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085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酯大单体、丙烯酸、丙烯酰铵、甲基丙烯酰吗啉、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磺化三聚氰胺、羟基乙叉二磷酸、丙三醇、链转移剂、引发剂、中和剂以及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混凝土行业中常用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对外加剂吸附性较大,保坍能力差,凝结时间短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阶段,目前的建筑量占世界上的55%以上。筑废弃物总量达21.5亿吨,占城市垃圾的40%,且每年以10%的速度长。

2、目前,将建筑废弃物经过破碎、筛选、清洗等步骤形成骨料,应用到混凝土中,形成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世界范围内最有效的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建筑废弃物的使用范围,而且降低了对天然骨料的需求量,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建筑行业的“节能减碳”措施备受关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建筑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3、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砂石料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存在缺陷,如骨料易吸水导致的混凝土坍损快,尤其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急剧减小,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泵送性和工作性能差,且混凝土凝结时间短、易结块,混凝土只能当废品处理,造成浪费,因此,市场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再生骨料的混凝土保坍时间短、工作性能差、凝结时间短问题的外加剂,而保坍作为外加剂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对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保坍时间、工作性和凝结水时间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混凝土行业中常用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对外加剂吸附性较大,保坍能力差,凝结时间短、流动性损失严重等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包括聚酯大单体、丙烯酸、丙烯酰铵、甲基丙烯酰吗啉、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磺化三聚氰胺、羟基乙叉二磷酸、丙三醇、链转移剂、引发剂、中和剂以及水,各原料按重量份计为:

3、

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各组分含量以重量分计:聚酯大单体380份、丙烯酸30份、丙烯酰铵50份、甲基丙烯酰吗啉25份、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磺化三聚氰胺15份、羟基乙叉二磷酸30份、丙三醇15份、链转移剂28份、引发剂16份、中和剂25份、余量为水。

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链转移剂为醇类化合物,所述醇类化合物为疏基乙醇、异丙醇或十二烷基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和剂为氢氧化钠。

8、提供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s1、将聚醚大单体360-400份、丙烯酸20-40份、丙烯酰铵30-70份、甲基丙烯酰吗啉10-42份、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20-3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35份和水230-415份投入反应釜中,加热搅拌,至其溶解;

10、s2、测定釜内反应温度,温度控制在60-65℃,向反应釜内投入20-40份醇类链转移剂;

11、s3、将引发剂过硫酸铵10-20份投入100份水中,待完全溶解形成过硫酸铵溶液,采用滴加方式加入反应釜中,在1.5-2h间完成滴加操作;

12、s4、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内温度升至80±5℃,恒温保持3-4h,待其反应后降至25℃,并保持3h,加入中和剂氢氧化钠15-35份,调节ph至6±0.5,然后依次10-20份添加磺化三聚氰胺、20-40份羟基乙叉二磷酸与10-20份丙三醇;

13、s5、通过加水的方式调节所得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分数至40%左右,得到本专利技术的聚羧酸减水剂。

1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1中所述聚酯大单体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2中所述链转移剂为疏基乙醇、异丙醇或十二烷基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先在反应釜中加入水230-415份,再依次加入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00-360份、甲基丙烯酰吗啉30-40份、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20-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50份、丙烯酸20-45份、丙烯酰铵50-70份得到混合料。

1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s4中加入过硫酸铵水溶液和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的具体方式为逐滴加入。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从减水剂的层面,可以降低机因再生骨料中含泥量高、骨料孔隙率高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作用,从而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利用效率,提升聚羧酸减水剂的抗吸附性;从混凝土的层面,可以大幅减轻因再生骨料级配差和吸附性强对混凝土造成的增粘增稠、掺量及需水量变大、流动性损失严重、混凝土强度降低、凝结时间短、和易性差等不良性能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酯大单体、丙烯酸、丙烯酰铵、甲基丙烯酰吗啉、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磺化三聚氰胺、羟基乙叉二磷酸、丙三醇、链转移剂、引发剂、中和剂以及水,各原料按重量份计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各组分含量以重量分计:聚酯大单体380份、丙烯酸30份、丙烯酰铵50份、甲基丙烯酰吗啉25份、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磺化三聚氰胺15份、羟基乙叉二磷酸30份、丙三醇15份、链转移剂28份、引发剂16份、中和剂25份、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醇类化合物,所述醇类化合物为疏基乙醇、异丙醇或十二烷基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为氢氧化钠。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酯大单体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链转移剂为疏基乙醇、异丙醇或十二烷基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先在反应釜中加入水230-415份,再依次加入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00-360份、甲基丙烯酰吗啉30-40份、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20-5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50份、丙烯酸20-45份、丙烯酰铵50-70份得到混合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加入过硫酸铵水溶液和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的具体方式为逐滴加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酯大单体、丙烯酸、丙烯酰铵、甲基丙烯酰吗啉、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磺化三聚氰胺、羟基乙叉二磷酸、丙三醇、链转移剂、引发剂、中和剂以及水,各原料按重量份计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各组分含量以重量分计:聚酯大单体380份、丙烯酸30份、丙烯酰铵50份、甲基丙烯酰吗啉25份、烷基丙烯酸酯磷酸酯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份、磺化三聚氰胺15份、羟基乙叉二磷酸30份、丙三醇15份、链转移剂28份、引发剂16份、中和剂25份、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醇类化合物,所述醇类化合物为疏基乙醇、异丙醇或十二烷基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远平苏新禄毛荣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兴邦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