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097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用于废旧锂电池电极粉资源回收再利用。所述再生装置包括内腔体、外腔体、发热体、分布层、隔热层、冷却仓、废气处理室等部件,内腔体、外腔体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在内腔体内部设有分布层将内腔体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发热体位于外腔体内、内腔体竖直壁面外,隔热层将内腔体和发热体包裹在内,由内腔体排出的物料可以进入冷却仓,由内腔体排出的气体进入废气处理室。本装置采用流化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再生处理,使被处理物料的热传导、物质传输与动量传输大大提高,减少了再生时间,提高了产物的纯度,更好的实现了废旧锂电池电极粉的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涉及废旧锂电池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尤其是一种用于废旧锂电池电极粉资源回收再利用的设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电池领域的高速发展,生产的锂电池数量呈爆发式增长,随着使用寿命消耗,越来越多的废弃锂电池需要处理。当前,对于废弃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以梯次利用为第一步,将仍具利用价值的电芯,回用到适合的使用场景中。对于不能再利用的电芯,进行再生处理。通常的处理方式包括物理法、湿法和火法技术。在物理法技术路线中,通常的问题是再生后的材料纯度不足,混入了较多的杂质,对于再生材料的高价值利用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在湿法技术路线中,通常采用破碎分选——湿法浸出——有价金属资源回收的工艺流程,会产生大量废渣,造成一部分废料的浪费,无法高价值利用。现有火法技术,可以对再生材料进一步处理,但是采用周期的处理方式,每个周期都经历降温至室温的过程,处理过程长,处理效率低,能耗高,处理成本高,不能适合大规模商业应用。

2、针对以上问题,亟需开发一种新的装置,解决废旧锂电池电极粉再生的问题,提高产品纯度,降低能耗和再生成本,对废料实现更高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用于废旧锂电池电极中活性物质粉末的再生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包括内腔体(1)、外腔体(2)、发热体(3)、分布层(1-1)、隔热层(4)、冷却仓(5)、废气处理室(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入内腔体的气体中包含氮气、氩气、含卤族元素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入进气道的气体,经过混气装置(7)进行预先混合。所述混气装置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气体进行掺混,并分别计量各种气体的压力和流量。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用于废旧锂电池电极中活性物质粉末的再生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包括内腔体(1)、外腔体(2)、发热体(3)、分布层(1-1)、隔热层(4)、冷却仓(5)、废气处理室(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入内腔体的气体中包含氮气、氩气、含卤族元素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入进气道的气体,经过混气装置(7)进行预先混合。所述混气装置对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气体进行掺混,并分别计量各种气体的压力和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入进气道的气体,经过加热装置(8),温度加热至200-9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电极粉流化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流化段(1-10),上部为扩散段(1-11),扩散段(1-11)水平方向截面积大于流化段(1-10)水平方向的截面积。两部分通过锥段(1-12)相连。排气口(1-3)与进料口(1-4)设置在扩散段(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碳陆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