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生贵专利>正文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046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9
本技术涉及电工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定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定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导通;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工作电流至点焊接口模块;点焊接口模块用于通过工作电流进行焊接。通过控制定时模块就能够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进而控制连接于点焊接口模块的点焊机工作,结构简单,增加了耐用性,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工电子,尤其涉及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电阻焊具有生产效率高、低成本、节省材料、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汽车、轻工等各工业部门,是重要的焊接工艺之一。点焊机主要是靠电阻热点焊(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大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称为电阻焊)来实现焊件焊接,因此为了使用者的安全需要设置控制电路来控制点焊机的工作,但现有的点焊机内部的控制电路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的现有的点焊机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与成本较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点焊接口模块;

4、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定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

5、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定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导通;

6、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导通;

7、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工作电流至所述点焊接口模块;

8、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用于连接点焊机。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或法拉电容。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时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4、电容c2与鼠标开关sw1;

11、所述可调电阻r1的调节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一输出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连接;

12、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时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2、电容c3、npn型三极管q5、ne555芯片u1与鼠标开关sw1;

14、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6脚、7脚连接;

15、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16、所述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2脚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17、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5脚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18、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3脚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19、所述ne555芯片u1的1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ne555芯片u1的4脚、8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双刀双掷继电器rl1与电容c1,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与所述定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5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

22、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一线圈端连接;

23、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二线圈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动触端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与并联mos阵列;

25、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26、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27、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源极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漏极端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28、作为优选方案,并联mos阵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与第四mos管q4,所述第一mos管q1、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29、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源极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30、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3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设置于所述电阻r2与所述并联mos阵列之间,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3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装置,所述点焊机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

3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点焊机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点焊机控制装置。

34、本技术所阐述的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与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通过定时模块控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导通的第一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导通,导通的第二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点焊接口模块工作,即点焊机控制电路只需要控制定时模块的开关就能够控制连接于点焊接口模块的点焊机工作,结构简单,增加了耐用性,节约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或法拉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4、电容C2与鼠标开关SW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2、电容C3、NPN型三极管Q5、NE555芯片U1与鼠标开关SW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双刀双掷继电器RL1与电容C1,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与所述定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5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与并联MOS阵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并联MOS阵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与第四MOS管Q4,所述第一MOS管Q1、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设置于所述电阻R2与所述并联MOS阵列之间,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10.一种点焊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机控制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

11.一种点焊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机控制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点焊机控制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或法拉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4、电容c2与鼠标开关sw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2、电容c3、npn型三极管q5、ne555芯片u1与鼠标开关sw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双刀双掷继电器rl1与电容c1,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与所述定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刀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贵
申请(专利权)人:黄生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