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967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注汽阶段时,采油树小四通的上端开口安装采油树帽;电泵生产阶段时,拆掉采油树帽,由复合管缆携带机组由上至下依次穿过采油树小四通、主通径主阀和隔热油管,采油树小四通的上方井口位置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复合管缆悬挂密封装置和复合管缆穿越装置,复合管缆的上端穿过复合管缆悬挂密封装置和复合管缆穿越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无需更换井口装置和管柱的情况下,便可实现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注热、焖井、电泵生产等功能,为注采一体化提供了保障。同时检修泵作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所述井口装置与原热采井口装置尺寸变化不大,方便老井改造和井口流程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上热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


技术介绍

1、渤海油田稠油资源丰富,但稠油粘度大,受限于国内外潜油电泵机组耐温达不到350℃要求,开采难度较大,普遍采用蒸汽吞吐注采两趟管柱开采方式。注热阶段下入注热管柱,注热、焖井、放喷结束后需要动管柱作业,换为电潜泵举升管柱,造成作业成本高,洗压井对油层产生冷伤害,热量利用率低,而且修井机换管柱作业制约平台生产井数量,故而限制稠油油田的规模化开发。

2、热采井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举升工艺可实现一次性下入大通径注热管柱,注热、放喷结束后,使用复合管缆在大通径注热管柱内快速投捞电泵完成电泵生产,整个注采周期只需一趟投捞电泵作业,无需修井机动管柱作业,作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因此,热采井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技术是实现稠油开发的重要手段,可有效解决换管柱过程中时间、效率、成本等弊端。

3、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工艺需要专用的井口装置,须同时满足注热、焖井、放喷、投捞电泵、电泵生产等多种工况要求,还要受限于海上平台空间位置因素,现有的热采井口装置并不满足投捞电泵通径要求,也不具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采油树小四通、主通径主阀和油管四通,所述油管四通的上端开口通过油管挂设有隔热油管,所述油管四通的下端开口设有向下伸出的套管,所述隔热油管从所述套管内向下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缆的内部包含3根潜油电机电力传输线芯和1或2根液控管线,所述复合管缆的外层采用可承重的连续油管或钢丝铠装层,所述复合管缆的内部空隙填充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缆悬挂密封装置中设有用于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采油树小四通、主通径主阀和油管四通,所述油管四通的上端开口通过油管挂设有隔热油管,所述油管四通的下端开口设有向下伸出的套管,所述隔热油管从所述套管内向下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缆的内部包含3根潜油电机电力传输线芯和1或2根液控管线,所述复合管缆的外层采用可承重的连续油管或钢丝铠装层,所述复合管缆的内部空隙填充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管缆悬挂密封装置中设有用于与所述复合管缆外层连接的钻井卡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投捞电泵注采一体化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树小四通的左右两端开口分别连接有采油树左翼组件和采油树右翼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立新徐涛韩耀图龚宁袁伟伟徐刚张辉肖遥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