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及辅助植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及辅助植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67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及辅助植入系统。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牵引件,包括沿其纵长方向彼此相对的头端和末端,所述头端与所述柔性神经电极附接;接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接收部件,所述接收部件包括接收壳体和贯穿所述接收壳体的接收通道,所述接收通道构造为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牵引件;其中,至少部分接收通道具有粗糙表面,该粗糙表面构造为:当所述牵引件在所述接收通道中移动时,所述粗糙表面产生阻碍所述牵引件和所述接收通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脑机接口领域,尤其涉及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及辅助植入系统


技术介绍

1、神经电极的植入技术是一种在神经科学和神经医学领域中先进的医疗手段,通过在大脑或神经系统中植入微小的电极,精确监测和调节神经信号,以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目的。此外,神经电极还具有特定脑区的神经信号记录功能,这些记录的信号可以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分析。

2、神经电极的植入装置是实现神经电极植入技术的关键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电极的植入装置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及其辅助植入系统。

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包括:

3、至少一个牵引件,包括沿其纵长方向彼此相对的头端和末端,所述头端与所述柔性神经电极附接;

4、接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接收部件,所述接收部件包括接收壳体和贯穿所述接收壳体的接收通道,所述接收通道构造为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牵引件;

5、其中,至少部分接收通道具有粗糙表面,该粗糙表面构造为:当所述牵引件在所述接收通道中移动时,所述粗糙表面产生阻碍所述牵引件和所述接收通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6、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通道包括设置在其壁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从所述壁指向所述接收通道的通道中心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粗糙表面。

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壁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至少一个凸起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壁的第一凸起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壁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凸起方向相反。

8、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9、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具有弹性并且构造为:当所述牵引件位于所述接收通道中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牵引件形成弹性接触。

10、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构造为锯齿状、波纹状和凸台状中的至少一种。

11、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通道构造为贯穿所述接收壳体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之间的开放通道,至少部分所述开放通道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12、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通道构造为贯穿所述接收壳体的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被所述接收壳体环绕,部分所述内部通道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13、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部通道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14、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至少一个构造为与所述牵引件的形状配合以将所述牵引件保持在所述内部通道中。

15、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接收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排列的至少一排接收部件,该至少一排接收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部件。

16、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排接收部件包括多个所述接收部件,多个所述接收部件中相邻两个接收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可相互滑移地连接。

1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18、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相邻两个接收部件之间,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和导条,所述导轨和所述导条形状配合地相互嵌合,从而将所述相邻两个接收部件可相互滑移地连接。

19、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组件包括多排所述接收部件,多排所述接收部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间隔排列且彼此不接触。

20、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接收组件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内以矩阵方式排列的至少两个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多个所述接收部件;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单元的一个接收单元相对另一个接收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所述一个接收单元中的所有接收部件相对所述另一个接收单元中的所有接收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21、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单元在第二方向上邻接,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22、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单元之间,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轨和导条,所述导轨和所述导条形状配合地相互嵌合,从而将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单元可相互滑移地连接。

23、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主夹持组件,其包括两个夹持片,所述两个夹持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对置并且分别从所述接收组件的相对两侧夹持所述接收组件。

24、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夹持片和所述接收组件之间,所述连接组件构造为使所述接收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夹持片。

25、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接、卡接、磁性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26、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辅助夹持组件,所述辅助夹持组件包括卡箍件,所述卡箍件至少环绕部分所述主夹持组件和所述接收组件,以夹紧所述主夹持组件和被所述主夹持组件夹持的接收组件。

2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粗糙表面产生的摩擦力定义为摩擦力阈值,所述牵引件构造为在大于所述摩擦力阈值的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接收通道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接收通道中移动。

28、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构造为能够在医学成像下被显示,以引导所述辅助植入装置到达目标位置。

29、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布置在所述牵引件、所述接收部件和所述柔性神经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上。

30、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布置在所述柔性神经电极的远端上。

31、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金属标记。

32、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多个相邻布置的金属标记。

3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系统,包括:

34、至少一根柔性神经电极,所述柔性神经电极包括近端、远端和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延伸的电气连接部;和

35、前任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

36、其中,所述牵引件的头端与所述柔性神经电极的远端附接。

37、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植入系统包括至少两根柔性神经电极,所述至少两根柔性神经电极的近端一体化地构造。

38、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神经电极的远端包括至少一个神经电极位点和辅助植入孔;所述牵引件的头端贯穿所述辅助植入孔,所述辅助植入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牵引件的主体的直径,从而使柔性神经电极抵靠在牵引件的头端上。

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包括设置在其壁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从所述壁指向所述接收通道的通道中心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粗糙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具有弹性并且构造为:当所述牵引件位于所述接收通道中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牵引件形成弹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构造为锯齿状、波纹状和凸台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构造为贯穿所述接收壳体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之间的开放通道,至少部分所述开放通道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构造为贯穿所述接收壳体的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被所述接收壳体环绕,部分所述内部通道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通道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至少一个构造为与所述牵引件的形状配合以将所述牵引件保持在所述内部通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接收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排列的至少一排接收部件,该至少一排接收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排接收部件包括多个所述接收部件,多个所述接收部件中相邻两个接收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可相互滑移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组件包括多排所述接收部件,多排所述接收部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间隔排列且彼此不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单元在第二方向上邻接,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持组件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接、卡接、磁性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粗糙表面产生的摩擦力定义为摩擦力阈值,所述牵引件构造为在大于所述摩擦力阈值的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接收通道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接收通道中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构造为能够在医学成像下被显示,以引导所述辅助植入装置到达目标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布置在所述牵引件、所述接收部件和所述柔性神经电极中的至少一个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布置在所述柔性神经电极的远端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金属标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多个相邻布置的金属标记。

27. 一种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系统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辅助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系统包括至少两根柔性神经电极,所述至少两根柔性神经电极的近端一体化地构造。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辅助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

30.根据权利要求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神经电极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包括设置在其壁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沿从所述壁指向所述接收通道的通道中心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粗糙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具有弹性并且构造为:当所述牵引件位于所述接收通道中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牵引件形成弹性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构造为锯齿状、波纹状和凸台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构造为贯穿所述接收壳体的开放槽,所述开放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之间的开放通道,至少部分所述开放通道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构造为贯穿所述接收壳体的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被所述接收壳体环绕,部分所述内部通道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通道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具有所述粗糙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至少一个构造为与所述牵引件的形状配合以将所述牵引件保持在所述内部通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接收组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排列的至少一排接收部件,该至少一排接收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收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排接收部件包括多个所述接收部件,多个所述接收部件中相邻两个接收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可相互滑移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组件包括多排所述接收部件,多排所述接收部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间隔排列且彼此不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单元在第二方向上邻接,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植入装置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持组件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插接、卡接、磁性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辅助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为杨贵强刘孟成王晋芬田慧慧托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