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包括先恒流充电240~450分钟,再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7~2.0V,然后第二次恒流充电270~490分钟,再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6~2.2V。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充放电电流均为同一电流,操控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本化成方法化成后的电池循环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并改善传统化成制度化成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电化学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绿色高能环保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等突出的优点,在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领域备受关注,是目前化学电源行业最新发展方向之一。 锂电池做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化成,化成的目的是使电池对外具有电的性能,能够接受电能的充入和将电能释放,并将性能指标一致的电池按需要分选并组合在一起。化成制度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小电流预充方式有助于稳定的SEI膜形成,从而能有效的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但是长时间的小电流充电会导致形成的SEI膜阻抗增大,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过程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另外,对于磷酸铁锂体系,当充电电压大于3.7V时,可能会使磷酸铁锂的晶格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公开号为CN10121206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化成方法,先以恒流充电至V1伏特,然后在V1和V2伏特间循环充放电至少一次,再以恒流充电至V3伏特,然后在V3和V4伏特间循环充放电至少一次,此方法可以解决气体存留对电池充电的影响,得到均匀稳定的SEI膜,但是充放电的电流需要多次调整。公开号为CN10133015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化成方法,首先是以小电流恒流充电,然后以稍大电流继续恒流充电,其中也包括在两次恒流充电间引入恒流放电的过程,并且充电过程至少部分应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公开号为CN10128657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化成方法,化成过程包括先小电流充电,然后大电流充电,再恒压充电之后静置,最后是恒流放电过程,其化成过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上述两种化成方式均需要真空条件,排气效果好,避免了因气体积聚导致的电池外壳膨胀、变形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电池性能下降的问题,但条件控制及对设备的要求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控制简单,电池的循环性能好。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采用了,包括先恒流充电240~450分钟,再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7~2.0V,然后第二次恒流充电270~490分钟,再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6~2.2V。 所述的恒流充电电流为0.01~0.3C。 所述的恒流放电电流为0.01~0.3C。 所述的化成方法在第二次恒流充电之前,还包括放置,放置时间为5~30分钟。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成制度适用于叠片式及卷绕式电池的化成,其中注液后至化成需陈化4~72h,电池进行化成时的温度为15~45℃。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充放电电流均为同一电流,操控简单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2)使用本化成方法化成后的电池循环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3)改善传统化成制度化成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化成方法 按照锂离子电池常规制作流程制作40AH电池,经静置陈化后,采用以下步骤对电池进行化成 (1)0.01~0.08C恒流充电400~450分钟; (2)0.01~0.08C恒流放电至2.7~2.4V; (3)0.01~0.08C恒流充电430~490分钟; (4)0.01~0.08C恒流放电至2.6~2.4V。 化成后经检测该电池的容量及衰减率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化成方法 按照上述锂离子电池制作流程制作40AH电池,经静置陈化后,采用以下步骤对电池进行化成 (1)0.1~0.3C恒流充电240~300分钟; (2)0.1~0.3C恒流放电至2.4~2.0V; (3)0.1~0.3C恒流充电270~330分钟; (4)0.1~0.3C恒流放电至2.4~2.2V。 其中在步骤(3)恒流充电之前,将电池放置5~10分钟,以保证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更充分的释放,化成后经检测该电池的容量及衰减率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化成方法 按照上述锂离子电池制作流程制作40AH电池,经静置陈化后,采用以下步骤对电池进行化成 (1)0.08~0.1C恒流充电300~400分钟; (2)0.08~0.1C恒流放电至2.6~2.4V; (3)0.08~0.1C恒流充电330~400分钟; (4)0.08~0.1C恒流放电至2.5~2.3V。 其中在步骤(3)恒流充电之前,将电池放置20~30分钟,以保证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更充分的释放,化成后经检测该电池的容量及衰减率如表1所示。 对比例 按照上述锂离子电池制作流程制作40AH电池。采用如下化成制度进行化成 (1)0.05~0.1C恒流充电至4.0~4.2V; (2)4.0~4.2V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2~1A; (3)0.05~0.1C恒流放电至2.5~2.2V。 化成后经检测该电池的容量及衰减率如表1所示。 表1电池化成后其容量及衰减率检测结果 由表中数据可知,与对比例方法化成的电池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化成工艺的电池,电池的循环性能大幅提高,这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成方法可以明显改善SEI膜的形成条件,有利于形成更均匀和稳定的SEI膜。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化成工艺,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成方法包括先恒流充电240~450分钟,再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7~2.0V,然后第二次恒流充电270~490分钟,再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6~2.2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成方法包括先恒流充电240~450分钟,再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7~2.0V,然后第二次恒流充电270~490分钟,再恒流放电至电压为2.6~2.2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桂梅,石永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