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945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跑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第一步:将碳化硅加入甲苯中,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匀速搅拌并滴加三乙胺,之后升温至120℃,磁力搅拌并反应6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用丙酮洗涤三次,离心、冷冻干燥,制得修饰碳化硅;将修饰碳化硅加入体积分数10%乙醇溶液中,超声震荡10min,之后加入戊二酸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引入碳化硅、导电纤维、碳黑等导电材料,以及使用纳米抗静电涂料,可以有效提高聚氨酯跑道的抗静电性能,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跑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静电积聚,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特别适用于需要防静电性能的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跑道,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氨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低聚物多元醇与异氰酸酯聚合而成。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预聚体、扩链剂、催化剂、颜料、填料等经一系列混合、加工、摊铺浇注而成的聚氨酯弹性体,以聚氨酯为原料铺设的塑胶跑道具有弹性好、耐磨性强、防滑性好、物理性能稳定且全天候使用等优点。

2、现有技术的聚氨酯跑道可能存在静电积聚和静电放电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对静电非常敏感的场所,如电子厂房、实验室等。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隐患;一些传统的聚氨酯跑道在导电性能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导致无法有效地防止静电产生和传播,因此需要改进聚氨酯跑道的导电性能。

3、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羧基化碳化硅、导电纤维、碳黑等导电材料,以及使用改性碳化硅和纳米抗静电涂料,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抗静电性能、导电性能、弹性和耐磨性,同时改善了制备工艺和环保性。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3、第一步:将碳化硅加入甲苯中,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匀速搅拌并滴加三乙胺,之后升温至120℃,磁力搅拌并反应6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用丙酮洗涤三次,离心、冷冻干燥,制得修饰碳化硅;将修饰碳化硅加入体积分数10%乙醇溶液中,超声震荡10min,之后加入戊二酸酐,37℃下匀速搅拌并反应4h,反应结束后离心,用质量分数10%氯化钠溶液洗涤,离心、冷冻干燥,制得羧基化碳化硅;

4、第二步:将羧基化碳化硅与导电纤维、碳黑进行混合融合,制得复合材料;

5、第三步:将复合材料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无水甲苯,通入氮气,匀速搅拌并超声分散30min,升温至60℃,加入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匀速搅拌并反应10h,反应结束后抽滤,用无水甲苯洗涤,制得滤饼,将滤饼在50℃下真空干燥10h,研磨、过筛,制得改性碳化硅;

6、第四步:将改性碳化硅与导电聚合物进行制备融合,制得改性碳化硅聚合物;

7、第五步:将改性碳化硅聚合物加入三口瓶中,依次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己内酯二醇,升温至80℃,保温反应2h,制得预聚体,向预聚体中加入1,4-丁二醇,快速搅拌直至凝胶化,制得复合弹性体;

8、第六步:将复合弹性体加入密炼机中,依次加入稳定剂、增塑剂和防老剂,混炼5—8min,出料、下片,制得混炼胶,之后转移至开炼机中精炼5min,压片,制得胶片;将胶片投入挤出机中,在210℃下挤出形成胶板,控制胶板厚度为2—5mm,将胶板辐照交联,之后切割、粉碎,制得塑料颗粒;

9、第七步:将塑料颗粒置于超临界反应釜中,通入发泡剂直至压力为5-20mpa,在110-120℃下保压5—10h,泄压,取出,制得防静电聚氨酯跑道材料;

10、第八步:将防静电聚氨酯跑道材料注入模具中,通过注塑或浇铸的方式制得防静电聚氨酯跑道;

11、第九步:在防静电聚氨酯跑道上喷涂纳米抗静电涂料。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步还具体的包括:将羧基化碳化硅和碳黑均研磨呈粉磨或者颗粒,以提高与导电纤维和碳黑的相容性;导电纤维选择为金属纤维或碳纤维,将导电纤维和碳黑悬浮在分散剂中,形成均匀的分散液;将羧基化碳化硅逐渐加入导电纤维和碳黑的分散液中,并使用搅拌器确保颗粒均匀分散在整个混合物中。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或使用超声波设备处理混合物,以确保羧基化碳化硅与导电纤维和碳黑充分融合,并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然后通过蒸发的方法将分散剂或者气体溶剂中的水分去除,留下羧基化碳化硅、导电纤维和碳黑的复合材料。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四步还具体的包括:将改性碳化硅研磨成粉末或颗粒;导电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苯胺或聚噻吩,将导电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选择的溶剂适用于导电聚合物的,并且不会影响碳化硅的性质;将改性碳化硅颗粒逐渐加入导电聚合物的溶液中,并使用搅拌器或超声波处理器设备确保颗粒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或使用超声波设备处理混合物,以确保碳化硅与导电聚合物充分融合,并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如果使用了溶剂,通过蒸发的方法将其去除,留下改性碳化硅与导电聚合物的改性碳化硅聚合物。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纳米抗静电涂料由纳米聚氨酯涂料、云母导电粉、碳黑粉制成,其中纳米聚氨酯涂料为80-100重量份;云母导电粉为20-35重量份;碳黑粉为15-30重量份。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纳米聚氨酯涂料由聚氨酯树脂、丙酮溶剂、增稠剂、钛白粉、防腐剂、抗氧剂、稳定剂、纳米颗粒、交联剂和填料组成。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碳化硅、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胺和甲苯的用量比为1g∶2.0—2.5ml∶0.15-0.35ml∶20ml;控制修饰碳化硅、乙醇溶液和戊二酸酐的用量比3-4g∶25—40ml∶4—6g。

