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尤其是一种仿生蟑螂诱杀器。技术背景蟑螂不仅传播疾病,还会使人造成过敏反应,如过敏性哮喘、皮炎等。它在食物上 到处乱爬、啃咬衣物、书画、到处都会出现它的踪影。当前,人们普遍采用化学药剂熏、喷、毒来捕杀蟑螂,化学喷剂是一次性消耗品,且 采用化学捕杀方式危害极大,如吸入人体、不慎污染果蔬餐具和衣物等,或被药毒的蟑螂四 处藏匿,导致蟑螂尸体不易清扫,严重污染了家居环境,还会留下病原体等后遗症。使用电磁波蟑螂驱赶器须24小时用电,还使部分蟑螂被刺激后四处逃窜,加速扩 散,逃到新的区域重新安置繁殖后代。且其采用的超低频电磁波对人体是否有负面作用尚 须时间论证。最有效杀灭蟑螂的方式是高温、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干燥粉碎、低温粉碎等。现有 很多物理蟑螂诱捕器仅考虑到诱捕,没有完善杀灭和蟑螂尸体的处理。蟑螂繁殖能力很强, 很多杀灭方式如水淹、拍打、电击往往仅杀死了蟑螂,而没有杀灭蟑螂体内的卵。现有的很多蟑螂诱捕器在处理诱捕到的蟑螂时,会看到蟑螂或近距离的接触蟑 螂。甚至有的诱捕器专门设计有透明的观察面。这对很多人是难以接受的,有时候这成为 了不使用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蟑螂诱杀器,包括诱捕器(3)和蟑螂杀灭装置(16),其特征是:诱捕器(3)呈瓶或者壶状,内壁设有一条条光滑的倒须状绒毛(5)伸向诱捕器内,在诱捕器(3)颈部内侧设置有条状倒须(4)单向入口,诱捕器(3)的上部设置有上盖(1),在诱捕器(3)表面设置有多条翼状结构(2),在诱捕器(3)下端设置有若干透气孔(6);蟑螂杀灭装置(16)包括托盘(12)、顶盖(11)、上把手(8)、下把手(9)和转轴(10),在蟑螂杀灭装置(16)顶盖(11)外部中央设置有卡扣(7),诱捕器(3)通过上述卡扣(7)与扁平的蟑螂杀灭装置(16)活动连接,在诱捕器(3)底部和蟑螂杀灭装置(16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仿生蟑螂诱杀器,包括诱捕器(3)和蟑螂杀灭装置(16),其特征是诱捕器(3)呈瓶或者壶状,内壁设有一条条光滑的倒须状绒毛(5)伸向诱捕器内,在诱捕器(3)颈部内侧设置有条状倒须(4)单向入口,诱捕器(3)的上部设置有上盖(1),在诱捕器(3)表面设置有多条翼状结构(2),在诱捕器(3)下端设置有若干透气孔(6);蟑螂杀灭装置(16)包括托盘(12)、顶盖(11)、上把手(8)、下把手(9)和转轴(10),在蟑螂杀灭装置(16)顶盖(11)外部中央设置有卡扣(7),诱捕器(3)通过上述卡扣(7)与扁平的蟑螂杀灭装置(16)活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