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承载板和装配式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98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承载板,包括承载板本体和包覆在承载板本体上的一体化弹性包覆膜,承载板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密封台阶,承载板本体内部安装有工字钢加强筋结构,基于该负压承载板组装成的装配式试验箱,包括上述的六块负压承载板,相邻两块负压承载板的密封台阶相互咬合配合,由于工字钢加强筋结构的加强作用,本负压承载板能够承受较强的负压压力,在组装后由于相邻密封台阶相互咬合配合密封效果好,同时负压产生的压力也驱使六块负压承载板向内轻微移动,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较好的维持负压状态,避免气体渗入装配式试验箱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装配,尤其涉及一种负压承载板和装配式试验箱


技术介绍

1、高低温湿热低气压试验箱是一种能够模拟高温、低温、高湿度以及负压的环境测试装备。将产品放置于此类试验箱后,通过改变试验箱内部的环境参数,即可测试和评价产品在不同温度、湿度、湿热度或气压环境中的使用性能。目前,高低温湿热低气压试验箱是航空、航天、信息、电子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环境测试装备。

2、对于大型电子设备需要大型的高低温湿热低气压试验箱进行试验,这种大型的高低温湿热低气压试验箱一般是由多块板材在现场组装而成,由于板材加工精度的关系,板材与板材之间的组装缝隙是不可避免的,且由于负压产生的较大,所以极易导致板材受外界压力向内凹陷变形。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具有较强负压承载能力的负压承载板和采用该压承载板装配的装配式试验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强负压承载能力的负压承载板和采用该压承载板装配的装配式试验箱。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承载板,包括承载板本体和包覆在所述承载板本体上的一体化弹性包覆膜,所述承载板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密封台阶,所述承载板本体内部安装有工字钢加强筋结构。

3、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本体由前后贴合的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构成,所述第二承压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承压板的长度和宽度,所述一体化弹性包覆膜包覆住所述第二承压板的正面和侧面,所述一体化弹性包覆膜还包覆住所述第一承压板的侧面和部分正面,所述工字钢加强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板后端的若干个平行排列的纵向工字钢,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板后端的若干个横向工字钢。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压板还包括第一外框,所述纵向工字钢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外框的上下两端。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框的内侧设置有径向向外凹陷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纵向工字钢的端部嵌入所述第一定位槽中。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压板还包括第二外框,所述横向工字钢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二外框的左右两端。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框的内侧设置有径向向外凹陷的第二定位槽,所述横向工字钢的端部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中。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压板还包括位于正面的第一侧板。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压板还包括位于正面的第二侧板。

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试验箱,包括上述的负压承载板,所述负压承载板设置有六块,相邻两块所述负压承载板的所述密封台阶相互咬合配合。

11、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负压承载板上开设有箱门。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负压承载板包括承载板本体和包覆在承载板本体上的一体化弹性包覆膜,承载板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密封台阶,承载板本体内部安装有工字钢加强筋结构,基于该负压承载板组装成的装配式试验箱,包括上述的六块负压承载板,相邻两块负压承载板的密封台阶相互咬合配合,由于工字钢加强筋结构的加强作用,本负压承载板能够承受较强的负压压力,在组装后由于相邻密封台阶相互咬合配合密封效果好,同时负压产生的压力也驱使六块负压承载板向内轻微移动,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较好的维持负压状态,避免气体渗入装配式试验箱内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本体和包覆在所述承载板本体上的一体化弹性包覆膜(3),所述承载板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密封台阶(13),所述承载板本体内部安装有工字钢加强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本体由前后贴合的第一承压板(1)和第二承压板(2)构成,所述第二承压板(2)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承压板(1)的长度和宽度,所述一体化弹性包覆膜(3)包覆住所述第二承压板(2)的正面和侧面,所述一体化弹性包覆膜(3)还包覆住所述第一承压板(1)的侧面和部分正面,所述工字钢加强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板(1)后端的若干个平行排列的纵向工字钢(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板(2)后端的若干个横向工字钢(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压板(1)还包括第一外框(7),所述纵向工字钢(5)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外框(7)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7)的内侧设置有径向向外凹陷的第一定位槽(8),所述纵向工字钢(5)的端部嵌入所述第一定位槽(8)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压板(2)还包括第二外框(9),所述横向工字钢(6)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二外框(9)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框(9)的内侧设置有径向向外凹陷的第二定位槽(10),所述横向工字钢(6)的端部嵌入所述第二定位槽(10)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压板(1)还包括位于正面的第一侧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压板(2)还包括位于正面的第二侧板(12)。

9.一种装配式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负压承载板,所述负压承载板设置有六块,相邻两块所述负压承载板的所述密封台阶(13)相互咬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负压承载板上开设有箱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本体和包覆在所述承载板本体上的一体化弹性包覆膜(3),所述承载板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密封台阶(13),所述承载板本体内部安装有工字钢加强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本体由前后贴合的第一承压板(1)和第二承压板(2)构成,所述第二承压板(2)的长度和宽度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承压板(1)的长度和宽度,所述一体化弹性包覆膜(3)包覆住所述第二承压板(2)的正面和侧面,所述一体化弹性包覆膜(3)还包覆住所述第一承压板(1)的侧面和部分正面,所述工字钢加强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承压板(1)后端的若干个平行排列的纵向工字钢(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承压板(2)后端的若干个横向工字钢(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压板(1)还包括第一外框(7),所述纵向工字钢(5)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第一外框(7)的上下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7)的内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德中龙彦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联星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