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组件、组件束以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组件、组件束以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86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组件、组件束以及装置。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包括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引线部和近端部,所述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包括管体和端部限位机构,所述管体具有纵向延伸的空腔以容纳所述引线部的要进行曲展形变的目标段,且在纵向方向上可弹性拉伸到限定长度,所述限定长度在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的安全延展长度范围内,所述端部限位机构构造为在所述管体的两端处对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在纵向方向上限位锁定,以实现在保证柔性神经电极在被植入者体内的稳定、安全和长期的使用的同时,提升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和柔性神经电极的体内活动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柔性神经电极植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组件、组件束以及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电极在生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和临床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神经记录与神经调控等领域,包括深脑刺激(dbs)、脊髓刺激、外周神经刺激等。现有的神经电极的引线部分通常需要在体内延伸,从而实现与植入体内的适配器(如脉冲发生器)实现互联。这种配置常常导致术后感到明显的异物感和舒适度降低。其中一个原因是神经电极引线的硬度和体内组织不协调;更关键的是,现有神经电极引线的拉伸等形变性能差,无法产生足够的形变以承受患者活动(例如颈部活动)带来的拉伸,从而可能限制患者颈部等位置自由活动的幅度与范围,并且可能会导致神经电极引线因为受到机械损伤而失效。

2、柔性神经电极具有良好的弯曲形变能力。为了提高柔性神经电极在拉伸状态下的稳定性,现有技术方案主要着眼于将具有曲线形状(如蛇形)的柔性神经电极引线直接贴敷在或者包裹于具有延展性的材料。但这种方法仅考虑到基础的机械防护,而忽视了支撑或者包裹材料与柔性神经电极引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匹配问题。比如当其整体受到纵向拉伸时,由于支撑或者包裹材料与柔性神经电极引线的力学响应特性不同,这导致柔性神经电极引线依然可能会受到机械损伤。因此,在确保柔性神经电极引线在体内的机械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技术挑战。并且,曲线形状一般会较大地增加柔性神经电极引线的尺寸。目前需要一种能够保护柔性神经电极引线免受机械损伤,并允许其在患者自由活动中具有一定形变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如何保证柔性神经电极引线在埋植后的长期使用中不受损,同时又能适应体内活动造成的各种机械应力的问题上,目前尚无理想的解决方案。

3、另外,在多电极的应用场景中,还需要多条柔性神经电极引线并行或交叉布置。这增加了其保护装置设计的复杂性,因为不仅需要考虑单一柔性神经电极引线的保护,还需要解决多引线之间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问题,以确保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组件、组件束以及装置,其可以确保柔性神经电极的引线部在体内活动中免受机械损伤,并允许引线部自由地进行包括弯曲、扭曲、伸展以及松展的曲展形变,尤其考虑到柔性神经电极引线与体内组织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当患者活动或身体姿势变化时,能够在确保柔性神经电极的引线部在被植入者体内长时间使用中保持稳定、安全且不受损的同时,保证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3、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包括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引线部和近端部,所述套管包括管体和端部限位机构。所述管体具有纵向延伸的空腔以容纳所述引线部的要进行曲展形变的目标段,且在纵向方向上可弹性拉伸到限定长度,所述限定长度在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的安全延展长度范围内。所述端部限位机构构造为在所述管体的两端处对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在纵向方向上限位锁定。

4、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组件。该组件包括根据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和柔性神经电极。柔性神经电极包括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引线部和近端部,所述引线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套管内部沿纵向方向延伸,并从所述套管的两端穿出。其中,所述引线部的一端与所述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连接,且与所述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的电极位点导通,并且所述引线部的另一端与适配器连接,且与所述适配器电学导通。

5、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组件束。该组件束包括多个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组件,所述多个组件的套管以彼此平行或交叠的方式分布并沿纵向方向延伸。

6、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极组件部和定位植入部。电极组件部包括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组件,或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组件束。定位植入部在各个时刻获取所述组件或所述组件束的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基于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与所述组件或所述组件束的目标植入位置信息进行对比的位置对比结果引导所述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到达所述目标位置处。

