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19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涉及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内可轴向转动地设置有换挡操纵轴,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轴线与所述换挡操纵轴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弹簧与所述换挡操纵轴之间设置有定位球,所述定位球能够在所述顶盖内移动,所述换挡操纵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空挡槽,所述定位球能够卡在所述空挡槽内。本技术能够对换挡操纵轴进行定位,防止越过对应的空挡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


技术介绍

1、助力器是汽车中借助压缩空气、高压油等操控装置,以达到使用轻便的目的,重型卡车安装换挡助力装置后,在车辆驾驶时的进挡换挡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气助力,解决了车辆进挡困难换挡沉重的问题,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驾驶的操纵舒适性。

2、现有技术中,变速箱在选挡时不需要助力,当换挡力超过设定值时,换挡气动助力器产生增力效果,增力效果是根据驾驶员所加的换挡力成比例增力来完成变速箱的换挡;汽车操纵杆的末端同气动助力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以便将操纵力传达到气动助力器的输入端,使气动助力器开启阀发生相对位移,将气动助力器的开启阀打开;压缩空气进入气动助力器开启阀的中部,因开启阀未打开,因此在其中部达到平衡,当气动助力器操纵杆发生相对位移,气动助力器开启阀就打开,压缩空气进入活塞缸的一端,此时活塞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发生相对位移,活塞的另一端进行排气,根据汽车操纵杆施加的力,成正比例产生输出力,此时就发挥其助力效果。

3、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虽然可有效解决变速箱换挡力的严格要求,但由于气动助力器助力大,在换挡操纵轴向空挡位转动时,会引起越过空挡的现象,造成无法停车或者带挡停车,导致刹车部件的加速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换挡操纵轴易出现越过空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能够对换挡操纵轴进行定位,防止越过对应的空挡位置。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内可轴向转动地设置有换挡操纵轴,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轴线与所述换挡操纵轴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弹簧与所述换挡操纵轴之间设置有定位球,所述定位球能够在所述顶盖内移动,所述换挡操纵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空挡槽,所述定位球能够卡在所述空挡槽内。通过定位弹簧、定位球和空挡槽的作用,能够在换挡操纵轴转动到相应位置时,定位球卡在空挡槽内避免换挡操纵轴继续转动造成越过空挡位置。

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弹簧、所述定位球均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空挡槽也相应设置有两个。通过相对设置有两个定位球和空挡槽能够增强对换挡操纵轴的制动力,防止其越位。

4、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换挡操纵轴的一端位于所述端盖内,所述端盖相应位置相对设置有两个调整螺塞,所述定位弹簧设置在所述调整螺塞内且与所述调整螺塞同轴,所述定位弹簧与所述调整螺塞抵接。通过设置调整螺塞能够调整定位弹簧对定位球的作用力,调整定位球产生的制动力,保证换挡操纵轴在一定转速内不会产生越位。

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球与所述定位弹簧之间设置有过渡球,所述过渡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球的直径,所述过渡球能够在所述端盖内移动。能够将定位球与换挡操纵轴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

6、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换挡操纵轴的轴线,所述换挡操纵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环形槽,所述定位销伸入至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销能够与所述定位槽产生相对移动。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销的作用保证换挡操纵轴只产生转动不会产生轴向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内还可转动地设置有选挡操纵轴,所述选挡操纵轴端部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设置在换挡杆外圆周上的驱动槽内,所述驱动槽为环形槽,所述摆臂能够与所述驱动槽产生相对移动,所述换挡杆通过花键套设在所述换挡操纵轴外部。

8、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操纵轴上依次设置有高挡弹簧、高挡弹簧座、低挡弹簧、低挡弹簧座和倒挡弹簧,所述高挡弹簧座和所述低挡弹簧分别抵接在所述换挡杆两侧。

9、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杆外侧设置有选挡螺帽,所述选挡螺帽内设置有选挡弹簧,所述选挡弹簧伸入至所述换挡杆内部,所述选挡弹簧的轴线与所述所述换挡操纵轴的轴向垂直,所述选挡弹簧与选挡座抵接,所述选挡座设置在所述换挡杆内,所述选挡座伸入至所述换挡操纵轴外圆周上的选挡槽内,所述选挡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挡操纵轴的轴向相同。通过选挡槽、选挡螺帽、选挡弹簧和选挡座的配合能够使换挡杆在轴向移动时与换挡操纵轴产生摩擦力,通过选挡槽的止挡作用式驾驶员产生一定的手感,感知挂挡到位。

10、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杆设置有安装螺柱,所述安装螺柱上设置有调整垫片,所述安装螺柱上位于所述调整垫片的下端螺纹连接有所述选挡螺帽。通过调整垫片调整选挡弹簧产生的作用力,进而调整选挡槽的止挡力。

