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49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涉及生态修复设备领域,包括安装在坡体上的多个种植框,所述种植框的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皆安装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挂钩从上向下依次挂设有无纺布层和秸秆层,所述秸秆层与无纺布层之间放置有含有植物种子的土壤层,所述种植框上贯穿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微孔。本技术通过设置挂钩、秸秆层和无纺布层,当种植框内的植被长大后,使用刀具将挂在挂钩上的无纺布层和秸秆层划开,从而便于将种植框从坡体上取走,从而便于种植框的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我国砂石行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创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环保、节能、高效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大量的矿石开采活动以及排土场造成土地挖损、压占、植被破坏等生态损伤问题,极易引发地质灾害,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共工作。现有的生态修复结构大多是采用安装种植框,增加陡坡上的绿植覆盖率,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但是现有的种植框不便于回收,造成了浪费。

2、现有公告号为cn2162190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该技术通过在种植框内部底端设置无纺布层,并在无纺布层上端设有砂石固定层和土壤层,当植被成活后,可以将无纺布层和种植框进行分离,使得绿植直接生长在陡坡上,同时拆除的种植框可以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3、本技术提供一种与上述引证文件不同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安装在坡体上的多个种植框,所述种植框的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皆安装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挂钩从上向下依次挂设有无纺布层和秸秆层,所述秸秆层与无纺布层之间放置有含有植物种子的土壤层,所述种植框上贯穿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微孔。

4、优选的,所述种植框的左侧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种植框的右侧面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的间距。

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皆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插接有钢钉,所述钢钉的尖端插入进坡体内。

6、优选的,处于同一个竖排且相邻的两个种植框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管插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橡胶材质。

8、优选的,所述种植框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挂钩为不锈钢材质。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挂钩、秸秆层和无纺布层,当种植框内的植被长大后,使用刀具将挂在挂钩上的无纺布层和秸秆层划开,从而便于将种植框从坡体上取走,从而便于种植框的重复使用。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管、水管和微孔,通过向最上方的水管注水,使得水沿着水管流动,当水流动时,水会通过微孔排出来,排出的水会落到无纺布层上,进而渗到土壤中,从而便于土壤中的种子发芽长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安装在坡体(1)上的多个种植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2)的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皆安装有多个挂钩(21),多个所述挂钩(21)从上向下依次挂设有无纺布层(24)和秸秆层(22),所述秸秆层(22)与无纺布层(24)之间放置有含有植物种子的土壤层(23),所述种植框(2)上贯穿安装有水管(29),所述水管(29)上开设有多个微孔(2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2)的左侧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板(25),所述种植框(2)的右侧面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6),所述第二连接板(26)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连接板(25)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5)和第二连接板(26)上皆贯穿设置有安装孔(27),所述安装孔(27)上插接有钢钉(28),所述钢钉(28)的尖端插入进坡体(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处于同一个竖排且相邻的两个种植框(2)之间设置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管(29)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2)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挂钩(21)为不锈钢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安装在坡体(1)上的多个种植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2)的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皆安装有多个挂钩(21),多个所述挂钩(21)从上向下依次挂设有无纺布层(24)和秸秆层(22),所述秸秆层(22)与无纺布层(24)之间放置有含有植物种子的土壤层(23),所述种植框(2)上贯穿安装有水管(29),所述水管(29)上开设有多个微孔(2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2)的左侧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接板(25),所述种植框(2)的右侧面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板(26),所述第二连接板(26)的长度小于两个第一连接板(25)之间的间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燕范朝霞杨朔鹏罗小平李奇张桐姚舜马海源雷庆马蓁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