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045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9
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坐底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多个临时箱体,平台主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的外周轮廓线为封闭式,下箱体外周尺寸大于上箱体的外周轮廓尺寸,下箱体通过多根第一立柱连接并支撑上箱体,多个临时箱体为立式柱状且可拆卸设置于上箱体外侧;安装平台时,将平台主体和多个临时箱体组装于一体,通过湿拖的方式将平台迁移至目标海域;通过压载系统向临时箱体和下箱体的压载舱中注水,使平台主体和多个临时箱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下沉坐底;解除临时箱体和平台主体之间的连接;通过上箱体上的起吊设备将临时箱体起吊后转移出水面,解决平台安装过程中稳性不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平台安装后抵抗风、浪、流载荷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尤其是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坐底平台是海洋平台的一种,根据构型和搭载装备的不同,可用于长期海上施工保障、旅游、应急救援、观测、通信和科研等。坐底平台在营运时长期经受风、浪、流载荷,根据中国船级社《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2023)》,以流载荷计算公式为例:f=1/2·cppwv′a该载荷与平台竖直投影面积a有直接关联。

2、移动式坐底平台底部通常采用多个立柱作为支撑,而每个立柱下部有一个短形箱体,通过箱体与海床接触使平台稳稳坐于海底,但多个短形箱体与海床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有限。

3、另外,移动式坐底平台在安装过程中通常采用湿拖的方式实现海上运输,由于立柱的截面积有限,使平台在湿拖和沉底过程中的稳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从而解决平台安装过程中稳性不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平台安装后抵抗风、浪、流载荷的能力。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所述坐底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多个临时箱体,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的外周轮廓线为封闭式,所述下箱体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上箱体的外周轮廓尺寸,还包括多根第一立柱,所述下箱体通过第一立柱连接并支撑所述上箱体,多个临时箱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外侧,多个临时箱体为立式柱状;

4、安装方法包括:

5、安装平台:>

6、将平台主体和多个临时箱体组装于一体,通过湿拖的方式将平台迁移至目标海域,此时水平面位于临时箱体的下端外侧;

7、通过压载系统向临时箱体和下箱体的压载舱中注水,使平台主体和多个临时箱体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平台下沉坐底;

8、解除临时箱体和平台主体之间的连接;

9、通过安装于所述上箱体上的起吊设备,将临时箱体起吊后转移出水面。

10、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11、所述下箱体的中部设置贯通下箱体上下表面的镂空结构。

12、所述下箱体的横截面呈回字形或田字形。

13、第一立柱的结构为桁架式。

14、还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为立式柱状,用于连接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并作为进出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通道。

15、安装方法还包括:

16、解除安装:

17、将多个临时箱体转移至平台主体一侧,通过起吊设备起吊临时箱体至入水;

18、通过压载系统向临时箱体的压载舱中注水,使临时箱体在入水过程中起吊设备一直提供起吊力,直至临时箱体的下端与下箱体连接;

19、然后再将临时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箱体连接;

20、通过压载系统将临时箱体和下箱体的压载舱同时向外排水,使平台上浮至水面位于临时箱体的下端外侧;

21、通过湿拖的方式将平台迁移至下一目的地。

22、所述下箱体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与临时箱体一一对应的下基座,上箱体上通过基座驱动机构连接有上基座,单个临时箱体的上端与上基座配合,单个临时箱体的下端和下基座配合;

23、解除临时箱体和平台主体之间的连接时:

24、基座驱动机构带动上基座上移,解除上基座与单个临时箱体上端的连接,然后基座驱动机构带动上基座旋转进入上箱体外侧的基座回收舱内;

25、临时箱体的上端与所述上箱体连接时:

26、下基座与临时箱体的下端连接后,基座驱动机构带动上基座从基座回收舱内旋转至所述上基座的外部;

27、所述基座驱动机构带动上基座下移,使上基座与临时箱体的上端连接后,将临时箱体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

28、所述上基座的结构为:包括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为开口向下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一座体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缓冲沙箱,所述第一座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座体下部设置开口向下的第一锥形导向环,所述第一锥形导向环与单个临时箱体的上端配合;

29、所述下基座的结构为: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为开口向上的壳体结构,所述第二座体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沙箱,所述第二座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缓冲垫,第二座体上部设置开口向上的第二锥形导向环,所述第二锥形导向环与单个临时箱体的下端配合。

30、所述基座驱动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回收舱内的转向轴,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轴连接,所述转向轴的另一端安装所述上基座;

31、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回收舱的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向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及沿自身轴线方向升降。

32、单个临时箱体的结构为:包括空心柱状的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上端安装有上对接头,所述箱体结构的下端安装有下对接头;

33、所述上对接头与所述上基座配合,所述下对接头与所述下基座配合。

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35、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整体结构的下箱体,增大平台与海床的接触面积,在平台主体上可拆卸安装多个临时箱体,使平台在湿拖过程中以及下沉坐底过程中的稳性提高,提高平台安装后抵抗风、浪、流载荷的能力。

36、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存在如下优势:

37、(1)下箱体中部的镂空结构,避免水流绕过立柱形成的低压区引发的向上升力作用于平台结构,从而避免了平台湿重的下降,维持了平台坐底时较大的摩擦力,抗滑移能力更强。

38、(2)下箱体通过桁架式的第一立柱支撑连接并支撑上箱体,减少了波浪对平台的水平推力,大大提高了平台的抗滑移能力,从而使平台更稳固,另外桁架式立柱也避免了波浪沿立柱的上爬,降低了可能的波浪对上箱体的砰击力,提高了平台的结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底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多个临时箱体(5),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4),所述下箱体(4)的外周轮廓线为封闭式,所述下箱体(4)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上箱体(1)的外周轮廓尺寸,还包括多根第一立柱(2),所述下箱体(4)通过第一立柱(2)连接并支撑所述上箱体(1),多个临时箱体(5)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外侧,多个临时箱体(5)为立式柱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4)的中部设置贯通下箱体(4)上下表面的镂空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4)的横截面呈回字形或田字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2)的结构为桁架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立柱(3),所述第二立柱(3)为立式柱状,用于连接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4),并作为进出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4)的通道。</p>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驱动机构(13)的结构为包括安装于所述基座回收舱(12)内的转向轴(131),还包括连接臂(132),所述连接臂(132)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轴(131)连接,所述转向轴(131)的另一端安装所述上基座(11);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临时箱体(5)的结构为:包括空心柱状的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上端安装有上对接头(51),所述箱体结构的下端安装有下对接头(5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底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和多个临时箱体(5),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4),所述下箱体(4)的外周轮廓线为封闭式,所述下箱体(4)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上箱体(1)的外周轮廓尺寸,还包括多根第一立柱(2),所述下箱体(4)通过第一立柱(2)连接并支撑所述上箱体(1),多个临时箱体(5)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外侧,多个临时箱体(5)为立式柱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4)的中部设置贯通下箱体(4)上下表面的镂空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4)的横截面呈回字形或田字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2)的结构为桁架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坐底平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弛张欣玉苏菁路振俞俊郑文慧汤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