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785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包括外箱体和探测仪本体,所述外箱体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探测仪本体放置于外箱体内腔,所述探测仪本体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用于对探测仪本体检测端进行防护,所述防护组件与探测仪本体之间设置有对接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外防护框配合安装槽和弹力带层,使得工作人员在抓住探测仪本体在废墟中进行探测时,可以通过外防护框对探测仪本体的探测端进行防护,防止外界杂物碰撞到探测仪本体,有效的对探测仪本体起到了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命探测仪,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


技术介绍

1、雷达生命探测仪是一种综合了微功率超宽带雷达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制而成的高科技救生设备。按功能分为视频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适合于地震、坍塌、建筑物倒塌下的废墟救援,适用于消防、市政、矿山救护等机构。

2、目前大部分的雷达生命探测仪最常见的使用场景还是用于地震中的搜救,通过便携式外箱将其携带到现场,在使用时其中一名搜救队员通过探测仪对废墟进行探测,另一名队员则只需在一侧观察控制器的显示屏上是否出现探测到的生命迹象,通过两名队员之间的配合进行搜救,但由于震后现场环境复杂,在废墟通过探测仪进行探测的队员需要将探测仪尽量靠近废墟来进行探测,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对探测仪靠近废墟的一端造成碰撞和损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对其探测端进行防护的雷达生命探测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包括外箱体和探测仪本体,所述外箱体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内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探测仪本体放置于外箱体内腔,所述探测仪本体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用于对探测仪本体检测端进行防护,所述防护组件与探测仪本体之间设置有对接组件。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活动顶块、活动槽、限位块和第一螺纹杆,所述限位板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箱盖内侧靠近两侧的位置。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槽分别开设于两个限位板正面的中央位置,所述活动槽两侧和正面均贯穿限位板,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活动槽内侧的中央位置。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螺纹贯穿限位块,所述第一螺纹杆另一端与活动顶块连接,所述活动顶块远离螺纹杆的一侧为弧形面。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外防护框、安装槽和弹力带层,所述安装槽贯穿开设于外防护框顶端,所述弹力带层设置于安装槽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所述外防护框通过安装槽与探测仪本体底端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第一对接板、第二对接板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对接板设置于外防护框顶端两侧,所述第二对接板设置于探测仪本体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且两端通过螺母固定。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测仪本体顶端两侧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外箱体正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探测仪本体顶端一侧设置有收纳框,所述收纳框内放置有控制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外防护框配合安装槽和弹力带层,使得工作人员在抓住探测仪本体在废墟中进行探测时,可以通过外防护框对探测仪本体的探测端进行防护,防止外界杂物碰撞到探测仪本体,有效的对探测仪本体起到了防护效果;

11、2、同时利用设置的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配合第二螺纹杆,使得探测仪本体在与外防护框安装对接时更加方便快捷,也方便后续对外防护框的维护和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包括外箱体(01)和探测仪本体(0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03)、活动顶块(031)、活动槽(032)、限位块(033)和第一螺纹杆(034),所述限位板(03)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箱盖(011)内侧靠近两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032)分别开设于两个限位板(03)正面的中央位置,所述活动槽(032)两侧和正面均贯穿限位板(03),所述限位块(033)设置于活动槽(032)内侧的中央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034)一端螺纹贯穿限位块(033),所述第一螺纹杆(034)另一端与活动顶块(031)连接,所述活动顶块(031)远离螺纹杆的一侧为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外防护框(043)、安装槽(044)和弹力带层(045),所述安装槽(044)贯穿开设于外防护框(043)顶端,所述弹力带层(045)设置于安装槽(044)内壁靠近底端的位置,所述外防护框(043)通过安装槽(044)与探测仪本体(02)底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包括第一对接板(04)、第二对接板(041)和第二螺纹杆(042),所述第一对接板(04)设置于外防护框(043)顶端两侧,所述第二对接板(041)设置于探测仪本体(02)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所述第二螺纹杆(042)贯穿第一对接板(04)和第二对接板(041)且两端通过螺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仪本体(02)顶端两侧设置有第二把手(021),所述外箱体(01)正面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一把手(012),所述探测仪本体(02)顶端一侧设置有收纳框(023),所述收纳框(023)内放置有控制器(0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包括外箱体(01)和探测仪本体(0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03)、活动顶块(031)、活动槽(032)、限位块(033)和第一螺纹杆(034),所述限位板(03)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箱盖(011)内侧靠近两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032)分别开设于两个限位板(03)正面的中央位置,所述活动槽(032)两侧和正面均贯穿限位板(03),所述限位块(033)设置于活动槽(032)内侧的中央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034)一端螺纹贯穿限位块(033),所述第一螺纹杆(034)另一端与活动顶块(031)连接,所述活动顶块(031)远离螺纹杆的一侧为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毫米波生命体征监测雷达,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伟肖云肖林石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七叶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