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232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4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该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包括:双层微针贴片、压力传感腕带以及控制模块;双层微针贴片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腕带的内侧;双层微针贴片包括内层微针和载有目标药物的背衬层;内层微针远离所述背衬层的一端用于与皮肤表面接触;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压力传感腕带收缩,使得内层微针嵌入皮下组织,将目标药物注进行注射。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在确定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压力传感腕带收缩,使得内层微针嵌入目标对象的皮下组织,能够快速给药,有效缓解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日常生活中,目标对象一般都是通过口服药物来调整生理状态,比如目标对象在处于疲惫状态时,可通过口服缓解疲惫的药物来缓解疲惫;目标对象为心肌梗塞患者时,在该目标对象心肌梗塞病发时,可通过口服相关药物来自行救助。

2、然而,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口服药物可能无法及时发挥药效,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可能无法被及时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用于解决口服药物可能无法及时发挥药效,导致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不能被及时调整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该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包括:

3、双层微针贴片、压力传感腕带以及控制模块;其中,双层微针贴片设置于压力传感腕带的内侧;

4、双层微针贴片包括内层微针和载有目标药物的背衬层;内层微针排列于背衬层上,内层微针远离背衬层的一端用于与皮肤表面接触;

5、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压力传感腕带收缩,使得内层微针嵌入目标对象的皮下组织,将目标药物注进行注射。

6、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和背衬层远离内层微针的一侧接触;

7、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内层微针嵌入皮下组织时,启动加热装置对背衬层进行加热。

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层微针的外部涂层为固态的聚己内酯。

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信号采集模块;

10、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生理信号,并将目标生理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11、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目标生理信号确定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

12、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显示屏;

13、信号采集模块还用于在预设的多个采样周期内采集目标对象的参考生理信号,将各个采样周期的参考生理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14、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各个采样周期的参考生理信号确定目标对象的各个参考生理状态,根据各个参考生理状态确定目标对象所需的目标药物的名称,将目标药物的名称发送至显示屏进行展示。

15、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生成任意一个采样周期的参考生理信号对应的参考图像,将参考图像输入至预设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对参考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分类后输出的参考生理状态;

16、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均以样本对象的各个采样周期的参考生理信号生成的样本图像为训练样本,以样本对象的参考生理状态为训练标签训练而成的。

17、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目标药物注射完毕后,控制压力传感腕带舒张,使得内层微针脱离目标对象的皮下组织。

1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双层微针贴片与压力传感腕带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19、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膜、加热电阻中的至少一种。

20、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与加热装置连接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给加热装置供电。

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2、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符合预设条件时,控制压力传感腕带收缩,使得内层微针嵌入目标对象的皮下组织,背衬层中的目标药物会被及时注射入目标对象的组织液,能够实现快速给药,有效缓解目标对象的生理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微针贴片、压力传感腕带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双层微针贴片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腕带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背衬层远离内层微针的一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微针的外部涂层为固态的聚己内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信号采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生成任意一个采样周期的参考生理信号对应的参考图像,将所述参考图像输入至预设的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所述目标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参考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分类后输出的参考生理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目标药物注射完毕后,控制所述压力传感腕带舒张,使得所述内层微针脱离所述目标对象的皮下组织。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微针贴片与所述压力传感腕带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膜、加热电阻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加热装置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微针贴片、压力传感腕带以及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双层微针贴片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腕带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背衬层远离内层微针的一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微针的外部涂层为固态的聚己内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信号采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还包括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智能微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生成任意一个采样周期的参考生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潇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