、侧式排水沟,设于隧道的拱脚处,所述侧式排水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复合排水管的轴线相交。

27、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8、本申请提供的复合排水管,包括渗水层、渗水管和内置排水管,其中,渗水层可在有效阻隔混凝土的同时疏解其中的地下水,使其透过渗水层进入渗水管中。渗水管的管壁为网状结构,因此,可将渗水层渗透进的水进一步渗透至内置排水管。内置排水管用于将渗水层和渗水管渗透进的水进行汇集后通过其管道排出。基于此,本申请提供的复合排水管一方面可有效排出混凝土中的水,另一方面,多层结构的复合排水管,其层与层之间可相互支撑保护,能提升复合排水管整体的结构强度,为应对围岩变形带来的底层压力提供结构基础。

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为合成纤维织物层,所述渗水管的管壁的材料包含硬质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的厚度为0.5mm-5mm,所述渗水层的密度为200g/m²-1500g/m²;

6.一种隧道排水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排水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为波纹钢板,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波纹钢板的波谷。

8.一种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隧道排水支护装置,所述复合排水管位于所述支护板和围岩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排水管的轴线与隧道的轴线相交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60°-9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排水系统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为合成纤维织物层,所述渗水管的管壁的材料包含硬质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层的厚度为0.5mm-5mm,所述渗水层的密度为200g/m²-1500g/m²;

6.一种隧道排水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昌富边文辉李建旺祁文睿赵世永刘汝辉余青松潘恒宇柏发建赵龙飞路飞飞翟兆玺李喆杨义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