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引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188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引射装置,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吸入室、收缩段、混合室、扩张段,吸入室的外侧设置有接口以及内部连接有喷嘴,所述混合室内连接有可拆卸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柱、导向管、环形接板、多个凸起,多个凸起用于导向管定位,所述导向管贴合于混合室、扩张段的内壁,所述导流柱设置于导向管内,所述环形接板连接于导向管的端部,且环形接板与扩张段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可实现对导流结构的安装,操作环形接板与扩张段分离,方便将导向管从混合室内抽出,即导流结构拆卸灵活,而导流柱可使高压CO2与工业循环水更充分混合换热,提高工业循环水中的余热利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温余热回收,具体为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引射装置


技术介绍

1、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使得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现有能源利用导致的过度碳排放已带来严重环境污染以及气候问题,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工业余热在电力、钢铁、石油、化工、建材、机械、轻工和食品等行业资源巨大,其回收与利用既是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碳减排直接有效的措施。其中,中高温工业余热资源由于温度高、品位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已通过热量梯级利用或余热锅炉等节能技术得到有效利用。而低温余热(<250℃)体量大、利用难度高,其中低于50℃的低温余热回收利用尤其困难。因此,未来大力发展和应用低品位余热回收技术将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经。

2、针对低品位工业余热资源回收率较低、利用效果较差等问题,为更好匹配低温热源特点,近年来,使用co2跨临界循环已成为实现低温热源的高效热电转换的重要发展方向。co2跨临界循环中,工质吸热过程发生在超临界区域,换热过程不存在由于相变导致的夹点问题,因此也避免温度滑移带来的换热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引射装置,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吸入室(1)、收缩段(2)、混合室(3)、扩张段(4),吸入室(1)的外侧设置有接口(6)以及内部连接有喷嘴(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3)内连接有可拆卸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柱(11)、导向管(9)、环形接板(5)、多个凸起(12),多个凸起(12)用于导向管(9)定位,所述导向管(9)贴合于混合室(3)、扩张段(4)的内壁,所述导流柱(11)设置于导向管(9)内,所述环形接板(5)连接于导向管(9)的端部,且环形接板(5)与扩张段(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引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引射装置,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吸入室(1)、收缩段(2)、混合室(3)、扩张段(4),吸入室(1)的外侧设置有接口(6)以及内部连接有喷嘴(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3)内连接有可拆卸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柱(11)、导向管(9)、环形接板(5)、多个凸起(12),多个凸起(12)用于导向管(9)定位,所述导向管(9)贴合于混合室(3)、扩张段(4)的内壁,所述导流柱(11)设置于导向管(9)内,所述环形接板(5)连接于导向管(9)的端部,且环形接板(5)与扩张段(4)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收的引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多个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的两端与导向管(9)、导流柱(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刚屈健张海燕许瑞华丁永忠肖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翰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