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494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定位加工工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包括主体组件、对称安装于主体组件顶部的两组开孔组件以及分别安装于两组开孔组件上的防护组件,两组所述防护组件相对设置,该装置解决了精确定位涡轮轴所花费的时间较多影响定位和加工效率的问题,同时,涡轮轴在放置和拿取过程中加工工装需停机等待,该装置利用两个套筒和对应弹簧的反作用力配合对涡轮轴的中心位置进行调整,工作人员在放置涡轮轴时无需精确调整位置,涡轮轴定位和加工间隔之间大大缩短,进而提高涡轮轴定位效率,摆动板带动两组定位组件位移,两组定位组件交替在两组开孔组件之间位置切换,定位加工工装无需停机,而且实现了连续送料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位加工工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1、涡轮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涡轮轴在加工时,其端部的中心孔尤为重要,中心孔作为工艺基准,涡轮轴加工中相关工序全部用之定位安装,达到基准统一以保证各个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2、目前,现有的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通过卡盘将涡轮轴的一端夹持,致使涡轮轴的一端被固定,而另一端通过中心钻开设出中心孔,随后再将涡轮轴调转固定并开孔,最终达到涡轮轴两端开设中心孔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操作较为繁琐,而且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切换涡轮轴的朝向。

3、为了提高定位和加工效率,工作人员对现有定位加工工装做出改进,即利用夹具对涡轮轴的中部夹持,而涡轮轴的两端裸露在外部,在涡轮轴两端均设置中心钻,两个中心钻配合对涡轮轴的两端进行中心孔加工。

4、然而此种方式虽然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更换朝向,但是仍然存在其他问题,即工作人员在放置涡轮轴时需要精确定位,保证涡轮轴两端距离两个中心钻的距离相同才能进行加工,精确定位涡轮轴所花费的时间仍然较多,另外,工作人员在放置和拿取涡轮轴过程中,加工工装仍需停机等待,因此,涡轮轴的定位和加工效率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包括主体组件、对称安装于主体组件顶部的两组开孔组件以及分别安装于两组开孔组件上的防护组件,两组所述防护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主体组件的顶部且位于两组开孔组件之间安装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外壁上安装有两组定位组件,两组所述定位组件的内部均穿设定位有涡轮轴。

3、其中,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顶部的两个工作台,两组所述开孔组件与两个工作台相对应设置。

4、两组所述开孔组件均包括安装于对应工作台顶部的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水平滑移连接有滑台,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分别安装于滑台的顶部,所述滑台的顶部水平设置有中心钻头,所述中心钻头穿设于对应防护组件的内部。

5、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安装于滑台顶部一侧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对应固定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中心钻头的一端穿设于弹簧和套筒的内部。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导轨,所述滑台滑动连接于对应导轨的顶部,所述基座的顶部且远离调节组件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台的侧壁相连接。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台的顶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调节组件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架且与中心钻头的一端相连接。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台的顶部且位于支架和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中心钻头贯穿支撑座的内部且保持同心设置。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十字通槽,所述套筒靠近对应固定板的一侧连通有十字连接管,所述十字连接管穿设于对应十字通槽的内部。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远离对应弹簧的一端内侧壁位置等距环绕连接有四个挡块,四个所述挡块靠近套筒轴线的侧壁位置均开设有弧形部,四个所述弧形部间隔拼接,且每个所述弧形部与套筒均保持同轴设置。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锥度自对应中心钻头向调节组件的方向逐渐扩大,所述挡块安装于锥形部最大锥度位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向滑台施加驱动力,致使滑台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水平滑移,滑台在水平滑移过程中带动伺服电机同步位移,从而调节中心钻头和涡轮轴之间的间距,并且两组开孔组件同时位移,与此同时,伺服电机用于带动中心钻头旋转,致使两个中心钻头同时对涡轮轴的两端进行中心孔加工。

13、套筒套在中心钻头外部,中心钻头隐藏在套筒内,两组开孔组件进行中心孔加工作业的同时利用两个套筒和对应弹簧的反作用力配合对涡轮轴的中心位置进行调整,从而避免涡轮轴在定位组件上出现偏移导致涡轮轴整体倾斜影响中心孔的开设,同时工作人员在放置涡轮轴时无需精确调整位置,涡轮轴定位和加工间隔之间大大缩短,进而提高涡轮轴定位效率。

14、套筒内部开设的锥形部锥度自对应中心钻头向调节组件的方向逐渐扩大,而每个挡块均安装在锥形部最大锥度位置,锥形部的锥度自对应中心钻头向调节组件的方向逐渐扩大,当中心钻头与涡轮轴的端部圆心处贴合时,套筒对此中心钻头保持封闭状态,因此中心钻头切削的条状碎屑会掉落到套筒的内部,不仅避免碎屑散落在外部不便收集的情况,而且条状碎屑通过锥形部的倾斜方向向挡块的位置移动,避免碎屑堆积在中心钻头的位置出现堵塞的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将条状碎屑从套筒内取出。

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底座顶部的两个定位座,两个所述定位座的顶部均安装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摆动板,两个所述摆动板相对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插设连接有方形杆,两组所述定位组件分别安装于两个方形杆的侧壁上,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两个定位座之间开设有下沉槽,其中一组所述定位组件向下延伸至下沉槽的内部位置。

