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投影仪,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
技术介绍
1、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在人工智能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会进行多媒体教学。
2、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多媒体教学就是使用投影仪将课程信息投影在幕布上,从而便于学生进行学习,但是,由于投影仪的镜头长期裸露在外,在长时间不需要使用投影仪时,空气中的灰尘容易吸附堆积在投影仪的投影镜头上,从而导致投影仪投影效果变差,影响学生观看幕布上的投影信息,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变低,且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用投影仪在使用时,通常角度较为固定,在每次上课使用前都需要实用遥控器调节与幕布的投影位置,较为繁琐,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支撑箱的内部底端设有收纳组件,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底板槽,所述底板槽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升降铰杆,所述升降铰杆的靠近一端处固定套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两端与支撑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升降铰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外壁啮合有柱状齿轮,所述柱状齿轮的中部通过连
3、优选的,所述升降铰杆的顶端活动套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壁滑动套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媒体投影仪主体。
4、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柱状齿轮与涡轮之间的固定柱活动套接在支撑板的靠近一侧处。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所述第一蜗杆的两端活动套接在两个立板的相对侧处。
6、优选的,所述支撑箱的底端设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外壁啮合有扇形涡轮,所述扇形涡轮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箱的底端处。
7、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壁靠近两端处均固定套接有环形板,两个所述环形板的靠近一侧处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两个所述限位螺栓的外壁均活动套接在两个环形槽内。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传动端贯穿防护箱固定连接在第二蜗杆的一端处。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收纳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盖板。
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收纳组件,在不使用多媒体投影仪主体时,将多媒体投影仪主体收纳至收纳箱内,在需要使用多媒体投影仪主体时,在底板槽和支撑板的支撑下,开启旋转电机,在立板的支撑作用下,带动第一蜗杆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涡轮旋转,进而带动柱状齿轮转动,进而在与扇形齿轮啮合的作用下,带动升降铰杆的一端转动,在活动柱的活动限位下,升降铰杆的两端移动,使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在底板槽和顶板内滑动,对顶板起到高度调节的作用,有利于对顶板顶端通过支撑座固定的多媒体投影仪主体经过橡胶防护盖板移出收纳箱,在收纳箱的作用下,对多媒体投影仪主体起到一定的防尘防护作用。
1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角度调节组件,在多媒体投影仪主体移出收纳箱使用需要调节角度时,在底座的支撑作用下,开启防护箱内的正反电机,带动第二蜗杆转动,进而带动扇形涡轮旋转,在连接柱与环形板的连接下,带动环形板与连接柱旋转,在限位螺栓的活动限位下,环形板一侧的环形槽套接在限位螺栓外壁对环形槽起到活动限位的作用,进而有利于在连接柱转动时,带动支撑箱与收纳箱转动,进而带动多媒体投影仪主体旋转,对多媒体投影仪主体起到角度调节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包括支撑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箱(2),所述支撑箱(3)的内部底端设有收纳组件(6),所述收纳组件(6)包括底板槽(605),所述底板槽(605)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604),所述第二滑块(604)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升降铰杆(603),所述升降铰杆(603)的靠近一端处固定套接有活动柱(606),所述活动柱(606)的两端与支撑箱(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升降铰杆(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14),所述扇形齿轮(614)的外壁啮合有柱状齿轮(613),所述柱状齿轮(613)的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涡轮(611),所述涡轮(611)的外壁啮合有第一蜗杆(6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铰杆(603)的顶端活动套接有两个第一滑块(602),两个所述第一滑块(602)的外壁滑动套接有顶板(601),所述顶板(6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媒体投影仪主体(1)。
3.根据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12)的一侧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610),所述第一蜗杆(609)的两端活动套接在两个立板(610)的相对侧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3)的底端设有角度调节组件(5),所述角度调节组件(5)包括底座(506),所述底座(506)的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蜗杆(507),所述第二蜗杆(507)的外壁啮合有扇形涡轮(503),所述扇形涡轮(503)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连接柱(502),所述连接柱(50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箱(3)的底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02)的外壁靠近两端处均固定套接有环形板(501),两个所述环形板(501)的靠近一侧处均开设有环形槽(504),所述底座(506)的顶端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螺栓(505),两个所述限位螺栓(505)的外壁均活动套接在两个环形槽(504)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箱(509),所述防护箱(5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508),所述正反电机(508)的传动端贯穿防护箱(509)固定连接在第二蜗杆(507)的一端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收纳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盖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包括支撑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收纳箱(2),所述支撑箱(3)的内部底端设有收纳组件(6),所述收纳组件(6)包括底板槽(605),所述底板槽(605)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604),所述第二滑块(604)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升降铰杆(603),所述升降铰杆(603)的靠近一端处固定套接有活动柱(606),所述活动柱(606)的两端与支撑箱(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升降铰杆(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14),所述扇形齿轮(614)的外壁啮合有柱状齿轮(613),所述柱状齿轮(613)的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涡轮(611),所述涡轮(611)的外壁啮合有第一蜗杆(6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铰杆(603)的顶端活动套接有两个第一滑块(602),两个所述第一滑块(602)的外壁滑动套接有顶板(601),所述顶板(6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媒体投影仪主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3)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12),所述柱状齿轮(613)与涡轮(611)之间的固定柱活动套接在支撑板(612)的靠近一侧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分析的课堂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12)的一侧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菡峪,王锡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