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万寿专利>正文

电化学处理方法及电化学反应器技术

技术编号:411141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处理方法及电化学反应器,包括一立方体的槽体,槽体内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列有若干块极板,所述的极板为相对的正负极板,极板之间有待处理水体流经的流道;槽体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槽体外还有一从出水口到进水口的回流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水处理中设置了回流环节,可以使待处理的水体多次回流,从而进行多次电化学反应处理;同时,回流水体可以将处理过程中产生Cl2、O2等有利气体带回流道,节省了集气设备且有利于电化学处理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电化学处理方法,以及其中所用的电化学反应器。
技术介绍
电化学处理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水处理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设置相对的正负极板,使极板间的空间成为流道,令待处理水体流过流道,在此过程中,电极表面可以产生一些活性中间产物,如·OH、OCL-、H2 O2、O3等,这些中间产物参与氧化污染物,使污染物降解去除。 (1)产生羟基自由基(·OH)。羟基的氧化电位2.82,高于氯、臭氧、双氧水等其它强氧化性物质,物理吸附态的“活泼氧”(·OH)主要起电化学燃烧作用,使有机物完全氧化,这是一个不可逆转过程。有机物浓度较高时发生的是直接电氧化,而在有机物浓度较低时,则发生的是与·OH的反应,如下所示 H2O→·OH+H++e 有机物+·OH→产物 2·OH→H2O+1/2 O2 电化学氧化可以发生类芬顿(Fenton)反应,产生·OH氧化有机污染物,有机物的电化学氧化是由以下的步骤组成(以甲苯的电化学氧化为例) O2+2H++2e→H2 O2 Mox+e→Mred Mred+H2 O2→Mox+·OH+OH- 甲苯+OH·→苯甲醛,苯甲醇 OH+Mred→Mox+OH- 氧分子在阴极表面还原生成H2O2,H2O2与还原态金属发生F enton反应生成·OH,降解有机物。 (2)产生次氯酸根(OCL-)。电化学处理含氯有机废水时有机物去除主要是通过间接过程实现的,即氯化物电化学氧化生成次氯酸盐,次氯酸根再氧化降解有机物。在含氯溶液中,OCL-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2CL-→CL2+2e CL2+H2O→HO CL+HCL HO CL→H++OCL- 明电解产生的氯气/次氯酸盐的间接氧化起主要作用。该方法已被有效应用于印染废水、甲醛废水、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有氯离子存在情况下阳极发生以下三个反应 HO-→·OH+e CL-→·CL+e 2CL-→CL2+2e 同时发生以下反应 CL2+·OH→HO CL+CL- CL2+2H2O→HO CL+H3O++CL- HO CL+H2O→H3O++OCL- 这些具有氧化作用的含氯物质(·CL,CL2,OCL-等)与羟基自由基(·OH)共同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3)产生臭氧(O3)。还有研究者认为阳极可产生O3,从而氧化降解有机物,电化学方法可以在线产生O3,它比空气放电产生O3要方便得多。O3通过以下反应产生的 3H2O→O3(g)+6e+6H+ O2+H2O→O3(aq)+2e+2H+ O3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通过电化学过程在线产生O3,用于水中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杀菌消毒等。 (4)产生过氧化氢(H2O2)。在前面没已经提到O2在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O2。其形成过程可能是吸附在阴极催化剂表面的O2通过捕获电子,形成过氧基离子O2-,然后通过一系列反应形成H2O2。 O2+e→O2- O2-+H+→HO2· O2-+HO2·→O2+HO2- 2HO2·→H2O2+O2 HO2-+H+→H2 O2 通过前述
技术介绍
可知,电化学处理是较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也必然很多,在实际应用中,水流流速与停留时间就是一对较为困扰的矛盾。 电化学反应器其结构都是将多块极板平行排列在槽体中,通过布水管、集水管来控制水流,令需处理的水流自下而上流经两块极板的区域,在此过程中发生前述的各种电化学反应,以达成处理目的。 这样的处理方法,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同时在反应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极板钝化的问题。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水流速度不够,从而造成极板有较大的浓差,久而久之令极板钝化。同时,流速过慢还将使得个区域的水流混合不充分,影响处理效果,也容易沉积污泥。而如果一味加大压强,人为提高流速的话,又将使待处理水流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不够,达不到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因流速过低带来的问题,提供一种更优化的电化学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的电化学反应器。 为实现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电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相对的正负极板,在极板通电状态下,待处理水体流过正负极板间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经流道的水体中,至少有一部分通过回流管道回流至流道起点,再次流过流道。 进一步地,初次流过流道的水量与回流的水量之比为1∶0.5-5。 为实现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电化学反应器,包括一立方体状的槽体,槽体内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列有若干块极板;槽体底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槽体外另有一从出水口到进水口的回流管道。 本专利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设置了回流环节,等于是在处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流道的流量;实际上使待处理的水体多次流经流道,亦即进行了多次处理。这样既可以提高流速,又延长了水体在流道内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在电化学处理过程中,本身会产生Cl2、O2等气体,这些气体对电化学反应是有利的;现有技术中这些气体需要另行收集处理,而本专利技术中这些气体又随回流的水体带入流道中,节省了集气设备且有利于电化学处理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化学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包括一立方体的槽体1,槽体1内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列有若干块极板2,所述的极板2为相对的正负极板,极板2之间有待处理水体流经的流道;槽体1底部设有进水口3,顶部设有出水口4,槽体外还有一从出水口4到进水口3的回流管道5,回流管道5上设有一阀门6,回流比可以通过阀门6进行控制。 所述回流比为初次流过流道的水量与回流的水量之比。 实施例2 通过本专利技术对某工厂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将同样的原水,分四次处理。第一次为现有技术,不采用回流装置;第二、三、四次用不同回流比。四次处理在电压100V、电流5A的条件下,反应时间都为10分钟。 原水及处理后的水质数据见下表。 结论增加回流装置后,COD去除率及色度都有约20%的提高,絮凝时间也有减少。 实施例3 通过本专利技术对某工厂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1,同样的原水,分四次处理。第一次为现有技术,不采用回流装置;第二、三、四次用不同回流比回流。四次处理在电压100V、电流5A的条件下,反应时间都为10分钟。 原水及处理后的水质数据见下表。 结论增加回流装置后,COD去除率及重金属离子去除率有大幅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相对的正负极板,在极板通电状态下,待处理水体流过正负极板间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经流道的水体中,至少有一部分通过回流管道回流至流道起点,再次流过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相对的正负极板,在极板通电状态下,待处理水体流过正负极板间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流经流道的水体中,至少有一部分通过回流管道回流至流道起点,再次流过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寿
申请(专利权)人:王万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