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引入碳化硅、导电纤维、碳黑等导电材料,以及使用纳米抗静电涂料,可以有效提高聚氨酯跑道的抗静电性能,使得本专利技术跑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静电积聚,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特别适用于需要防静电性能的场所。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引入羧基化碳化硅、导电纤维和碳黑,确保这些导电成分与聚氨酯基体充分融合,形成均匀的导电网络,这有助于提高整个聚氨酯跑道的导电性能,确保其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导电,降低电阻,进一步减缓静电的产生和传播。

22、3、本专利技术通过制备复合弹性体,聚氨酯跑道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够提供舒适的行走体验。同时,改性碳化硅的引入有助于提高聚氨酯的耐磨性,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高强度使用的场所,如运动场馆。

23、4、本专利技术采用逐步的加工方法,确保各个组分在制备过程中均匀混合,并通过挤出和注塑等工艺制备聚氨酯跑道。这有助于确保最终产品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制品的不均匀性和缺陷。

24、5、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如聚己内酯二醇、甲苯等,以及采用环保的制备工艺,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所述的纳米抗静电涂料中使用的成分也可以选择环保的材料,使得整个制备过程更具可持续性。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还具体的包括:将羧基化碳化硅和碳黑均研磨呈粉磨或者颗粒,以提高与导电纤维和碳黑的相容性;导电纤维选择为金属纤维或碳纤维,将导电纤维和碳黑悬浮在分散剂中,形成均匀的分散液;将羧基化碳化硅逐渐加入导电纤维和碳黑的分散液中,并使用搅拌器确保颗粒均匀分散在整个混合物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或使用超声波设备处理混合物,以确保羧基化碳化硅与导电纤维和碳黑充分融合,并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然后通过蒸发的方法将分散剂或者气体溶剂中的水分去除,留下羧基化碳化硅、导电纤维和碳黑的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还具体的包括:将改性碳化硅研磨成粉末或颗粒;导电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苯胺或聚噻吩,将导电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选择的溶剂适用于导电聚合物的,并且不会影响碳化硅的性质;将改性碳化硅颗粒逐渐加入导电聚合物的溶液中,并使用搅拌器或超声波处理器设备确保颗粒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或使用超声波设备处理混合物,以确保碳化硅与导电聚合物充分融合,并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如果使用了溶剂,通过蒸发的方法将其去除,留下改性碳化硅与导电聚合物的改性碳化硅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静电涂料由纳米聚氨酯涂料、云母导电粉、碳黑粉制成,其中纳米聚氨酯涂料为80-100重量份;云母导电粉为20-35重量份;碳黑粉为15-30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聚氨酯涂料由聚氨酯树脂、丙酮溶剂、增稠剂、钛白粉、防腐剂、抗氧剂、稳定剂、纳米颗粒、交联剂和填料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碳化硅、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胺和甲苯的用量比为1g∶2.0—2.5mL∶0.15-0.35mL∶20mL;控制修饰碳化硅、乙醇溶液和戊二酸酐的用量比3-4g∶25—40mL∶4—6g。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还具体的包括:将羧基化碳化硅和碳黑均研磨呈粉磨或者颗粒,以提高与导电纤维和碳黑的相容性;导电纤维选择为金属纤维或碳纤维,将导电纤维和碳黑悬浮在分散剂中,形成均匀的分散液;将羧基化碳化硅逐渐加入导电纤维和碳黑的分散液中,并使用搅拌器确保颗粒均匀分散在整个混合物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或使用超声波设备处理混合物,以确保羧基化碳化硅与导电纤维和碳黑充分融合,并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然后通过蒸发的方法将分散剂或者气体溶剂中的水分去除,留下羧基化碳化硅、导电纤维和碳黑的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聚氨酯跑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还具体的包括:将改性碳化硅研磨成粉末或颗粒;导电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苯胺或聚噻吩,将导电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选择的溶剂适用于导电聚合物的,并且不会影响碳化硅的性质;将改性碳化硅颗粒逐渐加入导电聚合物的溶液中,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盛天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