11、进一步的,所述选挡槽两端设置有倒角一,所述选挡座的头部相应设置有倒角二。通过倒角一和倒角二的作用实现缓冲避免选挡座和选挡槽硬碰,影响运动平顺性。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通过定位弹簧、定位球和空挡槽的作用,能够在选挡操纵轴转动到相应位置时,定位球卡在空挡槽内避免换挡操纵轴继续转动造成越过空挡位置;通过相对设置有两个定位球和空挡槽能够增强对换挡操纵轴的制动力,防止其越位;通过设置调整螺塞能够调整定位弹簧对定位球的作用力,调整定位球产生的制动力,保证换挡操纵轴在一定转速内不会产生越位;通过设置过渡球,能够将定位球与换挡操纵轴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降低阻力;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销的作用保证换挡操纵轴只产生转动不会产生轴向移动;通过选挡槽、选挡螺帽、选挡弹簧和选挡座的配合能够使换挡杆在轴向移动时与换挡操纵轴产生摩擦力,通过选挡槽的止挡作用式驾驶员产生一定的手感,感知挂挡到位;通过调整垫片调整选挡弹簧产生的作用力,进而调整选挡槽的止挡力;通过倒角一和倒角二的作用实现缓冲避免选挡座和选挡槽硬碰,影响运动平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包括顶盖(28),其特征在于,顶盖(28)内可轴向转动地设置有换挡操纵轴(21),顶盖(28)上设置有定位弹簧(4),定位弹簧(4)的轴线与换挡操纵轴(21)的轴线垂直,定位弹簧(4)与换挡操纵轴(21)之间设置有定位球(2),定位球(2)能够在顶盖(28)内移动,换挡操纵轴(2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空挡槽(10),定位球(2)能够卡在空挡槽(1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定位弹簧(4)、定位球(2)均相对设置有两个,空挡槽(10)也相应设置有两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顶盖(28)的一端设置有端盖(15),换挡操纵轴(21)的一端位于端盖(15)内,端盖(15)相应位置相对设置有两个调整螺塞(5),定位弹簧(4)设置在调整螺塞(5)内且与调整螺塞(5)同轴,定位弹簧(4)与调整螺塞(5)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定位球(2)与定位弹簧(4)之间设置有过渡球(3),过渡球(3)的直径大于定位球(2)的直径,过渡球(3)能够在端盖(15)内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端盖(15)上设置有定位销(13),定位销(13)的轴线垂直于换挡操纵轴(21)的轴线,换挡操纵轴(2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为环形槽,定位销(13)伸入至定位槽内,定位销(13)能够与定位槽产生相对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顶盖(28)内还可转动地设置有选挡操纵轴(23),选挡操纵轴(23)端部设置有摆臂,摆臂的一端设置在换挡杆(11)外圆周上的驱动槽内,驱动槽为环形槽,摆臂能够与驱动槽产生相对移动,换挡杆(11)通过花键套设在换挡操纵轴(21)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换挡操纵轴(21)上依次设置有高挡弹簧(16)、高挡弹簧座(17)、低挡弹簧(18)、低挡弹簧座(19)和倒挡弹簧(20),高挡弹簧座(17)和低挡弹簧(18)分别抵接在换挡杆(11)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换挡杆(11)外侧设置有选挡螺帽(6),选挡螺帽(6)内设置有选挡弹簧(7),选挡弹簧(7)伸入至换挡杆(11)内部,选挡弹簧(7)的轴线与换挡操纵轴(21)的轴向垂直,选挡弹簧(7)与选挡座(9)抵接,选挡座(9)设置在换挡杆(11)内,选挡座(9)伸入至换挡操纵轴(21)外圆周上的选挡槽(29)内,选挡槽(29)的长度方向与换挡操纵轴(21)的轴向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换挡杆(11)设置有安装螺柱,安装螺柱上设置有调整垫片(8),安装螺柱上位于调整垫片(8)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选挡螺帽(6)。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选挡槽两端设置有倒角一,选挡座(9)的头部相应设置有倒角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包括顶盖(28),其特征在于,顶盖(28)内可轴向转动地设置有换挡操纵轴(21),顶盖(28)上设置有定位弹簧(4),定位弹簧(4)的轴线与换挡操纵轴(21)的轴线垂直,定位弹簧(4)与换挡操纵轴(21)之间设置有定位球(2),定位球(2)能够在顶盖(28)内移动,换挡操纵轴(2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空挡槽(10),定位球(2)能够卡在空挡槽(1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定位弹簧(4)、定位球(2)均相对设置有两个,空挡槽(10)也相应设置有两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顶盖(28)的一端设置有端盖(15),换挡操纵轴(21)的一端位于端盖(15)内,端盖(15)相应位置相对设置有两个调整螺塞(5),定位弹簧(4)设置在调整螺塞(5)内且与调整螺塞(5)同轴,定位弹簧(4)与调整螺塞(5)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定位球(2)与定位弹簧(4)之间设置有过渡球(3),过渡球(3)的直径大于定位球(2)的直径,过渡球(3)能够在端盖(15)内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气动助力器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端盖(15)上设置有定位销(13),定位销(13)的轴线垂直于换挡操纵轴(21)的轴线,换挡操纵轴(2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为环形槽,定位销(13)伸入至定位槽内,定位销(13)能够与定位槽产生相对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飞冀勇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