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013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属于钢筋笼吊装技术领域,包括,S1:起重工指挥主吊和副吊两台吊车就位;S2:吊点布置;S3:正式吊放前先应进行“试吊”工作;S4:主吊向上提,副吊配合;S5:提升到一定高度后,钢筋笼受力稳定,副吊配合主吊进行钢筋笼吊装回直;S6:主吊机吊装钢筋笼行走至槽段附近,将其下放至搁置钢板处;S7:主吊车继续下放钢筋笼入槽,直到钢筋笼被所有扁担搁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S2中在吊装“一”形、直角“L”形等不同类型的钢筋笼时,合理确定横向和纵向吊点的位置,从而保证了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结构受力的平衡,减小了变形的可能性,对于“L”型钢筋笼,还通过增设“人字”斜撑和斜拉杆进行加强,提高吊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筋笼吊装,具体涉及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和基础设施施工中,钢筋笼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素,用于提供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钢筋笼的吊装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关键工序,涉及到起重、悬吊和准确安置大型钢筋结构。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直接关系到工程的顺利进行。

2、在吊装施工中,通常对钢筋笼分节吊装,再进行组装,对大型的钢筋笼和异形钢筋笼的吊装存在吊装难度和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使大型“一”型钢筋笼和“l”型钢筋笼在吊装时更加稳定,提高了吊装的安全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包括:

4、s1:起重工指挥主吊和副吊两台吊车就位;检查两吊车钢丝绳的安装情况及受力重心后开始同时拉紧吊车钢丝绳,钢筋笼钢丝绳拉紧后再次检查钢丝绳的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步工序;

5、s2:吊点布置,检查吊点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当吊装“一”形钢筋笼时,通过弯矩平衡定律,正负弯矩相等时所受弯矩变形最小,确定横向吊点和纵向吊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当吊装直角“L”形钢筋笼和微“L”形钢筋笼时,重心位置与两边长度有关,应考虑钢筋笼起吊钢丝绳长度相同因素,为保证钢筋笼起吊后垂直,起吊中心位置与钢筋笼重心位置宜重合,假定钢筋笼中心线直角边长为a和b,则吊点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当吊装“一”形钢筋笼时,通过弯矩平衡定律,正负弯矩相等时所受弯矩变形最小,确定横向吊点和纵向吊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当吊装直角“l”形钢筋笼和微“l”形钢筋笼时,重心位置与两边长度有关,应考虑钢筋笼起吊钢丝绳长度相同因素,为保证钢筋笼起吊后垂直,起吊中心位置与钢筋笼重心位置宜重合,假定钢筋笼中心线直角边长为a和b,则吊点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l”型钢筋笼除设置纵、横向起吊桁架和吊点之外,另要增设“人字”斜撑和斜拉杆进行加强,以防钢筋笼在空中翻转角度时产生变形,斜拉筋采用φ32钢筋,间距3米一道,待钢筋笼起吊完毕,下放时进行拆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吊点两排纵向桁架与所有横向桁架采用x型加强桁架筋,非吊点区域纵向桁架采用z型桁架筋,所述钢筋笼内外侧增加剪刀撑钢筋,配筋为c28,呈45°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静保银梅保嵩林李敏吴兴召史佳佳陶顺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