7、本申请的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组件、组件束以及装置通过利用在纵向方向上可弹性拉伸的套管,以在纵向方向上限位的方式套设在柔性神经电极的引线部的目标端外侧,从而能够使套管和柔性神经电极的引线部在被植入者体内的动态条件下都可以通过灵活地调整自身形态而不会受到损伤,进而能够在保护柔性神经电极的引线部不受损伤的同时,保证患者的使用舒适度,以实现在保证柔性神经电极在被植入者体内的稳定、安全和长期的使用的同时,提升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和柔性神经电极的体内活动自由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包括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引线部和近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管体和端部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构造为褶皱结构或伸缩结构,且所述管体在纵向方向上可伸缩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管体的管壁构造为网状结构或网格状结构,并且所述管体在纵向方向上可伸缩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在纵向方向上可弹性拉伸到极限长度,所述极限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限定长度的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长度与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的安全延展长度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极限长度与所述限定长度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构造为在沿纵向方向拉伸的情况下,其内径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构造为在沿纵向方向拉伸的情况下,其径向截面至少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外侧具有微纳米级别的纹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构造为构成为带有微刺或挂钩的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部与所述套管的制作材料中具有抗氧化和抗腐蚀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上形成有交换孔,所述管壁内外侧的物质通过所述交换孔进行交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构造为密闭结构,所述管壁内外侧的物质通过所述管壁被隔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部还包括填充保护物,所述引线部可相对所述填充保护物在所述管体的内部进行相对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限位机构还构造为,在所述管体的纵向方向上的任一处对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在纵向方向上限位锁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限位机构构造为通过粘合或者物理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引线部进行连接,以对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在纵向方向上限位锁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连接部,其与位于目标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套管固定部进行连接,以将所述管体固定至所述目标位置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管体的两端、所述管体的管壁的近端、中段、或远端中的任一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部通过粘合或者物理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套管固定部进行连接。

21.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布设部包括多个第三绝缘层,各个所述第三绝缘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金属层中两个相邻的金属层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层上设置有通孔,其使得所述第三绝缘层两侧的金属层短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布设部为螺旋结构或双绞线结构。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具有多个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在所述套管内部,多个所述柔性神经电极的引线部以彼此平行或交叠的方式分布并沿所述套管的纵向方向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辅助植入装置,其远端侧形成有牵引部且构造为与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形成物理连接机构,以便引导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向目标位置执行植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部形成有孔状结构或凹槽结构,所述牵引部的远端处形成为尖锐头结构或可伸缩的钝头结构以插入所述辅助植入部,从而形成所述物理连接机构。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连接机构构造为在向所述牵引部施加朝向近侧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分离,以便当所述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入式柔性神经电极的套管,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包括远端电极位点布设部、引线部和近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包括管体和端部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构造为褶皱结构或伸缩结构,且所述管体在纵向方向上可伸缩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管体的管壁构造为网状结构或网格状结构,并且所述管体在纵向方向上可伸缩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在纵向方向上可弹性拉伸到极限长度,所述极限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限定长度的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长度与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的安全延展长度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一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极限长度与所述限定长度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构造为在沿纵向方向拉伸的情况下,其内径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构造为在沿纵向方向拉伸的情况下,其径向截面至少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外侧具有微纳米级别的纹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构造为构成为带有微刺或挂钩的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部与所述套管的制作材料中具有抗氧化和抗腐蚀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上形成有交换孔,所述管壁内外侧的物质通过所述交换孔进行交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管壁构造为密闭结构,所述管壁内外侧的物质通过所述管壁被隔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部还包括填充保护物,所述引线部可相对所述填充保护物在所述管体的内部进行相对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限位机构还构造为,在所述管体的纵向方向上的任一处对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在纵向方向上限位锁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限位机构构造为通过粘合或者物理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引线部进行连接,以对所述引线部的目标段在纵向方向上限位锁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连接部,其与位于目标位置处的至少一个套管固定部进行连接,以将所述管体固定至所述目标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为田慧慧王晋芬杨贵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