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特别涉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是患者及病患居家训练恢复的主要设备和系统之一,其为人们居家康复训练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且能使得病患及患者能够及时的进行恢复,而人工智能在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亦得到了有效的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在使用时其不能使得吊环及踏板进行同步的升降,从而使得其不能进行有效的拉伸,从而降低了腿部康复训练效率,使得其不能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且不能对其方向和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其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及不同方向上的使用,降低了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能够使得吊环及踏板进行同步的升降,从而使得其能进行有效的拉伸,从而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控制器(9),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通过螺栓连接有罩体(2),且罩体(2)的左侧为开口设置,所述控制器(9)通过螺栓连接在罩体(2)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所述罩体(2)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3),且壳体(3)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上,所述壳体(3)内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块(27),且固定块(27)的底部与壳体(3)的内腔底部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26),所述固定块(27)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19),且壳体(3)的顶部开设有与电动推杆(19)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电动推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块居家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控制器(9),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右侧处通过螺栓连接有罩体(2),且罩体(2)的左侧为开口设置,所述控制器(9)通过螺栓连接在罩体(2)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所述罩体(2)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3),且壳体(3)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上,所述壳体(3)内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块(27),且固定块(27)的底部与壳体(3)的内腔底部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26),所述固定块(27)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推杆(19),且壳体(3)的顶部开设有与电动推杆(19)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电动推杆(19)的顶端穿过通孔通过螺栓连接有左升降块(15),且左升降块(15)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对接板(13),所述对接板(13)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右升降块(12),且右升降块(1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吊环(11),所述壳体(3)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滑动连接有平移板(14),且罩体(2)的顶部开设有与平移板(14)相匹配的通槽(35),所述平移板(14)的顶部穿过通槽(35)通过螺栓连接在左升降块(15)的底部上,所述左升降块(15)的右侧靠近底部处铰接有连杆(28),且连杆(28)的底部铰接有滑动板(25),并且滑动板(25)的底部滑动连接在罩体(2)的内腔底部上,所述滑动板(25)的顶部贴合有直角梯形板(31),且滑动板(25)的顶部上开设有斜槽(32),并且直角梯形板(31)的底部斜边贴合在斜槽(32)的顶部上,所述直角梯形板(31)的左侧沿前后方向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动管(29),且滑动管(29)内穿设有限位杆(30),并且限位杆(30)的顶端穿过滑动管(29)并通过螺栓连接在罩体(2)的内腔顶部上,所述直角梯形板(31)的右侧靠近底部处沿前后方向上均铰接有踏板(7),且两个踏板(7)的下方设置有同一个矩形板(5),并且矩形板(5)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在直角梯形板(31)的右侧侧壁上,所述罩体(2)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8),且踏板(7)和矩形板(5)的右侧穿过活动槽(8)延伸至罩体(2)外,所述矩形板(5)的顶部靠近右侧处沿前后方向上均贯穿连接有管体(4),且管体(4)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封闭设置,所述管体(4)内滑动连接有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化,罗洁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湾医疗器械转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