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板呈弧形设置,沿所述摆动板的中心铰接点向两个方形孔的中心轴处分别延伸形成基准面b和基准面c,所述基准面b和基准面c之间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角度为120°。

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两个方形杆侧壁上的固定台,两个所述固定台的侧壁均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壁安装有气动卡盘,两个所述涡轮轴分别穿设于对应气动卡盘的内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涡轮轴放置在气动卡盘上时,涡轮轴两端漏出的长度只需粗略调整,无需精确测量摆放位置,利用两组防护组件和开孔组件配合对涡轮轴的摆放位置二次调整,大大缩短的放置涡轮轴的时间。

19、每个方形杆上均安装一组定位组件,两组定位组件交替在两组开孔组件之间位置切换,实现了连续送料的功能,当摆动板带动其中一个方形孔移动到两组开孔组件之间时,对应的一组定位组件以及夹持在此定位组件上的涡轮轴移动至两个中心钻头之间并保持同心设置,由于摆动板整体呈弧形设置,其中一个定位组件以及方形杆移动到与两个中心钻头同心位置时,利用摆动板的弧形角度,另一个定位组件摆动到倾斜向下状态,从而方便涡轮轴的拿取和放置。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设置套筒,中心钻头隐藏在套筒内,两组开孔组件进行中心孔加工作业的同时利用两个套筒和对应弹簧的反作用力配合对涡轮轴的中心位置进行调整,从而避免涡轮轴在定位组件上出现偏移导致涡轮轴整体倾斜影响中心孔的开设,同时工作人员在放置涡轮轴时无需精确调整位置,涡轮轴定位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对称安装于主体组件(1)顶部的两组开孔组件(2)以及分别安装于两组开孔组件(2)上的防护组件(3),两组所述防护组件(3)相对设置,所述主体组件(1)的顶部且位于两组开孔组件(2)之间安装有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的外壁上安装有两组定位组件(4),两组所述定位组件(4)的内部均穿设定位有涡轮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的顶部安装有导轨(27),所述滑台(23)滑动连接于对应导轨(27)的顶部,所述基座(21)的顶部且远离调节组件(5)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气缸(22),所述驱动气缸(22)的活塞杆与滑台(23)的侧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23)的顶部安装有支架(25),所述支架(25)远离调节组件(5)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24),所述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贯穿支架(25)且与中心钻头(26)的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23)的顶部且位于支架(25)和固定板(33)之间安装有凸台(32),所述凸台(3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座(31),所述中心钻头(26)贯穿支撑座(31)的内部且保持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3)的一侧开设有十字通槽(37),所述套筒(35)靠近对应固定板(33)的一侧连通有十字连接管(38),所述十字连接管(38)穿设于对应十字通槽(3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5)远离对应弹簧(34)的一端内侧壁位置等距环绕连接有四个挡块(36),四个所述挡块(36)靠近套筒(35)轴线的侧壁位置均开设有弧形部,四个所述弧形部间隔拼接,且每个所述弧形部与套筒(35)均保持同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5)的内侧壁开设有锥形部(39),所述锥形部(39)的锥度自对应中心钻头(26)向调节组件(5)的方向逐渐扩大,所述挡块(36)安装于锥形部(39)最大锥度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安装于底座(11)顶部的两个定位座(51),两个所述定位座(51)的顶部均安装有旋转气缸(52),所述旋转气缸(52)的输出端均连接有摆动板(53),两个所述摆动板(53)相对的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方形孔(55),所述方形孔(55)的内部插设连接有方形杆(54),两组所述定位组件(4)分别安装于两个方形杆(54)的侧壁上,所述底座(1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定位座(51)之间开设有下沉槽(13),其中一组所述定位组件(4)向下延伸至下沉槽(13)的内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53)呈弧形设置,沿所述摆动板(53)的中心铰接点向两个方形孔(55)的中心轴处分别延伸形成基准面B和基准面C,所述基准面B和基准面C之间形成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角度为1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包括安装于两个方形杆(54)侧壁上的固定台(41),两个所述固定台(41)的侧壁均安装有安装座(42),所述安装座(42)的侧壁安装有气动卡盘(43),两个所述涡轮轴(6)分别穿设于对应气动卡盘(43)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对称安装于主体组件(1)顶部的两组开孔组件(2)以及分别安装于两组开孔组件(2)上的防护组件(3),两组所述防护组件(3)相对设置,所述主体组件(1)的顶部且位于两组开孔组件(2)之间安装有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的外壁上安装有两组定位组件(4),两组所述定位组件(4)的内部均穿设定位有涡轮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的顶部安装有导轨(27),所述滑台(23)滑动连接于对应导轨(27)的顶部,所述基座(21)的顶部且远离调节组件(5)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气缸(22),所述驱动气缸(22)的活塞杆与滑台(23)的侧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23)的顶部安装有支架(25),所述支架(25)远离调节组件(5)的一侧安装有伺服电机(24),所述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贯穿支架(25)且与中心钻头(26)的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23)的顶部且位于支架(25)和固定板(33)之间安装有凸台(32),所述凸台(32)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座(31),所述中心钻头(26)贯穿支撑座(31)的内部且保持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3)的一侧开设有十字通槽(37),所述套筒(35)靠近对应固定板(33)的一侧连通有十字连接管(38),所述十字连接管(38)穿设于对应十字通槽(3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涡轮轴中心孔定位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5)远离对应弹簧(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良朱周琦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皋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