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培松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0974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2
本技术属于园林灌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所述蓄水罐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顶端与外部水管之间相连通,所述蓄水罐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动力罐。本技术通过对滴灌时自身水流的利用,将滴灌时的水流引入动力罐和调整组件的内部,利用增加的水流作为动力实现下限位盘的自动旋转,并通过改变重叠面积实现滴灌速率的调整,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控制电磁阀的启闭以及进入暂存管内部水流的容量即可实现滴灌速率的精确调整,且可通过动力罐正反两面指示针的指示反应当前滴灌速率,操作便利度较高,且数值较为直观,适合园林景观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园林灌溉,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


技术介绍

1、园林是人类为了满足休闲、观赏、研究等目的,经过设计、建造和管理而形成的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场所。在园林中主要包含大量的园林景观,大部分园林景观均需要进行人工的辅助灌溉,而部分园林灌溉均需要对园林景观的根部进行灌溉,为此需要专门使用一种园林滴灌装置来对园林植物的根部进行滴灌操作,采用这种滴灌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水流的消耗提高灌溉效率。

2、常规的滴灌装置主要采用蓄水管和滴灌头组成的,通过蓄水管内部的清水或外部输入的清水通过滴灌头内部的孔隙导出实现滴灌操作,部分滴灌装置的内部会设置有阀门调节组件,通过旋转滴灌头来实现对滴灌速率的调节,但这种调节方式均需要人工手动拧动,整体的操作便利度极低,同时难以直观的反应当前滴灌速度,亟需进行改进。

3、常规的园林滴灌装置为了有效对植物的根部进行灌溉,通常滴灌头会十分靠近植物的根部,即滴灌头会靠近植物的土壤处,随着长时间的滴灌,会导致部分泥土发生溅射,进而导致滴灌头附近泥土的粘附,进而导致滴灌头的堵塞,而一旦滴灌头发生堵塞,则必须手动进行拆卸并疏通,严重影响整体的滴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所述蓄水罐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水阀,所述进水阀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顶端与外部水管之间相连通,所述蓄水罐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动力罐,所述蓄水罐的底端开设有滴灌孔,所述蓄水罐内腔靠近底端的位置上活动卡接有上限位盘,所述上限位盘的底端设有下限位盘,所述下限位盘与蓄水罐之间活动卡接,所述下限位盘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贯穿上限位盘的顶端,且与上限位盘之间活动套接,所述下限位盘相对上限位盘转动,所述上限位盘和下限位盘的顶端均呈圆周状开设有完全贯穿的弧形槽,所述下限位盘底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清洁组件,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安装有调整组件,所述动力罐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水管,所述动力罐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底端与调整组件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调整组件的底端与清洁组件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蓄水罐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机架,所述机架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固定锥。

3、在使用前,可通过机架底端的固定锥将该装置插入待灌溉植物的土壤处,并使得滴灌孔靠近植物的根部,同时需将外部水管与三通阀的顶端之间相连通,同时使用蓄电池来对装置进行供电,完成滴灌前的准备。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三通阀的右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动力罐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叶轮,所述主轴相对动力罐转动,所述主轴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前后两侧的指示针,所述动力罐的前后两侧均印刷有刻度表。

5、在进行滴灌时,清水可通过三通阀以及进水阀注入至蓄水罐的内部,并通过上下叠放的上限位盘和下限位盘上所开设的弧形槽导出,并进入蓄水罐的底端,且通过滴灌孔完成水流的导出完成滴灌过程,在进行滴灌速率调整时,即三通阀右端的电磁阀开启后且三通阀底端的阀门关闭时,部分水流可通过第一输水管进入动力罐的内部,并最终通过第二输水管导出,同时进入调整组件的内部。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暂存管,所述暂存管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与蓄水罐之间相连接,所述暂存管靠近右侧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暂存管靠近右侧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端与第二输水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排水管的底端与清洁组件的顶端相连通。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暂存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暂存管内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暂存管内腔的右端相连接。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的左端依次贯穿暂存管的左端以及蓄水罐的内侧面且固定连接有位于蓄水罐内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远离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

9、水流通过第二输水管进入调整组件内部时,此时水流可通过进水管进入暂存管的内部,并对活塞板施加推力,此时复位弹簧随之被拉伸,并带动活塞板以及活塞杆向左侧进行位移,此时即可推动安装座相对位移,即带动第一连杆摆动,此时第二连杆随之摆动,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减小,此时安装轴随之旋转,并带动连接轴以及下限位盘转动,此时下限位盘即可相对上限位盘转动,上限位盘和下限位盘上所开设的弧形槽即可发生错位或重叠,通过减小重叠面积即可增加水流通过的间隙,进而提高滴灌速率,反之则可实现滴灌速率的减小,而当水流进入动力罐的内部时会推动叶轮转动,此时位于叶轮内侧面的主轴随之旋转,并带动外侧面的指示针周向转动,此时指示针即可相对动力罐转动,此时通过输入动力罐内部水量的多少即可控制指示针的转动角度,进而配合刻度表以及调整组件的调整指示当前滴灌速率。

10、通过对滴灌时自身水流的利用,将滴灌时的水流引入动力罐和调整组件的内部,利用增加的水流作为动力实现下限位盘的自动旋转,并通过改变重叠面积实现滴灌速率的调整,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控制电磁阀的启闭以及进入暂存管内部水流的容量即可实现滴灌速率的精确调整,且可通过动力罐正反两面指示针的指示反应当前滴灌速率,操作便利度较高,且数值较为直观,适合园林景观进行使用。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顶端与下限位盘底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管内部的活动杆。

