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磨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921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技术公开了玻璃钢磨边装置,涉及玻璃钢磨边领域,本技术包括装置主体和转柱,装置主体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支撑架和导杆,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往复丝杆连接有套筒。本技术通过电机、往复丝杆、棘轮和定位槽的设置,当玻璃钢一个边打磨完毕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套筒向左移动,套筒通过移动板和真空吸盘带动玻璃钢进行左移,同时真空吸盘底部通过转柱携带棘轮左移,棘轮左移过程中与三个被扭簧轴弹起的棘爪相抵,使棘轮受力转动三次,同时定位销受力缩入转柱中并压缩弹簧,由于棘轮外圈的棘齿为十二个,因此棘轮与三个棘爪相抵转动后的角度为九十度,从而便于打磨辊打磨玻璃钢的其他边,进而导致装置的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钢磨边领域,具体为玻璃钢磨边装置


技术介绍

1、玻璃钢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玻璃钢具有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等特点,玻璃钢平板在裁切过后,玻璃钢平板两端的裁切边缘比较粗糙,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打磨,提高其光滑度,进而提高其美观度。

2、现有的部分玻璃钢打磨装置在对玻璃钢进行打磨时,由于玻璃钢板的四个边角均需要进行打磨,因此部分技术方案通常会设置电机驱动真空吸盘或工作台旋转,虽然后续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调节玻璃钢的角度,但却使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耗能增加,且由于玻璃钢每次转动均为九十度角,因此电机的采购需要使用更为昂贵的可编程电机,例如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且装置实际运行的程序也更为复杂,进而会导致装置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玻璃钢磨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玻璃钢磨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转柱,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支撑架和导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往复丝杆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背部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转柱底部设置有棘轮,所述转柱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有定位销,所述支撑架内部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支撑架之间连接有扭簧轴。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玻璃钢一个边打磨完毕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往复丝杆带动套筒向左移动,套筒通过移动板和真空吸盘带动玻璃钢进行左移,同时真空吸盘底部通过转柱携带棘轮左移,棘轮左移过程中与三个被扭簧轴弹起的棘爪相抵,使棘轮受力转动三次,同时定位销受力缩入转柱中并压缩弹簧,由于棘轮外圈的棘齿为十二个,因此棘轮与三个棘爪相抵转动后的角度为九十度,通过棘轮上棘齿与棘爪的数量比例便于玻璃钢精准转动至指定角度,棘轮转动时通过转柱和真空吸盘带动玻璃钢转动九十度,当转柱转动九十度后,定位销与四个定位槽中的一个对应,此时弹簧驱动定位销伸出,进而使定位销进入与之对应的定位槽中,既便于对玻璃钢角度进行定位,又避免玻璃钢后续随意转动,当玻璃钢右移时棘轮再次与三个棘爪相抵,此时棘爪不会抵住棘轮,反而棘爪受力缩入支撑架中并压缩扭簧轴上的扭簧,有效减少玻璃钢反转的现象发生。

4、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打磨辊,所述移动板顶部通过十字滑台机构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转柱连接于十字滑台机构底部,所述真空吸盘顶部设置有玻璃钢,所述棘轮底部设置有旋转接头。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旋转可带动打磨辊旋转,真空吸盘可吸附住玻璃钢便于打磨辊打磨,旋转接头可避免真空吸盘的管道受转柱旋转影响出现缠绕现象,十字滑台机构可使玻璃钢在右移时边角能够与打磨辊接触,进而增加打磨精度,且避免玻璃钢转动后无法与打磨辊接触的现象发生。

6、进一步的,所述套筒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套筒对称分布。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套筒之间固定有移动板,从而两个套筒可使移动板平衡和稳定的进行左右移动。

8、进一步的,一个所述套筒与往复丝杆螺纹连接,且另一个套筒与导杆滑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套筒在往复丝杆上进行左右移动,可带动另一个套筒一起进行左右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定位槽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四个定位槽环形阵列状分布,所以导致定位销每次旋转都是九十度,从而使定位销进入与之对应的定位槽中,便于对玻璃钢角度进行定位。

12、进一步的,所述棘爪设置有三个,所述棘轮外圈设置有十二个棘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棘轮外圈的棘齿为十二个,因此棘轮与三个棘爪相抵转动后的角度为九十度,通过棘轮上棘齿与棘爪的数量比例便于玻璃钢精准转动至指定角度。

14、进一步的,所述棘爪与支撑架转动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爪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扭簧轴,当棘轮向左移动时,棘爪弹起抵住棘轮使棘轮旋转,当棘轮向右移动时,棘爪不再对棘轮进行限位。

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通过电机、往复丝杆、棘轮和定位槽的设置,首先,工作人员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往复丝杆带动套筒向左移动,套筒通过移动板和真空吸盘带动玻璃钢进行左移,同时移动板通过转柱携带棘轮左移,棘轮左移过程中与三个被扭簧轴弹起的棘爪相抵,使棘轮受力转动三次,同时定位销受力缩入转柱中并压缩弹簧,由于棘轮外圈的棘齿为十二个,因此棘轮与三个棘爪相抵转动后的角度为九十度,通过棘轮上棘齿与棘爪的数量比例便于玻璃钢精准转动至指定角度,棘轮转动时通过转柱和真空吸盘带动玻璃钢转动九十度,当转柱转动九十度后,定位销与四个定位槽中的一个定位槽对应,此时弹簧驱动定位销伸出,进而使定位销进入与之对应的定位槽中,既便于对玻璃钢角度进行定位,又避免玻璃钢后续随意转动,当玻璃钢右移时棘轮再次与三个棘爪相抵,此时棘爪不会抵住棘轮,反而棘爪受力缩入支撑架中并压缩扭簧轴上的扭簧,有效减少玻璃钢反转的现象发生,从而便于打磨辊打磨玻璃钢的其他边,进而导致装置的成本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玻璃钢磨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转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4)、支撑架(12)和导杆(18),所述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往复丝杆(5)连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背部固定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5),所述转柱(10)底部设置有棘轮(11),所述转柱(10)内部设置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一端连接有定位销(16),所述支撑架(12)内部设置有棘爪(14),所述棘爪(14)与支撑架(12)之间连接有扭簧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打磨辊(3),所述移动板(7)顶部通过十字滑台机构(20)设置有真空吸盘(8),所述转柱(10)连接于十字滑台机构(20)底部,所述真空吸盘(8)顶部设置有玻璃钢(9),所述棘轮(11)底部设置有旋转接头(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套筒(6)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钢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套筒(6)与往复丝杆(5)螺纹连接,且另一个套筒(6)与导杆(18)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15)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定位槽(15)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14)设置有三个,所述棘轮(11)外圈设置有十二个棘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钢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14)与支撑架(12)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钢磨边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转柱(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4)、支撑架(12)和导杆(18),所述第二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往复丝杆(5)连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背部固定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5),所述转柱(10)底部设置有棘轮(11),所述转柱(10)内部设置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一端连接有定位销(16),所述支撑架(12)内部设置有棘爪(14),所述棘爪(14)与支撑架(12)之间连接有扭簧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打磨辊(3),所述移动板(7)顶部通过十字滑台机构(20)设置有真空吸盘(8),所述转柱(10)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观仁姚利生向梅祝建华曹富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汉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