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玉专利>正文

核能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030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核能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连通,压缩机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蒸汽通道经第二压缩机和太阳能集热系统与核反应堆连通,核反应堆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蒸发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连接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核能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力学与热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核能,光热,以及以工业余热为代表的常规热资源,都可以实现热变功;采用相同或不同的热变功原理,构建不同的系统装置,付出相应的建设成本,从而实现核能、光热或常规热资源转换为机械能;显而易见,设法减少热变功装置的数量是有积极意义的。

2、高温气冷堆技术是核能利用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核能的应用过程存在温差不可逆损失;受限于工作原理、材料、热力循环和工质性质的影响,光热的动力应用价值难以随着光热温度的提升而得到同比例提升;以工业余热为代表的中/高温热资源的热效率存在提升空间,但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其热效率难以获得突破性提升。

3、本着简单、主动、安全、高效地利用能源获得动力的基本原则,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以单工质联合循环为工作原理,核能、光热和常规热资源梯级携同,衔接灵活,流程合理,结构简单,热力学完善度高,建设成本低和性价比高的核能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汽轮机、压缩机、升压泵、冷凝器、蒸发器、热源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核反应堆所组成;冷凝器(4)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蒸发器(5)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压缩机(2)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蒸汽通道经第二压缩机(7)和太阳能集热系统(8)与核反应堆(9)连通,核反应堆(9)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1)连通,汽轮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2)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4)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汽轮机、压缩机、升压泵、冷凝器、蒸发器、热源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核反应堆所组成;冷凝器(4)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蒸发器(5)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压缩机(2)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蒸汽通道经第二压缩机(7)和太阳能集热系统(8)与核反应堆(9)连通,核反应堆(9)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1)连通,汽轮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2)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4)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形成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升压泵(3)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

2.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汽轮机、压缩机、升压泵、冷凝器、蒸发器、热源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太阳能集热系统、核反应堆和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4)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蒸发器(5)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压缩机(2)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蒸汽通道经第二压缩机(7)、回热器(10)和太阳能集热系统(8)与核反应堆(9)连通,核反应堆(9)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1)连通,汽轮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2)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4)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形成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升压泵(3)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

3.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汽轮机、压缩机、升压泵、冷凝器、蒸发器、热源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太阳能集热系统、核反应堆和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4)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蒸发器(5)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压缩机(2)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蒸汽通道与第二压缩机(7)连通之后第二压缩机(7)再有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自身连通,第二压缩机(7)还有蒸汽通道经太阳能集热系统(8)与核反应堆(9)连通,核反应堆(9)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1)连通,汽轮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2)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4)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形成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升压泵(3)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

4.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汽轮机、压缩机、升压泵、冷凝器、蒸发器、热源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太阳能集热系统、核反应堆和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4)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蒸发器(5)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压缩机(2)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第二压缩机(7)和太阳能集热系统(8)与核反应堆(9)连通,核反应堆(9)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1)连通,汽轮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2)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4)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形成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升压泵(3)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

5.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汽轮机、压缩机、升压泵、冷凝器、蒸发器、热源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太阳能集热系统、核反应堆、回热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4)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蒸发器(5)再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压缩机(2)有蒸汽通道与热源热交换器(6)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第二压缩机(7)、第二回热器(11)和太阳能集热系统(8)与核反应堆(9)连通,核反应堆(9)还有蒸汽通道与汽轮机(1)连通,汽轮机(1)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第二回热器(11)和回热器(10)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与压缩机(2)连通和第二路与冷凝器(4)连通;冷凝器(4)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6)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形成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其中,或汽轮机(1)连接压缩机(2)、升压泵(3)和第二压缩机(7)并传输动力。

6.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4所述的任一一款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中,将汽轮机(1)有低压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蒸发器(5)连通,调整为汽轮机(1)有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自身连通之后汽轮机(1)再有低压蒸汽通道与蒸发器(5)连通,形成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7.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是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中,将汽轮机(1)有低压蒸汽通道经第二回热器(11)和回热器(10)与蒸发器(5)连通,调整为汽轮机(1)有蒸汽通道经第二回热器(11)与自身连通之后汽轮机(1)再有低压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蒸发器(5)连通,形成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8.光热型多能携同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主要由汽轮机、压缩机、升压泵、冷凝器、蒸发器、热源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核反应堆所组成;冷凝器(4)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3)与蒸发器(5)连通之后蒸发器(5)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6)和第二压缩机(7)与太阳能集热系统(8)连通,压缩机(2)有蒸汽通道与太阳能集热系统(8)与连通,太阳能集热系统(8)还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玉李鸿瑞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