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71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8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包括多个子轴,子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合块,另一端设置有与卡合块相配合的卡合槽,相邻子轴之间的卡合块与卡合槽卡合构成相邻子轴之间的固定,子轴沿垂直于轴向设置有用于与动触点联动的联动槽。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拼接式转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


技术介绍

1、塑壳断路器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自动切断电流,塑壳指的是用塑料绝缘体来作为装置的外壳,用来隔离导体之间以及接地金属部分。

2、塑壳断路器通常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静触片,以及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片,动触片设置在转轴上,且转轴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转轴进行转动的防滑把手,防滑把手从壳体内伸出,用户通过防滑把手来带动动触片与静触片进行接触与分离,进而实现对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

3、目前,市面上塑壳断路器所用的转轴为一体成形的,由于转轴需要带动多个动触点进行转动,故转轴的长度较长,而过长的长度则使得在加工过程中转轴易变形,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当转轴部分出现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转轴,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拼接式转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多个子轴,子轴的一端设置有卡合块,另一端设置有与卡合块相配合的卡合槽,相邻子轴之间的卡合块与卡合槽卡合构成相邻子轴之间的固定,子轴沿垂直于轴向设置有用于与动触点联动的联动槽。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子轴分开制造,而后依次将子轴组装成为需要的转轴,且转轴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数量的子轴,满足使用需求,同时由于子轴的长度短,在制造时不会应该轴向长度过长而导致形变,制作精度高,同时在转轴某个位置磨损后,可单独更换该位置的子轴,维修成本低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卡合块具有沿靠近卡合块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卡合斜面,卡合槽内设置有沿深入卡合槽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配合斜面,卡合斜面与配合斜面构成卡合块与卡合槽的卡合。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合块逐渐滑入卡合槽后,直至卡合斜面与配合斜面相抵,此时卡合块继续移动,使得卡合块发生形变,直至卡合斜面经过配合斜面,而后卡合块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形变,此时由于配合斜面的存在,卡合块无法沿原路返回,完成卡合块与卡合槽的卡合。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子轴依次包括第一子轴、第二子轴及第三子轴,卡合块包括第一卡合块、第二卡合块及第三卡合块,卡合槽包括第一卡合槽、第二卡合槽及第三卡合槽;第一卡合块设置于第一子轴一端,第一卡合槽设置于第一子轴相对第一卡合块的另一端;第二卡合块设置于第二子轴一端,第二卡合槽设置于第二子轴相对第二卡合块的另一端;第三卡合块设置于第三子轴一端,第三卡合槽设置于第三子轴相对第三卡合块的另一端;第一卡合槽与第二卡合块构成第一子轴与第二子轴的固定,第二卡合槽与第三卡合块构成第二子轴与第三子轴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子轴可不止三个,其数量的多少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转轴装配时,将第一子轴的第一卡合槽与第二子轴的第二卡合块相对,并将第二卡合块沿第一卡合槽滑入,形成第一子轴与第二子轴的固定,同理可将第二子轴与第三子轴固定,此时便完成了第一子轴、第二子轴及第三子轴的固定。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起始封头与终止封头,起始封头具有与第一卡合块相配合的起始卡合槽并与第一卡合块构成第一子轴与起始封头的固定,终止封头具有与第三卡合槽相配合的终止卡合块并与第三卡合槽构成第三子轴与终止封头的固定,所述的起始封头与终止封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子轴转动的配合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始封头与终止封头的设置,将转轴两端封闭,并通过配合槽驱动整个转轴的转动。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槽外壁与子轴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子轴(1),子轴(1)的一端设置有卡合块(2),另一端设置有与卡合块(2)相配合的卡合槽(3),相邻子轴(1)之间的卡合块(2)与卡合槽(3)卡合构成相邻子轴(1)之间的固定,子轴(1)沿垂直于轴向设置有用于与动触点联动的联动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块(2)具有沿靠近卡合块(2)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卡合斜面(21),卡合槽(3)内设置有沿深入卡合槽(3)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配合斜面(31),卡合斜面(21)与配合斜面(31)构成卡合块(2)与卡合槽(3)的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轴(1)依次包括第一子轴(11)、第二子轴(12)及第三子轴(13),卡合块(2)包括第一卡合块(22)、第二卡合块(23)及第三卡合块(24),卡合槽(3)包括第一卡合槽(32)、第二卡合槽(33)及第三卡合槽(34);第一卡合块(22)设置于第一子轴(11)一端,第一卡合槽(32)设置于第一子轴(11)相对第一卡合块(22)的另一端;第二卡合块(23)设置于第二子轴(12)一端,第二卡合槽(33)设置于第二子轴(12)相对第二卡合块(23)的另一端;第三卡合块(24)设置于第三子轴(13)一端,第三卡合槽(34)设置于第三子轴(13)相对第三卡合块(24)的另一端;第一卡合槽(32)与第二卡合块(23)构成第一子轴(11)与第二子轴(12)的固定,第二卡合槽(33)与第三卡合块(24)构成第二子轴(12)与第三子轴(13)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始封头(4)与终止封头(5),起始封头(4)具有与第一卡合块(22)相配合的起始卡合槽(3)并与第一卡合块(22)构成第一子轴(11)与起始封头(4)的固定,终止封头(5)具有与第三卡合槽(34)相配合的终止卡合块(2)并与第三卡合槽(34)构成第三子轴(13)与终止封头(5)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始封头(4)与终止封头(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子轴(1)转动的配合槽(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槽(8)外壁与子轴(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子轴(1),子轴(1)的一端设置有卡合块(2),另一端设置有与卡合块(2)相配合的卡合槽(3),相邻子轴(1)之间的卡合块(2)与卡合槽(3)卡合构成相邻子轴(1)之间的固定,子轴(1)沿垂直于轴向设置有用于与动触点联动的联动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块(2)具有沿靠近卡合块(2)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的卡合斜面(21),卡合槽(3)内设置有沿深入卡合槽(3)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配合斜面(31),卡合斜面(21)与配合斜面(31)构成卡合块(2)与卡合槽(3)的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轴(1)依次包括第一子轴(11)、第二子轴(12)及第三子轴(13),卡合块(2)包括第一卡合块(22)、第二卡合块(23)及第三卡合块(24),卡合槽(3)包括第一卡合槽(32)、第二卡合槽(33)及第三卡合槽(34);第一卡合块(22)设置于第一子轴(11)一端,第一卡合槽(32)设置于第一子轴(11)相对第一卡合块(22)的另一端;第二卡合块(23)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在国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