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贯穿固定管底端且固定连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位于滴灌孔的上方,所述清洁块的直径与滴灌孔的内径相同,所述活动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管的底端和清洁块的顶端相连接。

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管靠近顶端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双通阀,所述双通阀的顶端与第二输水管的底端相连通。

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液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位于蓄水罐内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

15、当滴灌孔的底端因泥土的飞溅导致堵塞影响滴灌时,可通过开启排水管底端的阀门,即可实现调整组件的自动复位,此时上限位盘和下限位盘之间的弧形槽不再重叠,滴灌速率处于最大值,水流以最高流速进入蓄水罐的底端,同时水流可通过排水管导入至双通阀的内部,并通过进液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水阀(4),所述进水阀(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阀(5),所述三通阀(5)的顶端与外部水管之间相连通,所述蓄水罐(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动力罐(7),所述蓄水罐(1)的底端开设有滴灌孔(16),所述蓄水罐(1)内腔靠近底端的位置上活动卡接有上限位盘(12),所述上限位盘(12)的底端设有下限位盘(13),所述下限位盘(13)与蓄水罐(1)之间活动卡接,所述下限位盘(13)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顶端贯穿上限位盘(12)的顶端,且与上限位盘(12)之间活动套接,所述下限位盘(13)相对上限位盘(12)转动,所述上限位盘(12)和下限位盘(13)的顶端均呈圆周状开设有完全贯穿的弧形槽(14),所述下限位盘(13)底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清洁组件(18),所述连接轴(15)的顶端安装有调整组件(17),所述动力罐(7)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水管(6),所述动力罐(7)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水管(8),所述第一输水管(6)的另一端与三通阀(5)的右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水管(8)的底端与调整组件(17)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调整组件(17)的底端与清洁组件(18)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蓄水罐(1)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机架(2),所述机架(2)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固定锥(3),通过机架底端的固定锥将该装置插入待灌溉植物的土壤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5)的右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动力罐(7)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9),所述主轴(9)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叶轮(10),所述主轴(9)相对动力罐(7)转动,所述主轴(9)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7)前后两侧的指示针(11),所述动力罐(7)的前后两侧均印刷有刻度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17)包括暂存管(171),所述暂存管(171)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安装架(177),所述安装架(177)的另一端与蓄水罐(1)之间相连接,所述暂存管(171)靠近右侧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72),所述暂存管(171)靠近右侧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73),所述进水管(172)的顶端与第二输水管(8)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排水管(173)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排水管(173)的底端与清洁组件(18)的顶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管(17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174),所述活塞板(17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75),所述活塞板(17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暂存管(171)内部的复位弹簧(176),所述复位弹簧(176)的另一端与暂存管(171)内腔的右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75)的左端依次贯穿暂存管(171)的左端以及蓄水罐(1)的内侧面且固定连接有位于蓄水罐(1)内部的安装座(178),所述安装座(178)远离活塞杆(175)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79),所述第一连杆(17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710),所述连接轴(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轴(1711),所述第二连杆(1710)的另一端与安装轴(1711)的外侧面固定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18)包括固定管(181),所述固定管(181)顶端与下限位盘(13)底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管(18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板(182),所述活动板(18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管(181)内部的活动杆(1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84)的底端贯穿固定管(181)底端且固定连接有清洁块(185),所述清洁块(185)位于滴灌孔(16)的上方,所述清洁块(185)的直径与滴灌孔(16)的内径相同,所述活动杆(184)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183),所述限位弹簧(18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管(181)的底端和清洁块(185)的顶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81)靠近顶端的右侧固定连通有进液管(186),所述进液管(186)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双通阀(187),所述双通阀(187)的顶端与第二输水管(8)的底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包括蓄水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1)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水阀(4),所述进水阀(4)的顶端固定连通有三通阀(5),所述三通阀(5)的顶端与外部水管之间相连通,所述蓄水罐(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动力罐(7),所述蓄水罐(1)的底端开设有滴灌孔(16),所述蓄水罐(1)内腔靠近底端的位置上活动卡接有上限位盘(12),所述上限位盘(12)的底端设有下限位盘(13),所述下限位盘(13)与蓄水罐(1)之间活动卡接,所述下限位盘(13)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5),所述连接轴(15)的顶端贯穿上限位盘(12)的顶端,且与上限位盘(12)之间活动套接,所述下限位盘(13)相对上限位盘(12)转动,所述上限位盘(12)和下限位盘(13)的顶端均呈圆周状开设有完全贯穿的弧形槽(14),所述下限位盘(13)底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清洁组件(18),所述连接轴(15)的顶端安装有调整组件(17),所述动力罐(7)的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一输水管(6),所述动力罐(7)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输水管(8),所述第一输水管(6)的另一端与三通阀(5)的右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水管(8)的底端与调整组件(17)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调整组件(17)的底端与清洁组件(18)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蓄水罐(1)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机架(2),所述机架(2)的底端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固定锥(3),通过机架底端的固定锥将该装置插入待灌溉植物的土壤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5)的右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动力罐(7)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主轴(9),所述主轴(9)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叶轮(10),所述主轴(9)相对动力罐(7)转动,所述主轴(9)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7)前后两侧的指示针(11),所述动力罐(7)的前后两侧均印刷有刻度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园林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17)包括暂存管(171),所述暂存管(171)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安装架(177),所述安装架(177)的另一端与蓄水罐(1)之间相连接,所述暂存管(171)靠近右侧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72),所述暂存管(171)靠近右侧的底端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73),所述进水管(172)的顶端与第二输水管(8)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培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