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9848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通过调控机构的设置,当建筑施工环境内扬起粉尘大于监测器阈值时,能够及时的对目标环境进行降尘处理,其中喷洒器还能够直接受到水流的输送而扩大降尘喷洒范围,而在初始状态下又能够保持收缩,减少空间的阻挡和占用;导通管和活阀的设置,能够在通过水压开启喷洒器时,确保部件的稳定正常运行,在完全开启后再实现液体的通路连通;清灰器的设置,则能够进一步在降尘时,清理摄像头上积存的灰尘杂物,避免雾化后的水与灰尘混合形成污水影响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监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发展,建筑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也在逐年递增,同时随着规范化施工的制定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对建筑状态、进程的把控,以及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施工环境的监测和把控,往往会设置相应的监控装置如摄像头、粉尘监测器等设备来进行把控。

2、而目前,对于施工工地的粉尘控制,大多采用雾化喷水的方式进行降尘,但大多喷洒设备其覆盖范围有限,在实际使用时就需要安装多个喷洒设备,这样安装以及后续的拆卸繁琐,设备使用成本也更高,特别是在较大规模的施工场地时尤为明显,这样便存在喷洒设备其喷洒覆盖面不大,不利于安装以及后续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和监测器,所述立柱设于所述底座上端,所述监测器设于所述立柱上端,所述立柱设有调控机构;

4、所述调控机构包括复位组件、活塞器、推动组件和喷洒器,所述底座和立柱共同开有一个供液槽,所述底座开有旁腔,所述复位组件设于所述旁腔内,所述活塞器滑动密封设于所述供液槽内并与所述复位组件连接,所述立柱上侧对称开有活动槽,所述推动组件弹性滑动密封设于所述供液槽内并与所述活动槽对应匹配,所述喷洒器铰设于所述立柱并与所述推动组件相匹配;>

5、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空套管、推动杆和导通管,所述空套管于所述供液槽弹性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推动杆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伸出所述活动槽与所述喷洒器相匹配,所述导通管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设于所述空套管的内侧,所述活塞器还设有与所述导通管相匹配的活阀,所述喷洒器与所述供液槽之间设有与所述导通管相匹配的封闭器。

6、所述喷洒器包括翻杆、软管和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翻杆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铰设于所述立柱两侧,所述软管设于所述翻杆与所述封闭器之间,若干所述雾化喷头均匀设于所述翻杆并与所述软管连通。

7、所述封闭器包括封片和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槽上端开有与所述封闭器相匹配的竖腔,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竖腔内,所述封片与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竖腔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竖腔侧壁与所述软管之间和设有导液槽。

8、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卷簧和拉索,所述旁腔内还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至少相差90°,所述卷簧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并缠绕,所述卷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拉索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并缠绕,所述拉索另一端与所述活塞器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还设有位于所述卷簧和所述拉索之间的分隔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旁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旁腔转动连接。

9、所述导通管包括管体、第二弹簧和抵片,所述导通管通过连接耳与所述空套管滑动连接,所述抵片设于所述导通管且位于所述连接耳上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管体且位于所述抵片与所述连接耳之间,所述管体开有7形槽,所述管体下端开有与所述活阀相匹配的对位口。

10、所述活阀的数量与所述导通管的数量相匹配,所述活阀包括滑管、限位环和第三弹簧,所述活阀开有台阶通孔,所述滑管滑动密封贯穿所述台阶通孔,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滑管侧面且位于所述台阶通孔内,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滑管且位于所述台阶通孔内的所述限位环下侧,所述滑管开有l形槽。

11、所述监测器包括摄像头和扬尘监测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扬尘监测器均通过连接板设于所述立柱上侧。

12、所述立柱上侧还设有与所述监测器相匹配的清灰器,所述清灰器包括一个分气环和若干个朝向所述出气头,所述分气环与所述供液槽上侧连通。

13、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通过调控机构的设置,当建筑施工环境内扬起粉尘大于监测器阈值时,能够及时的对目标环境进行降尘处理,其中喷洒器还能够直接受到水流的输送而扩大降尘喷洒范围,而在初始状态下又能够保持收缩,减少空间的阻挡和占用;导通管和活阀的设置,能够在通过水压开启喷洒器时,确保部件的稳定正常运行,在完全开启后再实现液体的通路连通;清灰器的设置,则能够进一步在降尘时,清理摄像头上积存的灰尘杂物,避免雾化后的水与灰尘混合形成污水影响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和监测器,所述立柱设于所述底座上端,所述监测器设于所述立柱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有调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器包括翻杆、软管和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翻杆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铰设于所述立柱两侧,所述软管设于所述翻杆与所述封闭器之间,若干所述雾化喷头均匀设于所述翻杆并与所述软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器包括封片和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槽上端开有与所述封闭器相匹配的竖腔,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竖腔内,所述封片与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竖腔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竖腔侧壁与所述软管之间和设有导液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卷簧和拉索,所述旁腔内还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至少相差90°,所述卷簧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并缠绕,所述卷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拉索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并缠绕,所述拉索另一端与所述活塞器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还设有位于所述卷簧和所述拉索之间的分隔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旁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旁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管包括管体、第二弹簧和抵片,所述导通管通过连接耳与所述空套管滑动连接,所述抵片设于所述导通管且位于所述连接耳上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管体且位于所述抵片与所述连接耳之间,所述管体开有7形槽,所述管体下端开有与所述活阀相匹配的对位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阀的数量与所述导通管的数量相匹配,所述活阀包括滑管、限位环和第三弹簧,所述活阀开有台阶通孔,所述滑管滑动密封贯穿所述台阶通孔,所述限位环设于所述滑管侧面且位于所述台阶通孔内,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滑管且位于所述台阶通孔内的所述限位环下侧,所述滑管开有L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包括摄像头和扬尘监测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扬尘监测器均通过连接板设于所述立柱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侧还设有与所述监测器相匹配的清灰器,所述清灰器包括一个分气环和若干个朝向所述出气头,所述分气环与所述供液槽上侧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和监测器,所述立柱设于所述底座上端,所述监测器设于所述立柱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有调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器包括翻杆、软管和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翻杆的数量为两个并对称铰设于所述立柱两侧,所述软管设于所述翻杆与所述封闭器之间,若干所述雾化喷头均匀设于所述翻杆并与所述软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器包括封片和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槽上端开有与所述封闭器相匹配的竖腔,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竖腔内,所述封片与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竖腔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竖腔侧壁与所述软管之间和设有导液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环境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卷簧和拉索,所述旁腔内还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至少相差90°,所述卷簧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并缠绕,所述卷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拉索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并缠绕,所述拉索另一端与所述活塞器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还设有位于所述卷簧和所述拉索之间的分隔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新余胡进陈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