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99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开设有滑行槽;侧向槽,所述侧向槽正下方的底座内开设有底安装孔;侧向槽,所述侧向槽内侧壁上开设有侧安装孔,所述侧安装孔外端通过轴承座旋转安装有侧调节套筒,所述侧调节套筒内壁与侧定位柱一端连接,所述侧定位柱另一端与侧安装孔内端贴合,所述底块与限位槽内壁贴合。该模具行位结构,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当侧向凸台与侧向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磨损导致行位块位置偏移时,通过可调式支撑机构,从侧向槽底部对侧向凸台底部进行支撑,并通过水平限位机构,保证侧向凸台和行位块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稳定,令底座、推顶座和行位块能稳定对齐贴合以及顺畅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行位,具体为一种模具行位结构


技术介绍

1、模具行位结构指的是模具使用的,能够获得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以及复位动作来拖出产品倒扣,低陷等位置的机构,是利用成型的开模动作用,使斜撑梢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2、现有的模具行位结构,如公开号为cn216860472u的名为一种模具行位结构的已授权中国技术专利中,通过底座、侧向凸台、侧向槽、推顶座和行位块等结构,实现了模具的行位,但是侧向凸台与侧向槽在反复接触脱离过程中,会出现磨损,且两侧磨损可能不同,会导致行位块高度降低或倾斜,影响行位块与推顶座的接触与脱离,导致底座、推顶座和行位块之间磨损增大以及在行位过程中卡顿。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模具行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行位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包括:

4、底座,所述底座中部开设有滑行槽,所述滑行槽内安装有推顶座和行位块,所述推顶座前侧与行位块后侧连接,所述行位块边侧设置有侧向凸台,所述侧向凸台与侧向槽内壁贴合,所述侧向槽开设在滑行槽侧壁上;

5、侧向槽,所述侧向槽正下方的底座内开设有底安装孔,所述底安装孔内侧底部通过轴承座旋转安装有底调节套筒,所述底调节套筒内壁与垂直螺纹杆底端连接,所述垂直螺纹杆顶端与基板底面连接固定,所述基板设置在侧向槽底面开设的矩形凹槽内,所述基板顶面旋转安装有支撑轮;

6、侧向槽,所述侧向槽内侧壁上开设有侧安装孔,所述侧安装孔外端通过轴承座旋转安装有侧调节套筒,所述侧调节套筒内壁与侧定位柱一端连接,所述侧定位柱另一端与侧安装孔内端贴合,所述侧定位柱底端固定有底块,所述底块与限位槽内壁贴合,所述限位槽开设在侧安装孔内端底部。

7、优选的,所述底调节套筒与垂直螺纹杆为螺纹连接,所述垂直螺纹杆关于基板中心对称分布。

8、优选的,所述基板两侧开设的凹槽内镶嵌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与侧向槽底面开设的矩形凹槽内侧壁贴合。

9、优选的,所述滚珠表面设置为镜面,所述滚珠在基板两侧等间距密集设置。

10、优选的,所述支撑轮在基板顶面等间距密集设置,所述支撑轮顶端高于侧向槽底面,所述基板关于滑行槽中心对称分布。

11、优选的,所述侧调节套筒与侧定位柱为螺纹连接,所述侧定位柱与侧安装孔为滑动连接,所述侧定位柱的直径大于侧向槽内侧垂面高度的一半,所述侧定位柱为等间距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底块与限位槽为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大于侧定位柱长度的1/5。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当侧向凸台与侧向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磨损导致行位块位置偏移时,通过可调式支撑机构,从侧向槽底部对侧向凸台底部进行支撑,并通过水平限位机构,保证侧向凸台和行位块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稳定,令底座、推顶座和行位块能稳定对齐贴合以及顺畅移动;

15、1.本技术通过旋转对称分布的底调节套筒,驱动垂直螺纹杆带着基板和支撑轮进行稳定的竖直移动,从两侧对侧向凸台进行支撑定位,保证行位块的整体水平以及工作位置稳定;

16、2.本技术通过旋转侧调节套筒驱动侧定位柱带着底块沿着限位槽进行直线移动,令侧定位柱伸出侧安装孔合适长度,通过两侧侧定位柱配合,对组装后的行位块进行水平定位,保证行位块在使用一段时间磨损后,仍能准确中置与推顶座稳定对齐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调节套筒(8)与垂直螺纹杆(9)为螺纹连接,所述垂直螺纹杆(9)关于基板(10)中心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两侧开设的凹槽内镶嵌安装有滚珠(11),所述滚珠(11)与侧向槽(6)底面开设的矩形凹槽内侧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11)表面设置为镜面,所述滚珠(11)在基板(10)两侧等间距密集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12)在基板(10)顶面等间距密集设置,所述支撑轮(12)顶端高于侧向槽(6)底面,所述基板(10)关于滑行槽(2)中心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调节套筒(14)与侧定位柱(15)为螺纹连接,所述侧定位柱(15)与侧安装孔(13)为滑动连接,所述侧定位柱(15)的直径大于侧向槽(6)内侧垂面高度的一半,所述侧定位柱(15)为等间距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块(16)与限位槽(17)为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17)的长度大于侧定位柱(15)长度的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调节套筒(8)与垂直螺纹杆(9)为螺纹连接,所述垂直螺纹杆(9)关于基板(10)中心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两侧开设的凹槽内镶嵌安装有滚珠(11),所述滚珠(11)与侧向槽(6)底面开设的矩形凹槽内侧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11)表面设置为镜面,所述滚珠(11)在基板(10)两侧等间距密集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行位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乐夏伏华
申请(专利权)人:和平县冠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